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剑问九州 > 第2章 汜水之会

第2章 汜水之会

第2章 汜水之会 (第1/2页)

宋之问没想到他写的信还没送出去,反而收到了他此战最大的敌人写的一封信。
  
  “他娘的!”副将杨承纵马来到瞭望台下,彼时宋之问刚从瞭望台上飞下,翻身上马。
  
  “如何?”宋之问看了副将一眼,说道。
  
  “那眼瘸的斥候!”杨承骂道,“一见汜水关城门大开,连什么情况都没摸清楚,就飞马来报敌袭!他娘的,原来就是一信使,马背上插了杆信旗,前来送信!”
  
  宋之问沉默不语。
  
  “主帅,你说这陈守仁搞什么名堂?”杨承问道,瞪着眼睛,“咱们两军对垒,打得正火热!三次差点攻破汜水关,这小子突然送信,莫不是想背地里议和?”
  
  “呵呵。”宋之问嗤笑一声,“他要是背地里议和,稷下学宫岂不是颜面扫地?”
  
  “那他娘的,陈守仁想干什么?”杨承不解。
  
  “等信使到了,一看便知。”宋之问纵马前往主帅军帐,杨承在一边跟着,近卫军环伺左右。
  
  两人纵马经过后方伤患所在的营地时,只听满耳哀嚎。
  
  宋之问面露不忍之色,问道:“杨将军,此战必须要尽快划上休止符。”
  
  “他奶奶的。”杨承骂道,“从附近各城征收来的药草不够用。主帅,这明显是郑国那帮孙子在使绊子,要我看,必须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药草的事情,不可鲁莽。”宋之问眯起双眼,“我已经派人控制了药草商人的家眷,就在这几天,此事便有分晓。切不可屠杀无辜,否则强压之下,必有逆反。到时候便不是我们剑指郑都,而是深陷泥沼,不能自拔。”
  
  “是,主帅说的有理。”杨承闷声道。
  
  季节已经入秋,可天气依旧闷热。
  
  秋老虎来势汹汹,只缺一场秋雨,气温便会陡转直下。熬过了燥热的夏天,北境苦寒的严冬已经不远了。战局越往后拖,便越是扑朔迷离,变故越大。
  
  宋之问回到军帐之中,不久,近卫将信使的竹简送到案前。
  
  彼时军帐之中,有两名副将,一名参将,并三名先锋将军。宋之问接过竹简,六人都探头探脑地想知道那竹简里写的是什么。
  
  宋之问从竹简中倒出一封书信,展开,皱起眉头。
  
  “主帅,别光顾着皱眉啊!”杨承耐不住性子,就差跑过去抢了书信来读了,“陈守仁那小子写了什么,是不是想要背地里跟我们议和?”
  
  “杨将军,恐怕想多了吧?”军帐中,一中年将领打趣道。
  
  宋之问看完书信,将信纸交给近卫,示意他给诸位将军一一查看。
  
  众人接过书信,一一看了,都是神色震惊。
  
  “他娘的,陈守仁搞什么名堂?”杨承骂道。
  
  “主帅,依末将来看,此事不妥。”其中一名参将说道,“陈守仁约你在汜水之上会面,明显是居心叵测!此人阴险狡诈,主帅若是去了,万一有个闪失……”
  
  宋之问忽地看着那位参将。
  
  参将一愣,“主帅,怎么?”
  
  “听杨将军说,在铁城发现了血影楼的踪迹?”宋之问说着,看向杨承。
  
  杨承一个激灵,舌头都打结了,愣是说不出话来。
  
  宋之问这句话的意思明显是心动了,想要在汜水之会上利用血影楼的刺客了结陈守仁的性命。
  
  军帐里一帮人听着大事不妙,赶紧互相使眼色。其中一个颇为年长,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开口了:“主帅,末将以为不妥。”
  
  “嗯?”宋之问看着他。
  
  老将军咳了一声,说道:“这血影楼,虽说是北境鼎鼎有名的刺客联盟,可就在去年,血影楼的杀手黄邪剑在燕国南域刺杀河阳侯世子慕辰就失手了。末将觉得,这血影楼,也不过如此。”
  
  “黄邪剑刺杀慕辰这事本帅知道。”宋之问拿出了主帅的威严,肃声道,“刺杀慕辰失败一事,主要还是他碰巧撞见了剑皇前辈。休说是黄邪剑,便是血影楼楼主亲自出马,碰见了剑皇谢玄,那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嘛,主帅,血影楼不靠谱啊!”老将军说道。
  
  “可陈守仁可不是谢玄。”宋之问按剑说道,“此事不必再议,本帅心意已决!杨将军,命你迅速与血影楼的人联系,本帅要亲自出马,在汜水之上,与小先生会上一会。”
  
  “主帅,军政大事,岂可儿戏?”众人慌了。
  
  这不是闹着玩吗!对阵两军的主帅如此这般在汜水之上会面,跟阵前陈兵,然后双方却派出自家主帅去两军阵前单挑有何区别?
  
  “诸位将军,汜水关久攻不下,王上已心有不满。”宋之问环顾军帐之中的六人,语气深沉,“督军按察使已经从睢阳城出发,不日便会来到前线。诸位,这个督军按察使是何人物,大家都很熟悉,正是大太监张宴。个中利害,想必诸位将军都清楚吧?”
  
  大太监张宴。
  
  这个名字一出,军帐之中,六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他娘的,怎么是他?”杨承骂道。
  
  “君上派张宴前来督军?”老将军也吓了一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张宴此人,是为当今宋国君主君子启的贴身内监。当初君子启还是太子时,张宴便是他身边的贴身太监,可以说是陪伴太子长大的人。
  
  如今的宋国,军政大权在宋之问手上。然而宋之问此人与世无争,对权力毫无野心。并且宋之问少年时代起,便与宋王君子启是为至交,所以军政大权在宋之问手上,君子启从来不怀疑他。
  
  宋国朝政,基本是丞相钱起把持。
  
  而要说王宫之中,这张宴可谓是一手遮天。凭着陪伴太子长大这一条身份,他在君子启登基即位时,便受封司礼监掌印太监职位,执掌一方大印,就连朝堂文武百官,都让看他的三分脸色,敬称其为“内相”。
  
  不仅如此,掌印太监张宴还是太后的亲信。
  
  宋王君子启可是宋国出了名的大孝子,但凡太后生病,他都能在太后塌下不解冕服,昼夜服侍,直到太后病愈。
  
  如此人物,便是在宋国一跺脚,都能让文武百官抖上三抖!
  
  宋之问自然是不惧张宴。
  
  可眼下他和陈守仁战局焦灼,君子启突然派张宴前来督军,是何用意?
  
  军中之中的六位将军都心知肚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