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425章 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红线

第425章 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红线

第425章 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红线 (第1/2页)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26章凤麟省沧海省聚窟省吕宋省篇:人口红线
  
  朱厚煐从孟加拉省出来,乘坐海船去婆罗洲。
  
  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排在他之上的是格陵兰岛和新几内亚岛,前者常年冰封,后者则是宋国。
  
  对于婆罗洲,朝廷是最担心分裂的一个大岛。
  
  整个岛上,生存着6亿人口。
  
  作为世界上热带雨林第二多的地区,第一是亚马孙热带雨林,第二就是婆罗洲热带雨林了。
  
  到了景泰六十六年,热带雨林基本上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全都成了橡胶园和胡椒种植园,大明的香料,基本都产自婆罗洲。
  
  岛中间的湿地,全都变成了水稻种植区。
  
  大明对于土地向来是不浪费的,能种的全种上,不能种的想办法种上。
  
  过度开垦,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首先,就是野生动物大面积灭绝,因为热带雨林的无序砍伐,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批量珍贵的野生动物灭绝掉。
  
  从景泰四十年开始,朝廷就组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但效果并不显著,救助的野生动物并不多,主要是大明不禁止狩猎。
  
  大明没办法禁止狩猎的,一旦禁止狩猎,像婆罗洲、百越、吕宋、东北这些地区,经常有野生动物伤人的案件,就说漠北的狼,朝廷每年都花钱买狼皮,还是灭不净。
  
  婆罗洲就别说了,哪年没有人被野生动物咬死的呀,被鳄鱼咬死的都常见。
  
  大明只是在内地几个省禁止捕猎,像贵州、云南、广西、百越八省。婆罗洲三省、吕宋、东北两省、勒拿、叶尼塞、捕鱼儿海这几个省,都是允许捕猎的。
  
  第二,过度开垦耕地,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肥力急速退化。
  
  第三,自然灾害频发,前几年还没这样,这两年年年都刮沙尘暴,赤道上刮沙尘暴听都没听说过,但婆罗洲真的有,像台风、飓风之类的灾害越来越多。
  
  去年还闹了旱灾和蝗灾,连内地都见不到蝗灾了,因为杀虫剂原因,婆罗洲却闹起了蝗灾。
  
  因为过度开垦,婆罗洲人口红线在2亿左右,如今却生存着六亿人。
  
  大明其实早就进入人口红线了。
  
  只是经济的扩张,需要人口,所以朝廷一直在鼓励生育。
  
  而且,朝廷还有一个野心,就是想视线粮食自给自足。
  
  大明是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粮食自给自足凭借现有的土地根本不现实,只能发展科技粮食,不管什么粮食,都需要耕地呀。
  
  以婆罗洲现在的环境情况,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都解决不了,必须要禁耕,保护土地三年以上,才可能缓解这个难题。
  
  尤其是橡胶、棕榈这种植物,就是吸肥机器,比玉米还厉害,土地被吸几年,其他植物什么都不长了,基本成为废地。
  
  必须用化肥才行。
  
  而常年使用化肥,会让土地变得更烂,肥力就别想了,土地没彻底荒漠化就不错了。
  
  朝廷现在的情况,人口连年增加,世界人口连年增加,禁耕三年是不太可能的。
  
  得吃饭啊,得喂牲口啊,人得吃饭吃肉啊。
  
  除非四十亿人口从今天开始进入素食社会,不再吃肉,才能大规模实现土地保护,粮食也能够吃。
  
  完全不可能,大明是一个肉食国家,还属于杂食,什么都吃。
  
  这几年,朝廷不断往农科院投入资金,研发在种植的同时,还在研究如何同时保护水土。
  
  对于婆罗洲土地退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因为很多藩国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再肥沃的土地,也架不住朝廷玩命种植啊,传统方式养护土地是没用的,如果有用,景泰朝之前也不会荒地很多,沙尘泛滥了,那么多沙漠就是这么形成的。
  
