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303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挝一指之地,剑指真腊!

第303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挝一指之地,剑指真腊!

第303章 先屠安南,再求老挝一指之地,剑指真腊! (第1/2页)

站在城墙上指挥的夏埙,对战果并不满意。
  
  他手上的三万大军,是广西最精锐部队,养这支军队,去年中枢拨了27万枚银币!
  
  方瑛手里七十万大军时,一年才花50万银币。
  
  这支军队,以汉军为主,汉军是从矿场里招募的矿工,身高要求高于165,身强力壮,并身形灵活。
  
  从内地招募了1.3万矿工,给最高的军饷,吃穿都是广西军中最好的。
  
  又从广西狼兵中,遴选1.5万精锐,精锐中的精锐,方瑛看得直心疼。
  
  还有1300鞑靼骑兵,以及700漕丁充当水师。
  
  还有从讲武堂毕业的十个学生,担任千户。
  
  陛下亲赐军名,紫电军。
  
  可以说,这支军队,放眼大明,也是精锐中的精锐。
  
  对上安南17万大军,只留下三千具尸体,并没有一战打崩安南军,所以夏埙不爽。
  
  得胜而归的紫电军,上下如丧考妣。
  
  千户以上将领,皆去夏埙帐内请罪。
  
  “用三十万大军的军费,养三万大军,就养出你们这样的废物吗?”
  
  夏埙怒吼:“你们让本官如何向陛下交代?”
  
  “天下各军军饷,都是按月发,紫电军是提前发!”
  
  “各军军饷,普通兵卒一个月赚三钱银子,紫电军拿多少?足足一两!”
  
  “陛下给发的银币!市面上,远超过一两!”
  
  “紫电军的装备呢?”
  
  “看看你们装备的雁翎刀、腰刀、弓弩、手锤、紫金锤、长枪和火铳!”
  
  “哪个军全部装备了?再看看广西兵,他们最多装备三样!”
  
  “再看看伱们的铠甲?冬天一套,夏天一套,面甲、肩甲、臂架、腿甲哪样少了?整整两套铠甲啊,价值七十两银子!明军中如此装备的才有几支大军?”
  
  “还有,军器局最新生产的火绳枪,装备了紫电军多少支?重炮、猛火炸弹给紫电军装备了多少?”
  
  “陛下对你们仁至义尽!”
  
  “可你们的战绩呢?对得起陛下吗?”
  
  夏埙使劲拍自己的脸颊:“本官的脸都没地方搁!本官都想从城墙上跳下去,省着给陛下添堵!”
  
  所有将领都跪伏在地,夏埙骂的对。
  
  皇帝特批紫电军27万枚银币的军饷,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各军都死盯着紫电军呢。
  
  凭什么你们拿这么多军饷?拿这么多好装备?
  
  甚至,紫电军单独成军,脱离出广西军,方瑛心里也不爽。
  
  再看看紫电军的构成,矿工、狼兵精锐、鞑靼精锐、漕丁,水步骑三绝。
  
  别小瞧矿工,戚继光的戚家军招募的就是义乌矿工。
  
  紫电军是整个南方挑,都是孔武有力的大汉。
  
  漕丁、纤夫,更是天生的水师苗子,于谦招募水军,先在这里面当中选,然后才选艄公、渔夫等等。
  
  “下官有罪!”廖庄磕头。
  
  他都没想过,皇帝会同意他掌控紫电军中的骑兵,足见皇帝心胸。
  
  可这一仗,确实打砸了,打得丢人。
  
  安南军确实不弱,骑兵和明骑势均力敌,但还是留下六百人的性命,还是以少敌多,战果算很好了。
  
  但是,得看看这支军烧了多少钱,皇帝建紫电军,就是用来攻坚的。
  
  结果一场小胜,着实羞耻。
  
  “下官等知罪!”
  
  “知罪有个屁用!该怎么办?”夏埙冷喝。
  
  “再打一场!”
  
  廖庄磕头:“下官愿意亲率骑兵,袭扰安南军,迫使安南军调头和我军再打一场。”
  
  “好!任务就交给你,本官要一场大胜仗!给陛下争光,让天下各军闭嘴的大胜仗!”
  
