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三四章 自己说了算

第四三四章 自己说了算

第四三四章 自己说了算 (第1/2页)

说起来有蹴鞠赛制的现成例子,不应该政事堂的想不到自己的意思呀……
  
  看着这帮懵逼的相公们,赵曦不得不继续往下解说。
  
  “首先,对于庭辩造成汴梁热衷于辩经的情况予以肯定,这确实是好事。”
  
  “但,如何两好事办好,这就是朝廷应该担负的责任。朝廷应该将汴梁出现的辩经之事规范化,说白了就是,辩经这事必须是朝廷说了算!”
  
  “鉴于民间士林已经开始了辩经,那么现在朝廷就应该以官方的名义来组织,让整个辩经正规化,避免玷污经典。”
  
  “指定辩经场所,制定参与人员标准,邀请经义大家,不管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作为评判人来评定每一场辩经的胜负。”
  
  “同时,每一场辩经的胜负可作为最终庭辩的参考分值…~具体如何操作,可参照蹴鞠赛制。”
  
  都是精英,无非是思维固化了,舍不得把斯文跟野蛮的蹴鞠关联。赵曦只需要捅破这层纸,相信政事堂的相公,能组织好这次盛会。
  
  至于会不会出现因亲疏而导致胜负不公……怎么说呢,抛开这时代文人对经典的尊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杜绝。
  
  赵曦也留了窗口……是最终庭辩的参考分值。庭辩结果,以及最终怎样确定科考,还是由自己来定的。
  
  先让他们玩一阵,最后自己再玩他们。
  
  这一次集议,几乎相当于官家在下达旨意,还是没人有能力辩驳的旨意。
  
  没办法,从一开始,就被侮辱斯文,践踏经典的帽子给砸晕了,这些文人,是真不敢担这个名声。
  
  那怕有保密法令做保,也没人在这事上较劲,毕竟官家定的也是有利于文华传播。
  
  又来了,又一次风靡国朝的传闻来了。
  
  朝廷依照蹴鞠赛制,在汴梁制定了辩经的场所,并严格了辩经的场次和参加人员。
  
  国朝的商贾应该是最敏感的一批,在朝廷刚刚传出这消息,像樊楼这样的商贾就开始运作樊楼作为辩经场所的事。
  
  “樊楼为每一场辩经的学子五百新币,评判者两百新币,以求每日樊楼能有一场辩经……”
  
  “琴娘跟老六家联络,准备在聚香楼也承担辩经之地,同样为辩经者和评判者发俸禄…~”
  
  这么好的发财机会,官家怎么就这样让出去了?
  
  不仅仅是樊楼和聚香楼,汴梁有名的酒楼,包括勾栏,都在做这样的事。
  
  完全可以让琴娘子全包圆了,何必让他们都占便宜?
  
  得说一下,聚香楼,是赵曦按后世那种茶馆的形式让赵琴经营的。
  
  聚香楼没那些乱七华不该沾染铜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