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 第四百六十三章: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四百六十三章: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四百六十三章:引领人类文明的发展 (第1/2页)

对于一台外太空望远镜来说,决定它能看多远的是镜子面积大小。
  
  但在镜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稳定且低的热膨胀系数,以及反射的是哪一种光,才是更关键的东西。
  
  稳定且低的热膨胀系数决定了望远镜的工作状态,反射的哪一种光决定了它能看到多少细节。
  
  比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它反射的光以‘可见光’为主。
  
  它能拍摄到的最远恒星,最的是一颗距离地球129亿光年外的原始恒星。
  
  这颗恒星,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4.5亿年,不属于第一批形成的恒星。
  
  如果要拍摄宇宙中第一批形成的恒星的话,这个时间得再往前提前,可时间再往前哈勃望远镜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因为时间再往前推,哈勃望远镜反射探索的可见光,几乎就全都泯灭于茫茫宇宙了。
  
  相对而言,韦伯望远镜在理论上能看到宇宙大爆炸2~3亿年后形成的第一批星系。
  
  因为它反射和观察的,是红外光。
  
  红外光能够与大多数分子发生共振现象,具有热效应,而且它的衍射能力强,穿透云雾的能力强。
  
  这就让来自宇宙早期的红外光有了穿越茫茫宇宙来到地球进而被人类观察到的可能性。
  
  所以为了看到早期宇宙中的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就必须观察它们发出的红外光。
  
  当然,相对比观察可见光的空间望远镜来说,观察红外光的空间望远镜无论是在制造技术,还是发射难度,亦或者排除干扰等问题上都要更难。
  
  比如哈勃望远镜在距地559公里的地方就能看清宇宙,而韦伯望远镜却要飞到距地150万公里远的深空,在那里“安家落户”。
  
  这是因为凡是热的物体,本身就会发出红外光或热量。
  
  所以送上太空的韦伯望远镜,需要保持本身一个相当低的温度。
  
  这个温度最少是在零下220摄氏度,甚至更低,因此望远镜的镜子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能够承受极冷的温度并保持其形状。
  
  所以为了让它保持寒冷,韦伯望远镜被送入远离地球的深空,并且使用遮阳板为镜子和仪器遮挡太阳的热量。
  
  除此之外,还有为了屏蔽地球,以及望远镜本身的红外辐射干扰等因素。
  
  但这仅仅是一部分,除了使用遮阳板为镜子和仪器遮挡太阳的热量外,还需要镜面材料在面对温度变化时保持稳定的膨胀系数。
  
  因为膨胀系数不稳定,那么总有一天镜面就会被不稳定的膨胀系数折腾出皱纹、扭曲或者裂痕。
  
  而无论是哪一种,对于精度要求极极极高的太空望远镜来说,都是致命的。
  
  .......
  
  物理实验室中,韩元调配着手中的材料。
  
  铍依合金的主体材料是金属铍和金属依,但不代表里面没有其他的材料了。
  
  除了这两种金属外,还有镍、铁、碳这三种材料。
  
  只不过后面三种材料的含量比例相对而言都比较低而已。
  
  按照比例,先将除去碳之外的各种材料利用实验室的小型坩埚融化,去除掉杂质后滴水,研磨成粉末。
  
  研磨后的粉末再通过真空锻炉进行重新融化,融化后冷凝成型,然后再经过真空自耗炉或者电渣重熔炉进行二次熔炼,三次熔炼。
  
  而在二次熔炼和三次熔炼的过程中需要添加各种化学试剂以排除里面的硫、磷、铅、锡等各种杂质。
  
  步骤相当繁琐。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合金化程度,并且排除掉合金中的气泡、孔隙等各种干扰合金质量的杂质。
  
  因为这种合金材料是应用于太空望远镜的镜面上的,对材料要求相当高。
  
  其实越是高级的合金材料,对于冶炼的手段要求就越高。
  
  真空冶炼只是最基础的要求。
  
  因为真空冶炼创造了良好的去气条件,一些对合金有害的杂质,比如铅、铋、砷、锑东西都等在真空中可以挥发,使合金得到更好的提纯。
  
  可以说现代化用于尖端科技,比如光刻机、航空、航天器等顶级设备的关键合金材料都是用真空熔炉冶炼出来的。
  
  对于这一点,韩元也没有什么改变的方法。
  
  真空冶炼对于合金的冶炼来说是相当基础也是相当关键的步骤。
  
  这一点无论是在初级材料冶炼知识信息,还是中级材料冶炼知识信息中都有足够的体现。
  
  基本上稍微好一点品质的合金材料都是在真空环境下冶炼出来的。
  
  ......
  
  忙碌在物理实验室中,时间眨眼间就过去了六个多小时。
  
  第一批少量的铍依合金经过数次熔炼、提纯等步骤后终于完成,将其倒入模具后,韩元也是松了口气。
  
  剩下的就是等他模具中的铍依合金自然冷却了。
  
  这种用于精密仪器上的合金材料,是不能通过速冷降温的。
  
  那样会破会它内部的晶界和分子结构,从而导致合金材料出现性能降低、裂纹、褶皱等问题。
  
  如果严格的要求,这种铍依合金的冶炼应该要到合金冶炼厂里面去做。
  
  那里有着完善的设备和匹配的工作环境,制造出来的铍依合金品质会更好。
  
  不过现在韩元还并不确定铍依合金对于红外光的反射能力如何,所以选择了小批量的在物理实验室制造,然后借助物理实验室中的红外设备进行测试。
  
  在初步确定了铍依合金的性能后,再动用合金冶炼厂里面的大型设备来制造镜面。
  
  毕竟这不是系统传递给他的知识信息,而是属于他自己构思设计的东西,从小规模的实验开始比较容易,也比较节省时间、材料。
  
  .......
  
  等待铍依合金冷却的时间,韩元则坐在物理实验室中休息。
  
  少量小规模的铍依合金在模具中冷却下来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
  
  如果是大型的合金零件要冷却,比如刚出炉的钢卷或者大型铸钢零件什么的,自然冷却的时间能达到惊人的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让核心全面冷却。
  
  就比如在确定铍依合金对红外光有足够的反射能力后,他制造出来的大型铍依合金镜面,其冷却时间恐怕得达到惊人的十天以上。
  
  这也是韩元选择小规模实验的原因,实验消耗的时间比较短。
  
  坐在实验室内,韩元一边吸熘着能补充体力的饮料,一边看着直播间内沙凋网友们的弹幕等待着铍依合金冷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