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90章 除夕赐宴,去年赐火锅,今年赐烧烤!

第290章 除夕赐宴,去年赐火锅,今年赐烧烤!

第290章 除夕赐宴,去年赐火锅,今年赐烧烤! (第1/2页)

满速儿派兵袭扰陈友后路。
  
  却发现,从吐鲁番出去,一路往东,跑了几百里,都看不到人影。
  
  本来富庶的吐鲁番,变得千里无人烟。
  
  而且,明军还在驱使百姓攻城,并沿途焚烧牧场,让逃走的牧民,冬天容易饿死。
  
  明军大营里,陈友和寇深也在商量。
  
  烧毁草原的毒计,是寇深想出来的。
  
  “天快冷了,咱们最早吞并吐鲁番,也需要等到明年了。”
  
  “让那些牧民给东察合台汗国造成困扰,不枉咱们出兵一场。”
  
  若骑兵多的话,寇深想派骑兵南下,将整个吐鲁番搅得天翻地覆。
  
  见识到满速儿的谨慎后,一战吞并吐鲁番,根本不可能了,这是拉锯战,急不得的。
  
  “可惜了。”陈友想一战封侯呢。
  
  寇深白了他一眼:“向朝堂报功吧,想吞并吐鲁番,恐怕有仗要打呢,慢慢来吧。”
  
  “起码咱们知道了东察合台汗国,虽然摇摇欲坠,但并不羸弱,这骑兵要比咱们明骑强上一线。”
  
  “咱们也随时做好准备,飘下第一场雪,就撤回甘肃。”
  
  陈友皱眉:“不回哈密?”
  
  寇深摊摊手:“咱们只带了兵卒口粮,哪有粮食供养难民啊?”
  
  “这偌大的哈密,咱们退出去,岂不被吐鲁番的人给占了?”陈友觉得这是嘴边的肥肉。
  
  “他们占了更好,这些哈密人正嗷嗷待哺,吐鲁番吞并哈密,就得管哈密百姓。”
  
  寇深坏笑:“本官巴不得他们占领哈密呢,就担心满速儿不上当。”
  
  陈友明白了。
  
  回去的路上,把好东西全都拉回肃州、西宁,让哈密人自生自灭去。
  
  明年开春,物资充足,再收复哈密之地。
  
  若收复不了,就再烧一遍,后年还收不了,就继续烧,直到把东察合台汗国给拖死为止。
  
  “这功劳又薄了一层。”陈友叹息,但这是最好的结果。
  
  明军打算撤了。
  
  抓到的牛羊、战利品等还是要带回大明的。
  
  捷报送入中枢。
  
  已是十一月中旬了。
  
  朱祁钰龙颜大悦:“传旨,封陈友为沙州伯,赐一世世券,加授寇深太子少保,在哈密城为陈友、寇深树立一座雕像,待其百年之后,立庙祭祀,昭示其收复哈密之功!”
  
  “再传旨,哈密纳入甘肃,甘肃全省版图正式形成,拆分甘肃、宁夏,寇深为甘肃督抚,升原杰为宁夏督抚。”
  
  “神英、陶瑾皆有大功,官升一级,按照战功名单封赏,朕额外加赐宁夏军全军铜符一枚!”
  
  “原来吐鲁番是满速儿在控制呀。”
  
  大明对吐鲁番所知甚少,他还以为是封给远支亲戚了呢,不想是东察合台汗国的长子,未来的大汗,坐镇吐鲁番。
  
  说明吐鲁番十分重要,东察合台汗国不想放弃。
  
  那大明就更想要了。
  
  “再传旨,从哈密国中,挑选出三万妇人,赐给三万宁夏军,无妻者为妻,有妻者为平妻,其子有继承家业的权力,若妇人有子嗣,则归宁夏军将,令其抚养长大。”
  
  “拆分宁夏军,挑出一万五千人,愿意留在甘肃的,改为甘肃军,在甘肃分地,按照军功多寡分地,女子、孩童皆给分地,多多分,为朕打仗者,皆是有功之臣,朕绝不薄待。”
  
  “再从哈密国中,挑选哈密俘虏两万人,分给甘肃军当奴隶。”
  
  “再传旨给寇深,回师时入驻答司麻万户府,问问绰丝,是愿意割地呢?还是愿意割头啊?”
  