  明军这边挨骂。
  
  丁列那边心疼啊,死的都是精锐。
  
  安南国满打满算,也就一万多骑兵,整整七千人啊,被明骑两千压着打。
  
  明军那边不满意,丁列心中冒出,明军不可战胜的念头。
  
  连夜南下。
  
  丁列继续祸害南面的城池,用泥潭牵绊住明军南下的脚步。
  
  而方瑛,此刻进入了安南王都,河内。
  
  河内,被正式改名为交州,暂时为交趾省治所。
  
  而王宫,方瑛可不敢乱入,毕竟那里住过安南王,他不是钟会,也不想当邓艾。
  
  他占用一处府衙,征辟为交趾督抚府。
  
  本来繁华的王都,满目疮痍,他入城第一件事,竟然是灭火,稳定治安。
  
  而安南百姓则哭嚎着跟明军乞粮。
  
  “真够狠的呀!”
  
  方瑛咋舌:“用王都的百姓,延缓我军脚步。”
  
  “总督大人,有人想掘了红河堤口,水淹交州!”高瑞匆匆进来,幸好明军带着水师,把这伙人抓了。
  
  方瑛算见识到了,搞政治的人比搞军事的还狠。
  
  “高瑞,我军中有多少粮食?”方瑛问。
  
  “回大人,咱们轻装简行南下,没带太多粮食。”高瑞不解。
  
  方瑛却在斟酌:“若掘开河口,把交州给灌了呢?”
  
  “大人万万不可呀!这交州是交趾省的治所,重建的话要花很多钱啊!”
  
  高瑞不懂,这些安南百姓才是祸害呢。
  
  若喂不饱他们,他们不会恨安南王的,只会恨大明。
  
  再说了,这些人背叛过大明一次!
  
  谁敢说没有第二次呢?
  
  方瑛摆摆手:“去将徐先生请来。”
  
  徐先生,就是徐正。
  
  他被方瑛留在身边参知政事。
  
  其实,是为了方便统计河内的户籍,可是名册、地册等珍贵文件,都被丁列带走了。
  
  徐正正在接手这个烂摊子,手中的人员明显不够用。
  
  急匆匆赶来:“总督,有何事?”
  
  “徐先生,安南抛弃了百座城池,百姓嗷嗷待哺,可我军军粮不多,需要从国内转运,本督想掘开河口,水淹交州。”
  
  徐正并不惊讶,而是在沉吟:“下官粗略估计,这河内百姓有七十万。”
  
  “而且,以前的安南王(黎濬)大建宫殿,又有三十多万壮丁在河内各城,”
  
  “还有大批大批的流民,大明要养活二百万张嘴呀。”
  
  徐正也头疼,这些人养着,会养出仇来的。
  
  “是啊,若这些人造反,咱们可就陷入战争泥潭了!”方瑛是永绝后患。
  
  就像攻占安南北面城池似的,把安南百姓全都赶出去,让他们自谋生路去。
  
  徐正道:“淹了河内一城,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徐先生的意思是?”方瑛有点惊恐,屠了二百万人?
  
  “屠!”
  
  徐正道:“丁列退得匆匆,留在河内的财货很多。”
  
  “只要收集起来,足够咱们重建安南中部了。”
  
  “而且,不屠如何干净啊?”
  
  “若我是丁列,临走之前,一定会埋下大批暗探,给大明搞破坏。”
  
  “攻下一座城池容易,但想治理难啊。”
  
  “屠!”
  
  徐正目光坚定:“想长治久安,必须屠!”
  
  反而作为将领的方瑛有点踌躇:“不如抓一批奴隶回大明……”
  
  “不能走漏风声,先屠了!剩下的抓去当奴隶便是!”
  
  徐正认真道:“南和侯不愿承担骂名,我徐正来担!”
  
  不愧是敢和皇帝顶缸的人,做事真够绝的。
  
  方瑛下令!
  
  屠城!
  
  安南百姓也是倒霉,被自己的王抛弃了,本以为大明天兵来了,还能活下去的。
  
  结果,忽然之间,城门关闭。
  
  明军亮出屠刀,开始屠城!
  
