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八一九章 旧事重提

第八一九章 旧事重提

第八一九章 旧事重提 (第1/2页)

或许是国朝真的走进了一个快速的上升渠道,也或许真的是因为这一届内阁大臣的实干本质。
  
  政和二十年,这一年,在国朝换届之后,整个国朝呈现出几乎可以看得见的大发展。
  
  看着朝廷衙门和地方州府的奏报,就连赵曦都有点不敢相信。
  
  或许是厚积薄发吧!
  
  赵曦也只能这样想。因为,发展的速度太快了。
  
  虽然赵曦不清楚后世那个经济增长率是怎样计算的。但是,从国朝税入的增长形势,赵曦觉得,就大宋现在的增长速度,绝对不会低于一成以上的增长率。
  
  仅仅前半年,税入就已经接近去岁一年的数值了。
  
  “王相,可曾核实过数据?”
  
  “回官家,户部以及驻户部监察官,甚至邀请了工坊城相关官员,进行了抽查。”
  
  “虽然现在抽查尚未结束,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判断,事实要比奏报的更甚。”
  
  “官家可能有所不知,从第一次工坊城扑卖产业技术和产品后,相当一些有实力的商贾,也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开发新产品。”
  
  “更有甚者,广撒英雄贴,甚至不忌讳外族身份。”
  
  “这一次换届之后,诸多臣工因年龄原因致仕,便投身到自家相关产业之中了。有讲武堂记录官家的理论做基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民间产业的革新!”
  
  “吕吉甫以市易寺审批推算,苏颂以市面新鲜物事估计,薛师正以皇家银行的资金往来确定…~奏报上来的数据,只存在压缩,不可能放大。”
  
  “只是老臣固执,方才组织了户部牵头的核查……官家,在江南一带,甚至出现了西番的工匠……”
  
  西番的工匠?听到这,赵曦有些愣神。
  
  国朝的海运发达,这一点赵曦知道。这也是赵曦唯一没有去干预的大产业。
  
  以赵曦那些零星的记忆,他知道大宋的航海,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领先的。
  
  而外贸,也因为航海业的原因,在大宋市易方面举足轻重。
  
  也正因为如此,赵曦没有想过去干预,仅仅是从市易审批方面加强了监管。
  
  在这个时代,可能赵曦做不到什么贸易顺差和逆差的核算。但是,赵曦清楚一点,在这个时代,大宋以外的王朝,跟大宋的交换,基本上是原料换成品。
  
  “王相,朝廷可曾归纳过外番入我朝的货品种类?”
  
  赵曦这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些事。
  
  “回官家,市易有过分类统计。国朝出海者,以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以及工坊城的新产品为主。”
  
  “外番入国朝者,象牙、珊瑚、玛瑙、珍珠等珠石类,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等香料类为主。近些年多了奴仆,甚至前朝时的昆仑奴也是常见…~”
  
  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王安石要比富弼务实,更侧重于实事。
  
  “如此说来,倒是我朝出实用物品,而进来的都是花哨物件……”
  
  “官家,臣也深以为然!可需要以法令调节?”
  
  “暂时不必。王相,市易之事,以引导为主,强令为辅。凡涉及国计民生者,朝廷必须强令,至于其他,在不影响国朝大势的情况下,朝廷可以引导,万不可强令。”
  
  “王相,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朕有个想法,可否以朝廷奖励的方式,向海运商贾发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