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 第289章 二十四天灭一国,火焰山上遇阻

第289章 二十四天灭一国,火焰山上遇阻

第289章 二十四天灭一国,火焰山上遇阻 (第1/2页)

方瑛对着密旨三拜九叩。
  
  一共有三道密旨。
  
  七八九月,每月一封。
  
  最重要的一封,就是收河内以北的城池,在明年雨季来临之前,实控这些地盘。
  
  并放火烧山,平整道路,尽快收容移民,建立堡垒,建立防御。
  
  “边先生,请你转道鸿基,告诉夏埙,令他收拢安南流民,建造城池,并修缮道路,不必急于吞并地盘,先把基石夯实再说。”
  
  方瑛对收复安南的大功,志在必得。
  
  “再请问夏埙夏大人,他手中还有多少没有发霉的粮食?请他紧急往北运,一起送入中枢!”
  
  运粮之事,方瑛不敢怠慢。
  
  但经过这一个雨季,兵卒、百姓敞开肚皮吃,剩下的不多了。
  
  “谨遵总督之命!”
  
  边镛在汤州停留几天后,东去鸿基。
  
  而方瑛开始整军,准备移民吴皖淮三省。
  
  经过一个雨季,广西狼兵都有了崽子,那些安南娘们都怀孕了。
  
  这样的不能移民,要留在本地,以免生乱。
  
  还有一些不愿意离开的,也不能强制离开。
  
  方瑛下达命令,驻扎在各城城池的军卒动员起来,结果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兵卒,媳妇都有了身孕。
  
  跑来安南吃干饭的,可有七十多万广西狼兵啊!
  
  近三十万人媳妇肚子有了动静,来年就增加了三十万丁口!
  
  这对安南北部,可是巨大的考验,安南的土地养不活这么多人,广西也养不活这么多人啊!
  
  方瑛遇到幸福的烦恼。
  
  经过一个月雨季,狼兵的汉话普及率便高,都能说出一百个字汉字,有的还能写自己的名字。
  
  废话,如果达不到方瑛的要求,方瑛分分钟让他们骨肉相离。
  
  连他们的安南媳妇,都会说一百个字汉话了。
  
  厉害的,已经会说二百个字了,用汉语交流,虽然勉强,但能听懂很多了。
  
  方瑛再次下令,明年开春之前全军分地,能说出五百个汉字的兵卒,多分一倾地,多说一百个字,就多一顷地,女子、孩童,都算在内。
  
  为了鼓励土兵汉化,方瑛什么办法都用。
  
  至于粮食,他没有全部收集起来,往京师运送。
  
  而是作为奖励,给兵卒献上成亲贺礼,每人送上五斤米,又预留一些留做应急之用,其他的才收集起来,往大明运。
  
  本来两万艘粮船,在十一月,只剩下两千艘粮船下海,送往广西。
  
  随船的,还有一批战船,两万船工,以及他们的妾室。
  
  大明优待船工,给船工也娶了安南媳妇,又强迫他们说汉话,和兵卒一样,逾期不会说汉话的,没收媳妇。
  
  十一月中旬,两万艘海船浩浩荡荡从鸿基港启航,夏埙亲自押解,运送入广西。
  
  夏埙练的水兵,也初具规模,护送粮船回国,他有信心。
  
  边镛终于抵达河内。
  
  经过雨季的河内,政局显得波诡云谲。
  
  边镛见到了父亲边永,并给父亲传旨。
  
  “传完了圣旨,赶紧回去,此地不是你胡闹的地方。”边永端着父亲的架子。
  
  边镛恭恭敬敬磕头,见礼。
  
  “启禀父亲,家中一切安好,请陛下切勿担心家里,儿子虽在路上,但也日日向学,不敢蹉跎光阴。”
  
  边永才微微颔首:“你能拜入年先生的门下,是伱的造化,当尊师重道,向老师学习为人之道,切莫辱没边家门风!”
  
  “儿子谨遵父亲教诲。”边镛恭敬磕头。
  
  边永才微微颔首,让他起来:“河内形势危及,为父将所有奏报,写成密信,你带回京中便是,明日便出发,立刻就走。”
  
  边镛从未见过父亲这般着急的样子。
  
  “唉!”
  
  边永叹了口气,也不把儿子当成孩子看待,和他透露一二:
  
  “安南王杀掉了权臣阮炽,阮家疯狂反扑。”
  
  “后族已经被诛杀干净了,就连王长子也意外薨逝了。”
  
  “这河内如烈火烹油,只要有一颗火星子,就会爆炸。”
  
  边镛却凝眉而问:“和我大明有何关系?”
  