  朱祁钰打算用军功分地之法,激发百姓向战之心。
  
  扈文林快速书写,然后送去内阁。
  
  很快,姚夔、王复急匆匆而来。
  
  “陛下呀,您这是要重蹈暴秦覆辙呀!”姚夔气呼呼道,军功封爵,已经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为何自宋之后,就没有了武人乱政?
  
  因为军功封爵被扫进历史垃圾堆,这玩意太邪性。
  
  看看蒙元,归根结底就是军功封爵,看看他们打成什么狗脑子样了,就没一天消停的时候。
  
  废除军功封爵制,才能断了武人的路,才绝了造反的根子。
  
  虽然现在看,这些因功封地的兵卒不成气候,可等百年之后呢?这些兵卒就是本地的兵将世家,他们有钱有粮有兵,会做什么?
  
  安史之乱,近在咫尺呀!
  
  “陛下,您知道为何太祖皇帝,没有使用军功封爵吗?”姚夔问。
  
  因为当时文官集团不够大。
  
  朱祁钰需要用军功集团,来平衡文官集团。
  
  “陛下!”
  
  姚夔重重磕头:“文官乱政,但陛下却能稳如泰山,倘若武人乱政,天下姓什么就不一定了!”
  
  王复也认真道:“陛下,微臣也是文官中的一员,纵然微臣高居阁臣,哪怕做了权臣,您一道圣旨,也能诛杀微臣!”
  
  “可武将掌兵,您就算传多少道圣旨,都没有效果呀,可不是人人都是岳武穆呀!”
  
  “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皆是因武人掌权造成的乱象。”
  
  “任何武人掌权的可能性,都必须消灭掉!必须!”
  
  王复拼命磕头,目眦尽裂。
  
  朱祁钰的确把情况想得简单了。
  
  太祖、太宗哪个不是人杰?
  
  他们都不采用此法,甚至不停打压军卒的地位,连武庙都拆了,就是担心武人乱政,重蹈藩镇之祸。
  
  而且,这哈密是新收之地,遍地是异族,说叛乱就叛乱。
  
  到时候,这些兵卒忠于谁可就不一定了。
  
  “两位爱卿请起,朕想当然了。”
  
  朱祁钰也得考虑。
  
  他在世时候,尚能镇住这些骄兵悍将,等他驾崩之后,他的儿子可就未必能驾驭得住了!
  
  或者说,一定驾驭不住。
  
  他可没有太祖的能力,想杀谁就杀谁的能力,他现在还有,因为这些军将不成气候,若放任做大,他恐怕都杀不了了,可不能学李隆基啊。
  
  所以,他不会给儿孙留个烂摊子。
  
  姚夔松了口气,皇帝还是很理智的。
  
  “两位,您们说说,该如何封赏?朕想厚待士卒,让他们忠于王事。”朱祁钰道。
  
  王复微微凝眉:“陛下去除军功分地,其他如您圣旨一般即可。”
  
  姚夔也是担心这一点。
  
  武将,才是皇帝最该防着的人。
  
  在武将问题上,皇帝和文官的利益是一致的。
  
  “朕想用军功分地鼓励兵卒,为朝堂卖命,变成强军,百战百胜。”朱祁钰说出心里话。
  
  姚夔却嘴角翘起:“陛下,老臣说句僭越的话,倘若兵卒百战百胜,您会睡得安稳吗?”
  
  猛地,朱祁钰瞳孔一缩!
  
  你在揣测帝王心吗?
  
  转瞬,他又苦笑一声:“姚卿深知朕心啊。”
  
  姚夔跪伏在地:“老臣不敢僭越,却也经历过永乐朝风云,您可知若无太宗皇帝御驾亲征,必是百战百败,您知道原因吗?”
  
  难怪看太宗实录,会发现,永乐朝,最能打的就是太宗爷仨,其他人都是渣渣。
  
  其实并不是的。
  
  而是没人敢僭越,武将也得自保,倘若百战百胜,皇帝会放过他吗?蓝玉的例子,还不警醒吗?
  
