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一五章

第六一五章

第六一五章 (第1/2页)

这是策划案,至于能不能从方案中看到前景,各凭本事。
  
  赵曦不认为这时代的人能有那份见识,即便是赵琴和老六家的人,都以为赵曦是让他们承担责任,为朝廷分忧。
  
  倘若有人接手,恐怕赵琴和老六家不会在乎费心费力做出来的方案。
  
  不过,对于赵曦而言,真的无法区分公还是私。帝王的身份,注定了他公私完全的融合了。
  
  就当下的情况,即便是赵曦,也对驿站和邮递业务收益把握也不是十分的大。
  
  从运输业来看,漕运和轨道运输,虽然不至于满足大批量货物的运输,也留不下多少剩余。
  
  运作驿站和邮递业务,能产生利润的是信件和小物件运送,包括承担接待职能的收益。
  
  国朝重新编户和身份证明管理,这对朝廷而言,也是有利无弊的事。当然也是为邮递业务打基础。
  
  事实上,赵曦也不认为邮递业务能产生多大效益。
  
  让赵琴他们牵头做这行,为朝廷解决驿站的耗费也是目的之一。
  
  有报纸行业的物流需求,本身他们也存在开销,接盘官方的驿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内部消化的措施了。
  
  将原本由枢密院开具驿卷,变成由使用驿站的官员垫付后报销的方式,对于经营驿站一方以及朝廷,都是有效控制耗费的方式。
  
  以朝廷每年养驿站人员的度支,加上赵琴他们产业中小物件的运送成本,应该足可以持平。
  
  同时驿站在确保官方驿递的基础上对平民开放,这将是经营驿站的收益来源。毕竟朝廷即将彻底用法令的形式,放开万民的流动性。
  
  这一点不仅仅是有增加驿站收益的作用,更是促进国朝劳动力流动。
  
  这样里外都是道理的解释,就连赵曦也无法说清到底是公还是私了。
  
  “官家,一旦如此实行,朝廷与州府郡县的公文传输会是个问题。”
  
  张方平这种担忧不是没道理。
  
  虽然有轨道和漕运,可驿站对于国朝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不管是漕运还是轨道,在延伸和网络健全上,都无法跟驿递相比。
  
  驿道四通八达,郊野都鄙之间,二十里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馆,水行州县有水驿。
  
  而轨道铺设受地形限制,漕运更是如此。根本无法代替驿站的作用。
  
  传递文书有递铺,每十八里或二十里、二十五里置一铺。递铺有步递、马递、急脚递(又称急递铺)和金字牌急脚递之别。
  
  各种递铺传送文书种类和日行途程不同。入递的文书又称递角。驿递的服役者,国朝自建隆二年便以厢兵代百姓为递夫。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驿递的官方性质,也有对公文保密的作用。
  
  “经营驿站一方,必须保留承担公文运输的职能。就是说,必须得随时预留为朝廷传递文书的人员和马匹等配置。这是先决条件。”
  
  “为确保朝廷公文的保密性,可以试行人员备案制,就是将负责传递公文的人员予以登记造册。”
  
  在这个问题上,赵曦不怎么担心,相比现在供养的那些厢军军卒,赵曦更相信赵琴他们聘用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