  边永微微一愣,儿子走这一路,真的成长了。
  
  “方总督、夏大人占据安南东北部,早已被河内知之,大明之野心,惹来安南上下的仇忾,为父这使节,也如坐针毡呀。”
  
  边永苦笑。
  
  安南局势愈发败坏,丁列正在试图迎立黎克昌为帝。
  
  黎思诚却派内侍出京,给黎克昌送上毒药,黎克昌已经饮毒自尽了。
  
  而黎思诚已经患上毒瘾,瘾特别大,还有相士给黎思诚献上媚药,黎思诚夜御十女,有三女不堪鞭笞,已经死了,但黎思诚竟然还精神灼烁,毫无驾鹤西去之意。
  
  反而杀掉了阮炽之后,收获了一批心腹,虽然被政事院稳稳压制,但黎思诚不讲武德呀,经常搞暗杀,有几个权臣被杀害了。
  
  但是,这是九月份的情形。
  
  “父亲大人,这不正合大明心意吗?”边镛纳闷。
  
  “让安南败坏下去,正合大明心意。”
  
  边永苦笑:“问题是,这是一个月前的局势!”
  
  “上个月,政事院收到确切信息,方总督抢占安南城池,似有吞并安南之意,已经惹起安南上下同仇敌忾。”
  
  “摆在大明面前,只有两条路,火速攻掠河内以北,和安南撕破脸;”
  
  “其二,退回广西。”
  
  “问题是为父送信给方总督,方总督却没在汤州,而是返回朱雀关,正在移民。”
  
  “方总督错失良机,安南之事,又生波澜了!”
  
  边永觉得十分棘手。
  
  边镛却在凝眉:“父亲,儿子以为,现在抢占安南城池,反而坐实了大明的野心。”
  
  “而且,儿子一路走来,看到尸横遍野,遍地饿殍,儿子担心安南会爆发瘟疫。”
  
  “现在不抢占城池,是非常正确的。”
  
  “父亲大人,儿子冒昧请求您,您不妨向安南朝廷递交辞呈,您可以率军西去,出使暹罗。”
  
  “一来,陛下交代您的任务,是去暹罗与西夷贸易。”
  
  “二来,安南局势这般乱,咱们这样的外人在河内,反而会让局势稳定。”
  
  “三来,等方都督忙完,必然会攻占安南北部全部城池的,安南冬季时间很短,咱们有多是时间收复失地。”
  
  边永看着侃侃而谈的儿子,眸中露出惊喜之色:“克振,你真能独当一面了。”
  
  边镛赧然,磕头道:“都是父亲教育的好。”
  
  “不,是陛下的调教,以及汝师年先生教得好,为父回国后,必备上重礼,答谢年先生。”
  
