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样

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样

第四三五章 我玩的不一样 (第1/2页)

汴梁辩经的热潮,一直延续到元日后,人们都辩经的热衷,甚至超过了汴梁每年的元日活动。
  
  赵曦算是真正了解了这个时代是如何尊重文化的……
  
  这时候,也到了举世瞩目的时刻:庭辩。
  
  几个月时间,每天四个场所,不停歇的辩经,基本上各家学派的理论已经分出个七七八八了。
  
  不管是士林,还是官方,甚至民间都对最终的胜出者有了大致的评判。
  
  说真的,这对赵曦而言是个相当大的考验。
  
  庭辩,是需要帝王命题的,就如殿试由帝王出题一样。
  
  这么长时间的辩经,基本上囊括了各家学派究竟道统的诸多题目。
  
  若庭辩的题目是曾经被辩论过的,不仅仅是失去了庭辩的意义,更是对赵曦学识的验证。
  
  “官家……”
  
  集议庭辩事宜,首先是要确定庭辩题目的。韩琦都不好意思追问官家。
  
  这场盛会到了这程度,好像官家有点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可不嘛!若是民间士林那样随意的拿辩经玩,再怎么也不可能穷尽题目的。毕竟他们的格局和见识就那么点。
  
  到后来,真正有辩经水准的,以及那些真正代表显学学派的士子,已经不再掺合了。
  
  这就给庭辩留了很多的余地。
  
  现在呢?官家为维护经典的高贵,硬是让朝廷出面了。
  
  这是官方的,肯定会被士林士子趋之若鹜。更何况官家还容许将这些辩经的结果,作为最终庭辩的参考。
  
  同样,不管是致仕老臣,还是士林名宿,以及朝廷以学识著称的臣工,为显示自己的学识,使出了浑身解数为那些辩经出题目。
  
  最终造成了官家在庭辩时无题可出的地步……
  
  “官家,士林辩经只属于士林,那怕是朝廷有参与,也与庭辩不可比。同样的题目,不同的士子在不同的场合,所阐述的也有所不同。”
  
  到底是自己人。韩绛这是在给自己找坡呢,生怕自己卡在门槛里出不来。
  
  “官家,正如韩相公所言。异地异人,即便是题目相同,所述内容也不尽相同。同样的题目,在不同的场合反倒更能体现辩经者的立论根基。”
  
  吕公著也跟上了,理由还相当充分。
  
  似乎整个政事堂的相公都认同这个观点。
  
  他们是知道这段时间辩经情况的,几乎囊括了经典中所有能辩的题目。
  
  这时候,就是让他们出题,恐怕也会与已经辩过的重复……没办法,实在是举行的场次太多了,一个个穷经皓首,只想着显摆学识渊博了,早忘记庭辩这回事。
  
  真到了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还是朝廷的一份子,庭辩比那些辩经更重要。
  
  事已至此,唯有找能让自己将就信服的理由了。
  
  倒也不是没题目了,是后来由朝廷介入的辩经,已经把辩经的层次提高了。
  
  这时候若在选择低一个层次,或者那种大众化的题目,还不如类同呢。
  
  四书五经,字数最多的《左传》也就十九万字,而《左传》只是编年体的史书,辩经其实用不上。
  
  能出辩经题目的,因为这是涉及道统之争,就局限在四书了,满打满算也就五万多字。
  
  再抛开一些不能成为辩经题目的,真没有多少,就是这几个月辩经的题目,也有了拼凑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