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议

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议

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议 (第1/2页)

不知道现在的国朝,算不算是掀起了学习官家理论体系的旋风。总则,从皇城司的反映看,现在的国朝官员,确实做到了人手一册的在学习那摘录版的唯物主义辩证法。
  
  如何评价这些理论之于国朝的成效…~国朝并没有所谓的月报季报制度。但是,赵曦却能从市易寺和国营寺的例行奏报中看出国朝变化的端倪。
  
  不管是从利益层面出发,还是真的被自己的理论指导了,这半年多的时间,赵曦确实见到了国朝一些产业的变化。
  
  不管是对规模效应的推崇,还是对创新创造利益的认同,这半年多,国朝确实有了产业变化的苗头。
  
  这让赵曦很欣慰。
  
  三级决策制的章程,合理的划分了从朝廷各衙门、内阁以及君王的权利,在这半年多的运行中也逐渐顺畅了。
  
  这一切都向好,表现出了国朝振兴的勃勃生机。
  
  而役兵法,经过近半年的宣传,几乎传达到了国朝的任何角落,让整个国朝的子民都知晓了。
  
  政和十四年的秋末,国朝将迎来第一次征兵事务。
  
  “役兵三年,未擢升校尉之前家眷不得随营。这一点略有不妥……”
  
  内阁大臣对于国朝的第一次征兵也是相当慎重,便有了针对性的商讨。
  
  文彦博是内阁大臣中,分管兵部及枢密院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朝军卒,即便是厢军也是家眷随营的。国朝设定这样的制度,就是为稳定军伍,也是予利于军卒…~”
  
  “文阁老此言差矣!士子求学,三五八年不曾回乡者多亦,也未见士林有何不稳的迹象。为何军卒就有不同?”
  
  “况且,这是役兵法规定并已经知晓满国朝的,不容更改。新军之于禁军厢军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军备上,更体现在待遇上。”
  
  “从军卒饷粮,到军卒之家户减免税入,与原来的禁军厢军不可同日而语。朝廷也不该朝令夕改!”
  
  张方平不考虑文彦博说这话的原因,只针对他的话反驳。
  
  文彦博不同,他需要考虑枢密院和兵部的政绩,或者说指标任务也可以。
  
  枢密院和兵部,在他的阻拦下是没有签订责任书,可五年内完成国朝军卒百万,这是整个朝廷明确过的。
  
  是不是签订责任书,对于枢密院和兵部而言,并没有多大区别。
  
  文彦博很担心第一年征兵会惨淡……
  
  次年的事,文彦博倒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有样学样,当第一年役兵服役后,朝廷的各项待遇落实,军卒之家户得利后,他相信会出现趋之若鹜的景象。
  
  但是,万事开头难。撇开朝廷的信誉,地方州府郡县的信誉,作为曾任职过地方官员的文彦博,真的很担心。
  
  “不知所谓!”
  
  文彦博懒得跟张方平辩驳,张方平根本就不去想他说话的意思。
  
  对于子民而言,首先是国朝多年文武的差距,服兵役对于子民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其次,对于子民而言,他们能看到的利益才是利益,对比的利益才是利益。
  
  如今的军卒取消家眷随营,服兵役对于子民还有多大的吸引力,文彦博不敢判定。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础国朝这些年税入逐年增加,各式粮仓都需要年年贱卖清空。他希望在不变役兵法的情况下,在对待军卒家眷上,朝廷能舍出些利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