  世界人口已经非常多了,可这还没到峰值,未来会达到150亿的峰值,再逐渐下降,下降一百五十年左右,人口就剩下60亿了。
  
  这是人口统计专家计算过的。
  
  婆罗洲三个省,朝廷也都改了名字。
  
  朱厚煐在西海岸坤甸登陆婆罗洲,大明新占时,叫兖州,但在景泰六十五年,改名为凤麟省,取自十洲记。
  
  因为婆罗洲最长的一条河,取名的时候,就叫凤麟河。
  
  所以,改名时,就用凤麟省,简称凤。
  
  凤麟河,是折线状,也是整个凤麟省的疆域,东海口克塔穆利亚,南海口马辰。
  
  整个婆罗洲,压根就没开发过。
  
  上面的什么渤泥呀、文莱呀,就是一群彻头彻尾的土著,什么都不懂,这里的历史,都是西方殖民者带来的。
  
  而在华夏历史上,对这些国家的描述,也是未开化的。
  
  中原王朝一直没有统治过这里,原因很多,重点是华夏自古就是大陆型国家,对附近的海岛都不敢兴趣呢,比如宁波,大明都不想要呢,何况这么远的婆罗洲了。
  
  其次是运力有限,造船业不发达的中原王朝,最多过来出使,没办法运兵过来占领这里的。
  
  还有就是统治成本太高了,这里人还没开化呢。
  
  景泰朝能统治这里,和工业革命息息相关,如果没有工业革命,就算占了现在也丢了。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老皇帝有钱,用美洲的白银,砸服了这里。
  
  别说古代了,后世发达不发达,照样对婆罗洲很陌生,对印尼这个国家都很陌生,存在感低是一个原因,太远也是一个原因。
  
  大明能统治婆罗洲,运气因素占据更多。
  
  老皇帝最担心婆罗洲政变,所以,设了三个海军都督府,互相挟制,总兵力上百万,维护几百艘大型船支。
  
  每年的军费,就要几个亿!
  
  这军队有用吗?没什么用,可如果不设大军在此,一旦婆罗洲事变,朝廷绝对处置不及时,到时候婆罗洲烽烟四起,怎么平叛?
  
  不止海军呢,陆军在婆罗洲也是最多的。
  
  天下卫所,婆罗洲人数最多。
  
  因为老皇帝不放心婆罗洲。
  
  就说近两年,朝廷肃清官场,婆罗洲危及面积是最小的,抓的最少的,难道婆罗洲就没有贪官了吗?
  