  朱祁钰,并没有太宗皇帝打仗的本事,也没有汉王、赵王这样的儿子,也没有仁宗皇帝这样善于治国的儿子。
  
  擅自启用因功分地,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姚夔见皇帝在思索,缓缓道:“就说那洪武朝,第一名将,真是中山王吗?”
  
  不是,是太祖皇帝!
  
  为什么太祖皇帝家乡里的人,个个都是名将,自然是太祖带得好,变废为宝,是太祖的本事。
  
  这也是为什么太祖谁敢都敢杀,因为他把自己的儿子也练得那么出色,打仗、治国,全都是人才。
  
  太祖皇帝能让身边所有人变成名将、名臣,因为最牛叉的那个人是他。
  
  你朱祁钰能做到吗?
  
  历史千古,能做到的寥寥几个人罢了。
  
  “朕有自知之明,这和朕欲练强兵有何关系?”朱祁钰又问。
  
  “陛下,您就是太祖、太宗二位圣君的再生呀!”
  
  姚夔拍马屁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只要您能够善于用人,那么天下人才全都会为您所用。”
  
  “煌煌大明,屹立不倒。”
  
  “您不必担心没有人才、没有强兵,只要您能广开言路,选贤用贤,什么战争都能打胜的。”
  
  “所谓强兵,不过是悖论而已。”
  
  “您看看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强兵,到了靖难时期,几十万人都打不过太宗皇帝。”
  
  这说明,用人很重要。
  
  兵卒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放在会用兵的名将手里,就是强军,放在纸上谈兵的废物手里,都是垃圾。
  
  “而且,强兵真就好吗?”
  
  姚夔说完,重重磕个头。
  
  军功分地,绝对不行,诞生太多军功家族,必然会造成六镇之乱,重蹈安史之乱。
  
  他的意思很简单,只要皇帝肯用人,那么天下就会诞生名将、名臣、强兵。
  
  强兵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皇帝想出来的。
  
  而且,不能练出强兵来。
  
  兵强,野心家就多,帝位就不稳。
  
  朱祁钰听进去了:“那就多封赏一倍的财货,您看如何?”
  
  “陛下圣明!”
  
  财货,总会花出去的。
  
  兵之所以强,因为穷。
  
  等兵卒富了,都是废废。
  
  这才是人心。
  
  而且,那些天下商贾会将各种商品,卖给兵卒,把兵卒卖命换来的钱,赚进商贾的口袋里。
  
  这也是人心。
  
  “姚卿,王卿,你们都是朕的肱股之臣啊。”
  
  朱祁钰请姚夔坐下,并奉茶:“如今内阁只有伱们三个人主事,十分繁忙,王竑、叶盛回京估计要明年了,朕觉得该补入一个人入内阁了。”
  
  内阁本就应该是七个人。
  
  但朱祁钰一直用六个人,而且,还有几个人不在京师。
  
  姚夔秒懂皇帝的意思,这是要调彭时回京了。
  
  景泰八年时,皇帝对彭时网开一面,没有杀他,派其去浙江避避风头。
  
  金忠又清洗了江西,发现彭时家族并没有参与海商,这让皇帝对他的印象转好。
  
  “老臣举荐彭时……”姚夔说出彭时很多好处。
  
  “他资历够吗?”朱祁钰问。
  
  姚夔知道自己举荐的很对,因为皇帝没拒绝,而是问资历,说明皇帝的人选也是他。
  
  “回陛下,老臣以为彭时资历足够。”
  
  朱祁钰确实想启用彭时了,彭时放在地方,着实屈才。
  
  再者,中枢不停派人督抚地方,导致中枢空虚,确实需要这样的名臣回朝辅佐。
  
  “那就启用彭时吧。”
  
  启用彭时还有一个原因,他弟弟彭韶,在景泰八年高中,如今在翰林院做得可圈可点。
  
  圣旨发到浙江,彭时看到圣旨,整个人都傻了,皇帝竟不计前嫌启用了他?
  
  还高升他,直接入阁?
  
