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五四章

第七五四章

第七五四章 (第1/2页)

当商贾能意识到战争有红利时,也就意味着整个国朝开始有了野心。
  
  对于国朝大量商贾西进的情形,赵曦是喜闻乐见的。
  
  商贾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商贾,特别是国朝这样的。
  
  每一个商贾,都是一地乡绅的代表,都是士大夫阶层的代言人,都是所谓耕读世家的钱粮库。
  
  商贾的认知,就意味着乡绅的认知,就意味着朝臣的认知…~这就是赵曦的目的。
  
  没有什么比利益更能左右人的趋向的。
  
  同样,开疆扩土的利益之大,又能让士大夫乃至朝臣意识到强大军备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改变整个朝廷对军备,对军伍,对武将的认识。
  
  那怕是商贾对于轨道运送的需求很大,也必须是先满足朝廷的用度。
  
  这一次,朝廷的运送量也是相当大的。
  
  首先是功勋之将帅回京,其次是党项贵族入京受封,再然后还有军伍的调度……河北道的新军、驻防国朝州府郡县的军卒,以及汴梁的驻防军伍,都需要跟这次征战的军伍更戎。
  
  这不仅仅是内阁以及朝臣要分拆各路大军的问题,就是赵曦,在各地驻防军伍的调度上,也是要求严格执行的。
  
  或许,在赵曦的心底,也对征战形成的军伍山头有戒备。
  
  这一点很难避免。赵曦可以不在意将帅的可能出现的忤逆之意,可以信任军卒的忠诚度,可他对于军伍的山头意识,却知道不可避免。
  
  唯有经常性的分散,打乱是最有效的办法。
  
  任何一支军伍,只要长时间属于同一编队,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团队意识,也就会形成山头主义。
  
  就比如这一次,每一路大军经历的战斗不同,所立的功劳不同,歼敌数量、攻克防线等等都不同,很难避免之间的竞争攀比,也就无法避免不同军伍之间的集体主义观念。
  
  “官家,西北已经启程了,再过半月,差不多就能在汴梁受降封赏了。一月之内估计就能完成受降仪式的准备事宜。”
  
  “官家,这一场属于灭国之战,礼部以为,应该以最高礼仪举行仪式,也就是应该告天地,昭告天下,祭奠太庙……”
  
  这都不应该专门请奏的呀?赵曦觉得富弼的行为很奇怪。这本来就是应有之义,也是赵曦恩准并交付礼部主导的。
  
  带着疑问,赵曦等富弼的下文。
  
  “官家,礼部以为,如此盛典,应有太子参与……老臣以及各位内阁也深以为然!”
  
  富弼说完,就不再吭气了,连头都没抬。
  
  确定大统继承人,本不该是臣工过多参与的。况且,官家正直壮年,偏偏太子业已成人,臣工过多参与了,难免被官家疑心。
  
  富弼之所以敢这样建言,包括内阁大臣都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的任职应该跟太子没多大交集。
  
  事实上,也是因为这种昭告天下,祭奠太庙的大礼仪,确实应该由太子在场的。
  
  “太子……”
  
  “陛下,太子如今已经是成都府推官,即便是臣工,上府推官擢升,都可以入京为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