  不是,因为朱见漭也怕婆罗洲忽然造反。
  
  六亿人口啊,又离大明本土太远了,尤其离京师太远了,一旦造反,就坏菜了。
  
  就连朱见漭,对婆罗洲都要小心翼翼的。
  
  电话发明出来后,婆罗洲三省立刻架构电话线,要跨海架构电话线的,从福州-宝州-吕宋-婆罗洲,拉过来的电话线。
  
  朝廷花了二十几个亿,跨海架构电话线,实现了婆罗洲能和北京直接通话。
  
  虽然质量很差,起码能听到声音了。
  
  以前是看不见模不着,这回起码听见了。
  
  一起连通的还有电报技术。
  
  通话质量不行,直接拍电报就可以了。
  
  老皇帝迫切地进行电气革命,就是需要用电,改变世界,最重要的是连通整个大明。
  
  婆罗洲官员能听见朝廷的声音,也是一种震慑。
  
  等着电力愈发成熟,未来朝廷也不再担心这座大岛离开大明了。
  
  为了能更好的控制婆罗洲,朝廷在炎海内造岛,用人工岛,拉近和婆罗洲的距离。
  
  婆罗洲,距离大陆2000公里,这个大陆,说的是广州,就是2000公里啊,相当于北京到福建,实在太远了。
  
  广东省境内,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岛,叫纳土纳。
  
  这里,距离广州1900公里,而距离婆罗洲却只有225公里。
  
  纳土纳,作为炎海的封口小岛,有了这个岛,炎海就完美封边,形成内层岛链。
  
  可不是一个小岛啊,拥有2000平方公里的大岛呢。
  
  偏偏这个岛,被划走了。
  
  大明这座岛,并不对外开放,没人知道,这上面驻扎着20万海军,一旦婆罗洲叛乱,纳土纳岛上海军总督,就会接到命令,率军去婆罗洲平叛。
  
  纳土纳驻军,别说婆罗洲不知道,除了军机处、内阁、兵部外,无人知道。
  
  朝廷想在炎海内,造一群人工岛,甚至等未来有条件的时候,造出几个面积和琼州府差不多的岛屿出来。
  
  这样一来,广东距离婆罗洲可就不远了。
  
  整个凤麟省,人口2亿,常住人口在2.1亿左右,地理环境优越,靠近马六甲海峡,又和交趾、林邑、郤国隔海相望。
  
  省治设在靠近马六甲方向的方丈市,以三大仙岛为名。(地图上都找不到城市,印尼太落后了)
  
  方丈市是凤麟河冲出来的三角洲,地理位置类似于曼谷,但凤麟河是东西流向的,所以方丈市的城门是朝西开的。
  
  整座城市,约有1700万人口,是凤麟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别看凤麟省人口众多,其实是以农业人口为主,凤麟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省,工业是从景泰五十五年开始发展的,只是在沿海城市比较发达,其他地区都还欠发达。
  
  凤麟省一共有三个大城市,方丈、不昼、邪木三个城市,都分布于沿海城市,不昼市主要做郤国和虞国的生意,邪木则主要做息国、大洋洲的生意。
  
  三市人口都在1500万以上,却无法超过两千万,进入超级大城市的行列。
  
  并非是不发达,而是朝廷不愿意大规模投入资源。
  
  若婆罗洲太富的话,并不利于统治。
  
  朝廷是希望,用发达省份来吸引婆罗洲人到内地打工,不然以婆罗洲的潜力,会成为大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朱厚煐在婆罗洲感受到很割裂的感觉。
  
  沿海城市有大城市的样子,可到了内地小城市,就一副欠发达的样子,除了公路、铁路基础设施齐全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房子也没什么特色,千篇一律,还比较旧。
  
  内地城市,仅靠矿产资源维持而已。
  
  婆罗洲石油资源极为丰富,百越之地的公路,都是从婆罗洲开采的石油。
  
  还盛产金矿、铝矿、煤矿等等。
  
  最有意思的是,朝廷并不支持大规模开发,建大厂科学开发,而是少量开发,够当地自给自足就够了,就让当地人是饿不死富不了的状态,鼓励他们走出来打工。
  
  房子都给他们准备好了,方丈、不昼、邪木三个城市,盖了足够两亿人住的方子。
  
  可这些小城市百姓被高房价给吓到了,还是回老家老老实实躺平吧。
  
  全国四十亿人,却有110亿套房子。
  
  房价还没崩盘,绝对是世纪奇迹。
  
  因为有人在接盘啊。
  
  全世界八十亿人,藩国四十亿人口,有十亿人回来买房,就能保证房价不崩。
  
  这就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只要后面有人继续击鼓,那么就不会崩盘,除非击鼓的人没了,没人玩这个游戏才可怕的。
  
  只要赋予房子金融属性,击鼓传花就不会停,泡沫会越吹越大,最后只会完全崩盘。
  
  但也不用担心,只要保住超级大城市的房价就可以了,因为钱大家都赚够了,最后接盘的这些都是韭菜,谁会在意韭菜的想法?
  
  超级大城市房价保住了,起码基本盘不会丢,就够了。
  
  所以,大明这些年高速发展,作为蓄水池的房地产,早已失去了蓄水池的作用,完全沦为资本赚钱的工具。
  
  不然三个市不会建两亿套房子。
  
  这不纯纯坑人嘛,房子建好了骗人来买,谁接盘谁倒霉。
  
  因为,婆罗洲的三个大城市,承载不了六千万人口的,连工作机会都没有,来这能干什么啊?没地儿赚钱。
  
  而且朝廷的资源压根就不往婆罗洲倾斜,人口1500万,因为人口基数大,特大城市的人口才多,仅此而已。
  
  但朝廷却不限制三市盖房子。
  
  为什么?
  