  在河南的夏埙,收到屠城令,他微微摇头,这等小事,轮不到紫电军动手,让广西兵做即可。
  
  他负责追着丁列的屁股揍。
  
  一路追击到马江江畔,丁列钻进清化城里,西、南的安南军全都赶往清化汇合,安南军暴增到51万人。
  
  黎思诚宣布迁都清化。
  
  清化也做过安南首都的,就相当于大明的南京。
  
  夏埙驻守在河北岸的边山,和清化遥遥相望。
  
  之所以停止渡河。
  
  因为紫电军发生疫病,鞑靼骑兵不适应气候拉肚子,军中带足医者,正在边山治疗,没有酿成瘟疫。
  
  一路追击,丁列从17万大军,暴跌到14万。
  
  战死七千人,丢了一万三千人,有一万人投降大明。
  
  广西军正在不封刀的屠杀。
  
  整个安南中部,犹如修罗地狱。
  
  方瑛也率精锐南下,驻扎在马江上游回春。
  
  试图过河,安南军半渡击之,击退了方瑛的先遣部队。
  
  方瑛并不在意,他不断派兵渡河。
  
  以强势姿态过河。
  
  然而,安南军在马江南岸设下陷阱,五十余万大军摆开大阵,杀得方瑛大败。
  
  方瑛被迫返回回春。
  
  “此战不可力敌。”
  
  徐正建言献策:“兵不在多,安南军若只有十几万,反而能和我军势均力敌。”
  
  “如今他们有五十多万人,必然分成各个派系。”
  
  “人心乱了,兵力再多也没用。”
  
  “我们要等,等待机会,定能各个击破。”
  
  方瑛虽败,也就丢下两三千尸体罢了。
  
  他三十万大军南下,如今损失也就五千多人,战果却是喜人的。
  
  反倒是紫电军,多少有点窝囊,没打出名头,怕是下一个月发军饷的时候,中枢有的闹的。
  
  “而且,安南做主的是丁列,而非安南王,必然有人不服丁列的发号施令。”
  
  徐正道:“咱们只要静待机会,一定能找出破绽。”
  
  方瑛请夏埙来商讨,如何南下。
  
  夏埙骑快马过来。
  
  “总督大人,这仗怕是要进入僵持期了。”
  
  夏埙认为,此时南下,是徒耗兵力,不如见好就收。
  
  “陛下严旨,今年务必收复交趾。”
  
  方瑛也清楚,安南军南下并未受到多少损失,三万人,对安南军来说九牛一毛。
  
  “只能向陛下禀明,暂时不可力敌,陛下不会怪罪我们的。”
  
  夏埙直言不讳:“南和侯,我军当迅速消化交趾北部,大肆移入汉民进来,尽快恢复秩序。”
  
  屠杀令,要持续一个月。
  
  广西狼兵撒出去二十万,所有缴获归狼兵,但严禁自相残杀,自相残杀者诛族。
  
  如果不给缴获,让狼兵屠杀,傻子才去杀人呢。
  
  狼兵也惜命,谁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去杀人啊,这样屠杀,不就是为了钱吗?
  
  大明在这一点上,特别讲信用,绝不会贪占兵卒用命拼来的钱。
  
  甚至,狼兵战死,钱也会发给家眷,一分不会差。
  
  所以,屠杀才能顺利进行。
  
  “唉。”方瑛还想一战封公呢。
  
  “南和侯,我军在和安南军僵持,却可以西进,向老挝借地,直接通往暹罗。”
  
  夏埙和方瑛都收到内阁严旨,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必须打通和暹罗的陆地交通。
  
  只要再往南打,就到了老挝狭窄地段,完全可以借一块地,和暹罗接壤。
  
  现在的老挝,是澜沧王朝,就是南掌。
  
  其疆域皆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东起长山山脉(今老挝与越南界山),西连勐闰(今泰北)、勐素(今泰中北),南接真腊(今柬埔寨),北抵勐泐(西双版纳)。
  
  如今在位的是查伽帕,澜沧第十二代国王。
  
  现在的澜沧,正是鼎盛时期,也是老挝历史上,有名的大一统王朝。
  
  和中国接壤的国家,凡是华夏鼎盛期,他们也进入稳定期,而华夏内乱,这些国家也跟着乱。
  
  “借地还是西征啊?”方瑛忍俊不禁。
  
  夏埙却摇摇头:“现在不是西征的时候,最好是借地,当然了,我大军正在老挝边上,也看看老挝的反应。”
  
  “好,本督这就派使臣出使老挝。”
  
  徐正自告奋勇去出使,却遭到方瑛的拒绝。
  
  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双方划江而治。
  
  清化,却进入激烈的政治斗争,安南上下皆认为丁列无能,导致安南丢了北方疆土。
  
  一直装死的黎思诚,忽然联络各军,诛杀丁列。
  
  夏埙撒出夜不收,盯着清化的一举一动,忽然清化谨守城门,大军摆在南岸,谨防明军偷袭。
  
  “丁列要死了!”
  
