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

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

第七三三章 此事休要再提 (第1/2页)

果然如赵曦所料。
  
  从各路大军的奏报中,赵曦终于看到了西夏内部变化的痕迹。
  
  比如,狄青部奏报,跟他们对战的西夏骑兵所属部落开始轮换了,证明西夏内部开始有怨言了;比如,种颚部奏报,西夏人不再随意丢弃那些被炸死的战马了,也就是西夏开始缺粮了。
  
  这是好现象。
  
  其实,从战争的烈度上讲,越是外围的,就是对战狄青、种颚和郭逵这些名将时,反而战争的烈度不强。对高遵裕部围歼的战斗反而激烈。
  
  但是,在开始,西夏贵族不会这样想,认为对战名将会损失更大些。所以,西夏人的分配,也就体现了各方在西夏皇室的亲近程度。想打高遵裕部的,建功容易,折损也要相对少,对战狄青等人,部族会损失过大。
  
  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这半年,战场让这些贵族看出了不同,所以,争端就有了。
  
  有一种观点说,战争是必然的的,但战争的胜负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样也有一种观点,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的结果。
  
  对于赵曦而言,想杜绝这场战争胜负的不确定性,最好的做法便是,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偶然的必然条件,尽可能的考虑周全。
  
  还是那句话,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发展的眼光去谋划,就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不确定性,避免偶然导致的结果。
  
  这一场大战,对于赵曦而言,应该是从他来到这个时代,就一直在考虑这件事······即便是再普通的人,长期考虑一件事,也可以将一件事策划完美了。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很多,武器装备、朝廷财力、战场环境、军卒战力以及将领的指挥作战能力等等,可对于赵曦而言,他更看重人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战为何,为何战,这是对于朝堂臣工,国朝士大夫阶层、官员阶层,甚至乡绅阶层需要知晓的。战为谁,为谁战,这是军卒以及普罗大众需要知晓的。
  
  这种知晓,如何变成所有人的渴求,就是这么多年赵曦一直在做的事······无非是利益而已。
  
  不亲临战场,没人能真正感受战争的残酷。对于赵曦也是如此。
  
  他亲率队伍有过征战,可如今如此大规模的战事,给赵曦的印象居然没有当初那样强烈,自己看到的只是些数字。
  
  那一路折损多少,那一路需要多少物资,歼灭地方多少,多少军卒参战等等,只有数字······
  
  所以,不管前线如何,朝廷该怎样还怎样。
  
  一年一度的大朝会又来了,朝廷并没有因为前方的战事而影响朝堂的正常公务,无非是从朝廷到地方,增加了为前线服务的内容。
  
  这一届大朝会,或许是自三级决策制推开以后,最为单纯的大朝会。《内参》没有任何弹章,参政议政的提案议案也很少有脱开战事的议题,这几乎是一个对于战事的专题大朝会。
  
  如此强势的官员和内阁,没有那个官员抽风在这时候相悖于朝廷。别说地方州府也在为战事服务,即便是有些杂事,也不会在这个时段提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