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好莱坞制作 > 第八百八十二章 电影分级

第八百八十二章 电影分级

第八百八十二章 电影分级 (第1/2页)

偷票房的主动方都是院线,那会不会存在片方和发行方与院线合谋,偷挪竞争影片票房的情况呢?
  
  这种挪票房的情况也不少见,如今太平洋对岸市场的主流分账比例是院线拿百分之五十七,片方与院线合谋偷挪票房,关键便是在这分账比例上。
  
  假设现在有两部电影同时上映:A电影和B电影,A是好莱坞进口大片,B是国产大型青春偶像励志爱情片。
  
  B电影的片方自知,论对观众的吸引力,自己远比不上A电影,便与院线私下商议:你把A电影的票房挪一部分到我们的票房上,我给你返点。通过返点等手段,片方主动降低自己的分账比例,从而鼓动院线帮其偷挪票房。
  
  院线也是追求利润的商业公司,同样是卖出1亿元的电影票,把其中的一部分挪给自己分账比例更高的电影,自然能赚得更多。
  
  而与院线合谋偷挪票房的B电影呢,虽然分账比例低了,自己可能赚了也可能不赚,但至少票房是高了啊!票房高了,可以影响后续观众的观影选择,也更受资本青睐,这好处,可谓一言难尽啊……
  
  像《黑暗骑士崛起》以及之前的一些好莱坞影片被偷票房,以杜克猜测,遭遇的可能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在对岸的电影市场上,除了这一种主动谋求利益为出发点的挪票房,还有一种无奈之举的挪票房行为,那就是对于一些主旋律影片,各影院都有放映指标,但是没人买票看怎么办?某些部门脸面上也不好看不是吗?从其他的卖座电影偷偷挪一点过去呗。
  
  这种情况下,被偷挪票房的片方即使发现,也只有敢怒不敢言。
  
  如果说偷票房是院线与片方争利,那么不同电影片方之间自然也存在竞争关系。
  
  电影比不过人家?没关系,如同所有的商业圈一样,电影产业中自然也有各种台面下的激烈竞争手段。
  
  返点是打压竞争对手最常用的手段。
  
  主流观众的观影选择很容易受院线排片的影响。如果片方与院线商定,只要你提高我的排片量,我就给你返点,这样你就能获得更高的分账。
  
  比如某个叫什么时代的电影放映时。影片上映首周,片方花钱在众多影院大量买票包场;影院排片达到百分之四十给影院一个点的返利,百分之四十五则给影院两个点的返利……
  
  至于买票房,也是为了获得高排片量和好排片位。
  
  还是前面的例子:A电影和B电影同期上映,那么他们都想争夺周末下午这样的黄金场位。院线把这个片次排给哪个电影,那片方就能占得先机。
  
  于是B电影就与影院商量,这几场我都包了,我买所有座位一半的票。对于影院来说,片方自己掏钱包场,可以保证自己的上座率,最终自己的获益更大。对于包场的B电影来说,虽然花了钱,但是自己获得前期的高票房和高关注度,在后续的票房竞争中占据先手。
  
  这边的电影市场与北美不同。北美的制片发行和院线都是被强行分离的,而这边很多集团公司旗下既有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还有院线公司,这样也给了一些人和影片更多的操作空间。
  
  比如杜克前世的那部票房总冠军,为了拿到这个总冠军的位置,几乎把所有手段都用上了,后面更是**裸的借福利放映的名义,自己为自己的电影票房买单。
  
  这些福利场次都由片方打着尊老爱幼之类的旗号,自己买票放映,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为了在自家院线有限放映时间内制造更多的票房数字,他们竟然在同一个影厅里,每隔十分钟就来这样一场福利电影……
  
  以那部电影的时长,放映一场的时间。可以制造多少票房出来?
  
  其实在院线从业者的眼里,那部影片的票房冠军也就是个笑话而已,
  
  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操作手法,而且在那些制片发行和院线一体化的公司里也不是个例。
  
  如果开了一家电影公司,旗下有制片公司、有发行公司、还有院线,投资拍的一部电影。现在想要冲击年度票房第一,但是预计着还差三亿票房,怎么办呢?
  
  开假场、刷票房呗,反正大多数的钱都是从公司的左口袋出,右口袋进。
  
  成本是多少?假设要刷3亿元的假票房,那么大概需要付出三亿乘以百分之八点三等于2490万元的成本。这百分之八点三,正是必须上交给国家的电影发展基金和税。
  
  花了小成本,得了大名声,这就是那部冠军影片的片方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