  夏埙看到了机会,丁列放弃河内,才盘活了这盘棋,又用安南百姓拖住了明军南下脚步。
  
  他迅速给方瑛传递信号。
  
  方瑛连夜渡河。
  
  但遭到安南军的拼死抵抗,方瑛被打回去三次。
  
  夏埙也开始渡河。
  
  安南军被迫分散协防,这就给了两边击溃的机会。
  
  渡河时间长达六个时辰,整个马江,堆满了尸体,多是明军。
  
  渡河后,方瑛立刻攻打朗正。
  
  夏埙则掐住清化西面的城池,中立。
  
  “坏了,是计!”
  
  夏埙猛然意识到不对,因为清化的动乱似乎停止了,这是吸引明军过河的计策。
  
  但夏埙立刻驱赶所有安南人出城,他则谨守中立。
  
  然而,夏埙因为谨慎,却错失良机。
  
  城内不是诈,而是丁列败得太快了。
  
  丁列出奔。
  
  他带出来的十四万大军,只剩下残兵一万多人,本想北逃投靠明军的,结果明军南下,让他一怒之下,往西跑,投奔老挝去了。
  
  装死的黎思诚,再次掌握政权。
  
  但是,情势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现在是乱世,有兵的说了算,他是安南王,却没有兵权啊。
  
  丁列的十余万大军,被各军瓜分。
  
  黎思诚从丁列的吉祥物,变成军头的吉祥物。
  
  而方瑛继续南下,攻克玉乐、常春,切断了清化西进的道路。
  
  黎思诚震恐,率军南下,五十多万大军锐减到了41万,安南皇帝再次南巡。
  
  直接跑到了顺化。
  
  顺化在安南南部,也是安南古都之一,这个地方已经不是古交趾省了,是安南的地盘。
  
  方瑛和夏埙,一路接手城池。
  
  老挝竟也来捡便宜,东进奇山,结果遇到了方瑛的军队,被高瑞给打了回去。
  
  丁列西逃的路上,被高瑞给抓了,被送到夏埙军营里。
  
  夏埙要招降他,丁列打仗确实有一套。
  
  可惜,安南为了政治斗争,损失了丁列,也丢了清化到顺化中间的地带,整个安南,已经快缩进占城国领土了。
  
  安南局势已定,吞并安南,只是时间问题。
  
  方瑛派出一个秀才,郝暄,出使老挝。
  
  老挝是真的尴尬。
  
  本想东进沾点便宜,结果被明军尴尬的打了回来,方瑛亲笔信,写道:明指挥使高瑞俘虏老挝军将近万人。
  
  老挝王查伽帕,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国王。
  
  他在位期间,结束了老挝混乱的朝政,开始中兴老挝。
  
  结果老挝命不好,碰上野心爆棚的朱祁钰。
  
  “贵使大人,此事是误会,我澜沧以为是安南军入侵呢,所以才打仗的,不知道是天兵。”
  
  大明天兵太凶了。
  
  占据安南北部才多久啊,这就把安南打去了顺化,国土丢了80%。
  
  本来老挝就弱,安南随便欺负的存在,现在又来个恶邻,这个恶邻把老挝北部、东部包裹起来了。
  
  “天朝自然不会怪罪王上的。”
  
  郝暄今年四十岁了,却连个举人都考不中,景泰十年被朝堂征召,自愿来交趾做官。
  
  所以,方瑛选人出使,他自告奋勇,就是想捞个好官职。
  
  “本使听两广总督之命出使贵国。”
  
  “是想和王上商量借地之事。”
  
  一听借地,查伽帕立刻警觉起来,大明对领土的贪婪,昭然若揭,不会一边打安南,一边打老挝吧?
  
  大明有这个实力吗?
  
  郝暄冷冷道:“我天朝和暹罗贸易,但和暹罗并不接壤,所以想借老挝一地,和暹罗接壤即可。”
  
  查伽帕一听,那不是把老挝拦腰斩断了吗?
  
  “王上先听外臣一言。”
  
  “并非外臣笑话王上,王上的老挝,和暹罗、安南、阿瓦、柬埔寨战争中,皆以失败告终,军队战斗力如何,不消外臣多说了吧?”
  
  “如今安南被我大明赶去了占城国,用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了。”
  
  “总督大人帮您想好了,将老挝和柬埔寨接壤的地区,卖给大明。”
  
  “这样一来,贵国只有大明和暹罗、阿瓦三个邻国了。”
  
  “暹罗和阿瓦,皆是大明属国。”
  
  “若这两国侵吞老挝领土,或者打不义的恶名攻打老挝,大明可居中调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