  他拜谢完圣旨后,收拾东西,立刻入京。
  
  与此同时。
  
  边永于十二月初七,进入暹罗。
  
  于十二月十九,入都城阿瑜陀耶,翻译过来叫大城,拜见暹罗王。
  
  现在是暹罗历史上,最恢弘的、最强大的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在大明译文里,称为大城王朝。
  
  大城王朝,建立于元朝至正十一年,只比大明年轻几岁,正处于王朝的巅峰时期。
  
  如今执政的是第九代国王,波隆摩·戴莱洛迦纳。
  
  本名拉梅萱,是大城王朝有名的贤君。
  
  他和大明维持良好的贸易关系,海量的丝绸、瓷器,从陆路运到暹罗,暹罗则高价卖给西方商人,从中赚取差价。
  
  所以,边永进入大城,进入金碧辉煌的皇宫,阿犹地亚。
  
  边永受到暹罗王的热情接待,晚上则是被暹罗美人伺候得腰酸背痛,堂堂上国贵使,竟沉溺在暹罗美人乡,实在是暹罗美人可盐可甜。
  
  双方递交国书之后,边永则请求暹罗王,想接触暹罗境内的西夷商人。
  
  拉梅萱自然不反对,暹罗地理位置优越,常年和西夷商人打交道。
  
  但暹罗人并不擅长商业。
  
  为此经常吃亏。
  
  暹罗王没少写密奏,向天朝皇帝诉苦,请求天朝拨付一批商人,来为暹罗经商。
  
  自然遭到天朝皇帝的拒绝。
  
  其实暹罗,不止不擅长经商,也不擅长打仗,还不擅长种地,简直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饭桶。
  
  而在中南半岛这块诡异的地方,居然是最强大的王朝。
  
  但暹罗比较开放,和闭关锁国的大明不一样,他们是允许经商的,和西夷关系也比较好。
  
  但他们不生产丝绸、瓷器,他们只是丝绸、瓷器的搬运商。
  
  大明闭关锁国,人家不卖。
  
  暹罗卖,但暹罗不生产,也不会生产呀,暹罗王就派遣使者,向大明朝贡,骗大明的东西,拿回来自己卖。
  
  这一手玩得妙。
  
  大明皇帝也知道,但这些赏赐,只是大明拔下来的一根腿毛而已,怎么会在意呢?
  
  但朱祁钰就不开心了,他就断了贸易。
  
  导致暹罗王天天给皇帝上书,并派使臣出使大明,请求大明赐下丝绸、瓷器等物。
  
  “贵使阁下,您带来的兵卒可是大明打败瓦剌、鞑靼的强兵?”
  
  暹罗王消息灵通,虽然不知道瓦剌、鞑靼是什么水平,但他们知道蒙古的恐怖呀,所以认为瓦剌、鞑靼很强。
  
  当然了,他也不担心,当年强如蒙古,也不可能通过无数瘴气森林,抵达暹罗的。
  
  大明也没这个能力。
  
  所以和安南的臣服不一样,暹罗王对待边永,更多的是平视。
  
  这让边永很不舒服。
  
  我是上国使臣,你居然敢平视我?
  
  你等着,早晚灭了你的国!
  
  “回禀国王殿下,外臣带来的兵卒,不过临时招募的而已,并非是扫北雄兵。”
  
  一听这话,拉梅萱觉得边永在吹牛,打算举办一场宴会,让暹罗精兵和大明精兵打一仗。
  
  边永自然答应下来。
  
  带来的五千人,是要熟悉本地地形、战争情况的,靠自己练练不出雄兵来,得多多和当地兵打仗。
  
  在暹罗王都里,就有很多西夷商人。
  
  西夷和暹罗关系友好,从古至今的友好,这也是亚洲唯一被没侵略过的国家的原因。
  
  这里有大食人、佛郎机人、红毛番等等各色的欧洲、中亚商人,几乎天下商人,云集暹罗王都。
  
  边永一路上都在学佛郎机语言,皇帝从宫中派来几个佛郎机太监,专门教导使团学习番语。
  
  边永已经能够和佛郎机人正常交流了。
  
  但是,佛郎机人竟然不懂他说的是什么,经过了解后才发现,在暹罗的佛郎机人,是葡萄牙人。
  
  在大明遇到的,是西班牙人。
  
  因为长相酷似,被大明统称为佛郎机人,其实是两个国家的人。
  
  边永、潘本愚和佛郎机人交流很久,才分辨清楚,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