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九一四章 无礼

第九一四章 无礼

第九一四章 无礼 (第1/2页)

别看王安石已接近古稀之年,情绪上来了,一样有年轻人的冲劲。
  
  在得到官家诏令回到内阁后,便把赵曦所提出的想法,一律自己背上了。
  
  这样恶毒的想法,不应该在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脑子里……臣工,不就应该这样吗?
  
  替官家背锅,王安石早就轻车熟路了。
  
  然而,内阁诸位,只有对完善计谋的感叹,根本没有把这些跟品质什么的勾连……都是讲武堂出来的,都是受官家实用主义影响过的,也是追求结果的。
  
  只要能将国朝利益最大化,谁在意那些细枝末节?
  
  于是,在大宋和北辽的边境线,出现相当诡异的局面。
  
  二三十万北辽骑兵,驻扎在析津府以南,不停的分出兵力清扫整个南京道的叛军残余。而叛军的主力却守着永清这座孤城。
  
  永清再往南五十里外,便是大宋的边军,仅仅是一部五万不足的队伍。战车连绵,步骑井然有序,倒显得是这三家势力中最为彪悍的。
  
  北辽已经打了一年多的内战,追击叛军至此,要说没疲惫是不可能的。而耶律乙辛的队伍,更是入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事实上,他那些人也确实是丧家之犬。
  
  而大宋的队伍,看着让人眼馋的燕云,在朝廷的强令下,才压制着北上的念头,战斗意志自然是三方中最为强烈的。
  
  自从耶律乙辛逃自永清城,或者说耶律乙辛溃败到接近大宋营寨前,北辽追兵便停战了。这在早年是不可思议的事,在这时候,却让人觉得挺正常。
  
  很简单,北辽朝廷不是不想全歼叛军,而是叛军离大宋边军的距离太近,担心战事影响到宋国,从而引起两国大战······北辽现在也不想跟大宋作战。
  
  大宋陈兵边境,理由很充分,不说前段时间有游骑入境袭扰,就说北辽内战已经将战场转移到边境,大宋也有足够的理由出兵了。
  
  所以,北辽朝廷还是首先选择了斡旋。
  
  “从白沟河、武清、归义以及容城入境,然后北上,对耶律乙辛的叛军形成围剿之势,以避免战乱祸及我大宋?北辽倒是真敢想!”
  
  在大宋朝廷算计北辽时,北辽又如何不在算计大宋?
  
  就比如这第一次谈判接触······北辽先对大宋陈兵边境表示了理解,并且针对北辽内战导致宋国边境不靖深感遗憾。
  
  如今,叛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为避免叛军以及大辽内乱继续给宋国造成伤害。北辽决定向宋国借道,然后将永清城包围,从而一举歼灭叛军,还宋辽边境一个安宁。
  
  “他这样的要求,倒是让老夫心里的愧疚减少了几分。”
  
  王安石看到这样的要求,真的觉得自己有点矫情了。两国,还是敌对两国之间,又如何可能含情脉脉了?只不过根据需要而定罢了。
  
  “谁给北辽这样的胆子,让他们敢这样想?”
  
  内阁都有点气愤。说实话,国朝发展到他们这一届内阁,变化是天翻地覆的,即便是跟北辽,也已经可以平等对话,甚至需要俯视北辽,才觉得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