  边永觉得儿子的策略可行。
  
  使团该继续南下了,他们留在安南,反而让安南施展不开。
  
  他们离开,安南才会内乱,至于河内打算如何对待方瑛,就让方瑛自己头疼去吧,他出使暹罗去喽。
  
  南下,去暹罗。
  
  翌日,边永递交辞呈,使团南出河内,西去暹罗。
  
  并没有转道去占城。
  
  占城国已经没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王,边永去了也是添堵。
  
  这是他们在大明没来时所不知道的。
  
  使团穿过老挝、柬埔寨,前往暹罗。
  
  同时,边镛带着边永收集的中南地区全部情报,送回中枢,原路返回。
  
  抵达汤州的时候。
  
  汤州守将,换上了陶成。
  
  陶成被紧急调入安南,陶成整兵之后,兵事向西,开始攻打安南城池。
  
  边镛在朱雀关见到了方瑛。
  
  方瑛正在督抚移军。
  
  七十多万广西狼兵,只凑出十三万,连带着家眷,一起装船,运往江南。
  
  方瑛将情况叙述给中枢。
  
  皇帝亲自批复,这些广西狼兵,散在安南北部,就地安居,多多分良田,不愿意当兵的则转为民籍。
  
  因为安南北部,被纳入广西省,这些人还是广西人。
  
  方瑛又从广东征召了两万土人,凑出十五万大军,运去江南三省。
  
  他下令给陶成,西进,鲸吞安南北部。
  
  六十四万会说简单汉话的土人,会变成新的安南北部人。
  
  并允许各城,接收安南流民,并务必防范疫病。
  
  一经发现疫病的苗头,立刻杀掉、掩埋、隔离,他把大批医者留在了安南。
  
  同时,他请中枢调派官员入安南。
  
  不,这个地方不叫安南,而该叫广西南部。
  
  中枢的意思是,以泸江划分,一直到整个河内以北,下龙湾以北,全部划入广西。
  
  分为三府,以朱雀关垂直横切一刀,往北叫锦江府,往南叫武安府,再把南宁府南部、思明府、龙州、凭祥州、思陵州外加安南的广宁省,划分为凤凰府。
  
  锦江府、武安府、凤凰府三府并入广西。
  
  陶成先把这三府控制住,再西向控制西面的地区。
  
  但这些地方,也并非完全是安南直控,有很多地方仍是土司说了算,尤其是靠近云南的地方,完全是土司。
  
  薛瑄无暇来看看新并入广西的土地,他在广西很忙,他开始向中枢请求调入大批秀才、举人,进入南三府教化百姓。
  
  同时,他也长篇大论叙述了宣德朝的交趾之治,针砭时弊,宣德朝退兵的原因等等。
  
  送到中枢,北京已经冷了。
  
  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
  
  “陛下,国朝退出交趾,原因很多,老臣只说几个重点的。”
  
  姚夔认真道:“其一,当时朝堂政局激烈,遭到贬谪的官员,才进入交趾省主政,是以官员心中有恨,只把交趾当成了贪污的钱袋子,压根就没想过如何治理交趾。”
  
  当时汉王和太子争位,朝局紧张。
  
  “其二,安南百姓对并入天朝,并不服气,层出不穷的造反,导致国朝被迫退出安南。”
  
  “其三,就如陛下说的,咱们对安南太好了,倘若将安南人视为奴婢,就没有退出安南之结果了。”
  
  这是实话。
  
  大明那哪是殖民啊,那是养亲儿子!
  
  “其四,还是朝局的问题,朝局不稳,天下自然就不稳,连滇黔桂这些省份都没有同化,哪有心思管什么交趾呀!”
  
  没错,太宗皇帝只是彰显文治武功罢了。
  
  对安南土地根本就不重视。
  
  这是大明丢掉交趾的根本原因。
  
  “其五,当时大明兵疲将弱,财政紧缩,连年镇压造反,导致财政入不敷出。”
  
  没钱,也是丢掉交趾的主要问题。
  
  皇帝必须源源不断的弄出来钱,才能守住庞大的疆域。
  
  姚夔说得都对。
  
  他洋洋洒洒,说了十几条。
  
  “姚卿,您认为此次吞并安南,要如何做?”朱祁钰问。
  
  “朝堂当派遣一员高官,督抚交趾省。”
  
  “从中枢自上而下,重视交趾省。”
  
  “比如今年的京察,您可以下旨,给去滇黔桂交之地的官员,提高政绩,提高官员的积极性。”
  
  看看,打破了祖制的规矩,打破了文官给皇帝的紧箍咒,百官的眼界不就开了嘛?
  
  大明进士不是没能力,而是他们把能力,放在和皇帝斗法上,放在争权夺利上。
  
  所以大明不行!
  
  “如今中枢多钱,陛下可以财货诱之……”
  
  没等姚夔说完,朱祁钰摆摆手:“朕对花钱养他国百姓,不感兴趣,朕的钱是大明百姓的钱,只能用在大明。”
  
  “陛下,请听老臣说完。”
  
  姚夔翻个白眼:“大明欲统治安南,也要得到安南人心……”
  
  “别安南安南的了,安南不应该存在了,改叫交趾。”朱祁钰道。
  
  “老臣遵旨!”
  
  姚夔继续道:“老臣所说的以财货诱之,是引诱当地士族,令其为中枢所用。”
  
  王复却反对:“姚大人,我大明之前丢掉安南,就是这些士绅作祟!他们如无法满足的饕餮,给多少都喂不饱。”
  
  “您能不能让老夫说完?”
  
  姚夔吹胡子瞪眼睛,陛下打断就打断了,你小子也跟老夫过不去?
  
  “您说您说。”王复摸摸鼻子干笑。
  
  “请容老臣说完。”
  
  姚夔重新整理思路,语速加快:“安南之治,在于一手强兵,一手钱财。”
  
  “安南难治,和滇黔桂一样,都是山多树茂。”
  
  “想改变这一局势,就得大肆砍伐森林,甚至放火烧山,平整道路,修缮驰道。”
  
  “咱们可给士绅好处,让他们管理安南百姓,进山砍伐,再用他们平整土地,中枢多多答应他们好处。”
  
  “等到用完了,就开始发展奴隶贸易,把人往大明里面卖,这些士绅也就没用了,派遣强兵,统统杀掉。”
  
  “再大批移入汉民进去,这交趾,就彻底成为大明的交趾了。”
  
  姚夔这不也懂殖民思想吗!
  
