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

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

第八三八章 有了些想法 (第1/2页)

这一次拓海队东出,赵曦并没有让工坊城参与,甚至说他也没怎么重视。
  
  赵曦的记忆里,没有这个时代海战,或者这个时代海盗的记忆,一直认为安危仅限于航海的风险,而不存在遭遇海盗。
  
  琉求,赵曦曾记得,后世有好事者,几人驱渔船便可到达,心里也确实没把拓海当回事。
  
  本以为,真正的困难会在立足琉求以后,想要经略高丽和扶桑是才会出现。
  
  没想到会是出师未捷的结果。
  
  “如何处置,或者说是否处置,内阁拿个意见吧。”
  
  赵曦在说这话时,就表明了没有想要处置的意思。
  
  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次拓海,朝廷确实没有重视,甚至说,赵曦都当做打发四皇子的一种方式。
  
  可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就由不得朝廷视而不见了。
  
  不管缘由如何,在朝堂确实形成了东出拓海是为谋划北辽,朝臣有许多为博点功劳,遣子侄进入这支队伍。
  
  朝廷这时候若继续没有反应,恐怕连二皇子那边招募人手都会很困难。关键是,赵曦不觉得招惹了大宋,朝廷就这样放手了。
  
  “官家,臣以为此事不应处置。臣以为温良臣临机处置得当······”
  
  “官家,臣附议······”
  
  王安石刚提了个头,章惇就接上了。
  
  “官家,臣为福建人,于海运事务也多有听闻。国朝海运繁荣,市舶司也因此逐年增加税入,海运易货获利颇丰,但海运风险也非陆运易货可比的。”
  
  “臣听闻,出海易货者,受各种灾难损失者一成,遭遇海盗损失者十之二三,即便是在熟悉的航线上,迷失者也时常发生······”
  
  “甚至臣还听闻,凡从事海运事务者,通常以供养固定线路上的海盗,以求易货安全。更有甚者,海运与海盗并无区分······”
  
  “如此看来,琉求之地,恐怕是海盗巢穴,拓海队能在包围中脱身,虽不能赏功,也不宜罚过。”
  
  接下来,内阁也都纷纷建言,大体都是附议不做惩戒,而提及海盗者却寥寥无几。即便是有人说起,也多用什么听闻,据说这类的措辞。
  
  也就是说,国朝没有相关海盗的记载。或许是回避吧······
  
  “朕曾记得《太平广记》记载:唐振州民陈武振者,家累万金,为海中大豪。犀象玳瑁,仓库有数百个。先是西域商船,飘溺至者,因而有焉。海中人精通诅咒的法术……凡商船经过海路,不幸风漂迷路,到了振州境内,振民就登上山头,披头散发地诅咒,诅咒过后果然起风扬波,兴风作浪,商船也就开不动了,肯定会漂到所咒之地便停下了”…
  
  “又有冯若芳每年常劫取波斯舶二三艘,取物为己货,苏芳木露积如山,其余财物,亦称此焉,甚至形成了一个“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的波斯奴婢村。”
  
  “朕想知道,为何国朝不曾有关于海盗的记载?果真是我朝强盛到真正的海晏河清了?今日拓海遭遇海盗之事,倒是让朕明白了,事实上海盗一直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