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七七章 时机

第八七七章 时机

第八七七章 时机 (第1/2页)

失踪容易,无非是从原本的居住地离开了。
  
  出境却不容易。
  
  在朝廷诏令下达之后,河北道边境全线动起来了。反正北辽那边在雄州也有陈兵的事,边境全线动起来也说得过去。
  
  因为此事,整个河北道二十四州进出城门也增加了城门监,并暂时关闭了国朝与北辽所有往来关卡。
  
  所谓的边境动起来,也只限于在关卡增派兵力,在所有的边寨边城开展清查。
  
  河北道与北辽的边境线太长了,为避免引起北辽的抗议,国朝在河北道的驻军并不多,并不足以把整个边境线全部防御起来。
  
  这样的情况朝廷知道。
  
  当第二日清查结果奏报抵达汴梁时,同时还有近二十州请求朝廷派兵增援的奏报……
  
  增派援兵······这个朝堂都忽略了,在使臣回来之前,或者说北辽没有先行挑起战事之前,朝廷没有重兵边境的意思。
  
  不会因为这点事,就改变朝廷的整体布局。
  
  不过,河北道也真够乱的。
  
  二十四州的作坊,这时候已经全部停下了,所有的工匠都作为州府衙役的补充,开始承担搜索逃民的事。
  
  “有点过了!”
  
  “这样闹下去,今年河北道的税入会大幅下降的。”
  
  “看来得朝廷拿章程了。”
  
  “怎样拿?这些逃民差不多是河北道雇工的三成,就是不足三成也有两成之强。更何况,很有可能各个工种的人员都有,否则河北道也不会这般行为。”
  
  “河北道的产品主要是与北辽易货,关闭关卡,暂停榷场,有产品也销路不畅······”
  
  “静观事态发展吧。”
  
  “不能任由发展。本来北辽在边境陈兵就已经让市井议论纷纷了,再这样下去,必将导致河北道人心惶惶。”
  
  自从可以确定北辽不可能发生战事,内阁的观点就转变了。稳定和生产便成了主要问题。
  
  河北道的州府和作坊主也是真急了,几乎把整个河北道提前进入了战事状态。很乱。
  
  “官家,河北道的问题已经到了非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了······”
  
  难得阁老院有觐见的情况,文彦博见着官家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样。
  
  “文参事以为该当如何?”
  
  阁老院就是参事,说白了就是为朝廷决断提供参考性意见,像这样直面官家,让内阁的诸位都很不舒服。
  
  章惇的一声文参事,就带着不满。
  
  “老臣见河北道已经请奏增兵河北道。朝廷可有动议?”
  
  “文参事也曾主枢密院,内阁主导兵事。以文参事针对目前的情况,换位思考,文参事是否会允许朝廷调兵北上?”
  
  “北辽陈兵边境,国朝同时也调兵北上······若是朝廷有开战意愿,这般操作都也无所谓,国朝并不惧北辽。可朝廷的诸多部署,文参事也是知道的,这时候调兵北上,是否有点小题大做?”
  
  “进一步讲,引起战事是一方面,若最终不了了之,如此兴师动众的调兵遣将,除了劳民伤财,可有其他任何益处?徒增河北一道百姓的紧张气氛而已。”
  
  当着官家的面,章惇的话很直白。也是,有内阁在呢,这样对朝事指手画脚,那个内阁也不痛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