  殖民,首重利益,其次才是土地。
  
  朱祁钰微微颔首:“诸卿怎么看?”
  
  “微臣以为,卸磨杀驴,不该由大明出面。”
  
  “不如养一支悍匪,必要的时候,驱使悍匪杀掉士绅。”
  
  “没必要灭门,断了他们的前途即可。”耿九畴是想爱惜大明的羽毛。
  
  毕竟整个中南,不止安南一个国家,还有好几个国家呢。
  
  做的太绝,以后征服那些国家,就不容易了。
  
  “好,尔等酌情商议,商议后直接颁布中旨即可。”
  
  朱祁钰不再讨论此事:“方瑛和薛瑄都喊着缺人呢,从何地多多调派一批举人过去?”
  
  “陛下,教化万民之事,用不上举人,秀才即可。”
  
  王复道:“天底下穷酸秀才多的是,陛下只要打开一条缝隙,愿意为您效力之人,俯首皆是。”
  
  这是王复从撤出安南吸收的经验。
  
  其一,安南本地士绅,绝对不能相信;
  
  其二,就不能使用进士,进士眼高手低,反而不如从底层提拔秀才管用。
  
  “从天下遴选可以,但要派一人做督导官。”
  
  “告诫那些秀才,去了交趾是为国效力的,谁敢动贪念、动歪心思,朕处死他们九族!”
  
  朱祁钰认真道:“从翰林院里挑一个正直的人才出来,去交趾督抚这些官吏。”
  
  “这些秀才去交趾是为官,而不是为吏。”
  
  “在新省份中,不设吏员。”
  
  “全部启用为官员。”
  
  朝臣想劝,但皇帝不听。
  
  当年丢了交趾,颇有一天朝天子一朝臣的感觉,打下交趾的是太宗皇帝,又不是宣宗皇帝之功,他当然不在意丢掉交趾喽。
  
  朱祁钰要做的事情,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做完!
  
  否则,人走茶凉,哪怕儿子接班,也不会听你的,新政必然戛然而止。
  
  过了几日,在文华殿升殿。
  
  朱祁钰诏见了在京师招募的秀才,这些秀才跪在文华殿之下,朱祁钰俯视他们。
  
  “朕诏见你们,只告诉你们一件事!”
  
  “朝中进士,如过江之鲫,朕却启用你们,就是给你们一个跃入官场的机会。”
  
  “你们没有进士的功名,就想朝堂站稳脚跟,必须得拿出能力来,起码得不怕苦不怕累,才能有机会和进士争一争天机。”
  
  “去了交趾,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想贪图享乐,想贪污腐败的,趁早息了这个念头!也不必去了,省着被朕砍了狗头!”
  
  “朕派你们去交趾,是要管好交趾、守好交趾的。”
  
  “朕只告诉你们一句话,一旦交趾丢了,朕惟你们是问!到时候,你们九族遭殃,别怪朕没提醒你们!”
  
  “明白了吗?”
  
  那些秀才都吓尿了,本以为是去交趾打秋风的,结果皇帝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学生等知道了。”
  
  “大点声!”朱祁钰厉吼。
  
  秀才们高声说知道了。
  
  “朕要在中枢,看到你们在交趾的政绩,立刻收拾,下午就出发。”朱祁钰训话后,就打发他们走了。
  
  各地都在遴选秀才,每个府都有名额。
  
  去年的新科榜眼祁顺,被派去担任交趾督导官,负责管束、教导、督抚这些新官吏的,等交趾各地官员步入正轨,他也会返回中枢。
  
  广西全省,版图彻底完整。
  
  而甘肃,还缺了一角呢。
  
  没有哈密的甘肃,是不完整的。
  
  九月十八,驻扎在西宁的寇深,打开关城,攻打哈密毗邻甘肃的第一座城池,海晏!
  
  海晏城在青海湖北湖畔,在祁连山以南。
  
  寇深在甘肃又划拉两千骑兵,合计一万两千骑兵,和陶瑾一起,仅用一天就攻克了海晏。
  
  星夜西进,攻克了刚察。
  
  刚察,也是青海湖西北湖畔的城池。
  
  寇深驻扎在刚察,陶瑾则亲率两千骑兵,北上攻克祁连,占据祁连山南麓。
  
  两股兵势同时向西,在十月初一,攻克了哈拉湖。
  
  哈密如长条状,插入朵思都司和大明中间,这个如锥子地带的城池,尽数被寇深收取。
  
  哈密实在太弱了,寇深一路上,没受到多少抵抗,一路在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