  因为小城市人口来大城市买房子,会掏空钱包的,当他们发现三市没工作机会,物价高房价高,一点都不宜居,而且还背着房贷呢,会怎么办?
  
  出来打工呗。
  
  回老家肯定不行了,回老家的话赚不到钱,那就剩一条路,去内地打工。
  
  朝廷只要再出两道有利政策,他们就会乖乖进入广州、上海去打工。
  
  时间一长,他们还会回婆罗洲了吗?
  
  不会了。
  
  当初苦心造诣的移民,几十年过去后,又挖空心思的让他们回来,不是朝廷蠢,而是时代赋予的使命变了。
  
  以前是占据婆罗洲,现在是永远拥有婆罗洲。
  
  人口回流,两地加深联系,彼此联姻,才会让婆罗洲离不开祖国,再说了,婆罗洲人口太多了。
  
  不止婆罗洲,百越的人口也太多了,多到让朝廷发指,这些地方的人口,都超过十五亿了,有些地方比内地省份人口多得多。
  
  再不回流,朝廷真担心分裂。
  
  朱厚煐在凤麟省盘旋十几天后,就乘坐火车去凤麟河东边的沧海省。
  
  沧海省,简称沧,省治设在巴厘巴板,叫蓬莱,三省省治的名字,对应三仙岛的名字。
  
  被北面的聚窟省以伊班山脉为界,最高峰是基纳巴卢山,海拔高达4102米。
  
  人口也是两亿。
  
  三省发展比较平均,因为朝廷的政策都是一样的。
  
  朱厚煐巡视婆罗洲的时候,也在考察建造京师的位置,朝廷是想在三省中间,建立京师。
  
  可是,三省是以伊班山脉为划分的,绵延的山脉不适合建造大城市。
  
  建造的新都城,将会虹吸三省的人口,未来的婆罗洲政治经济中心,朝廷的大笔大笔资源要投入进来。
  
  而设在沿海地区,肯定无法和三省同时接壤。
  
  朱厚煐要实地考察新都城的选址问题。
  
  大明预计在五年内确定选址,然后开始建造都城,预计三十年内完工,虹吸人口在三千万以上,未来将是婆罗洲第一大城市。
  
  而建立在群山峻岭之间,建都难度比较大,资源比较差,并不是最好的选址。
  
  朱厚煐在沧海省盘旋几日后,又北上聚窟省,简称瀛,省治瀛洲,人口2亿。
  
  婆罗洲三省,高度一致。
  
  从城市风格,到人口构成,工农比例,全都高度一致,甚至连审美都比较像。
  
  婆罗洲喜欢本色,女子也比较喜欢出去运动,被太阳晒得黢黑黢黑的,但她们一点都不自卑,觉得本色才是最美的。
  
  婆罗洲混血是最少的,人人都晒得黝黑,觉得很健康。
  
  按理说,这边的天气这么热,人应该很懒的,其实不然,土著是懒,不过婆罗洲的百姓,都是从天南海北移过来的明人,基本都是百姓家的老二。
  
  家里的老二,都是比较倒霉的,老大出生时父母还能疼爱几年,可老二来了后,父母已经没时间疼爱孩子了,而是抓紧时间搞钱,等到有精力了疼爱的就是老幺了。
  
  所以,老二非常尴尬,从小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家里的活儿全都是老二负担起来,小时候在家代替父母哄弟弟妹妹,大了跟着上地干活去,等着父母退休要接班的时候,怎么也轮不着老二,农村的家里分地,老二肯定分到得最少。
  
  全国的老二,都迁到婆罗洲来了。
  
  他们将勤奋的基因注入到这块土地上。
  
  第二代、第三代,都比较勤奋,也是运动大省,每年办马拉松最多的地区,体育人才涌现最多的省份,参军最多的地区,业余比赛办得最多的省份。
  
  正因为喜欢运动,他们才不在乎被晒黑,才会更喜欢本色,更追求健康。
  
  婆罗洲三省,处于赤道之上,按理说身高应该很矮的。
  
  其实不然,婆罗洲三省,男子平均身高在173左右,女子平均身高在158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