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

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

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 (第1/2页)

关于国朝官制改革和三级决策制的议事,一直持续了两天,包括共同议事和分组讨论。
  
  最终算是一致通过了这已经酝酿两年的官制改革和三级决策制。
  
  也确定了议政席位和内阁提名,随即朝廷将昭告天下,拉开大宋官制改革和三级决策的运行大幕。
  
  只是这样的一个内阁,对于赵曦的驾驭力是个考验。
  
  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明争,陈升之和韩琦的暗斗,张方平无所畏惧的大嘴巴,文彦博习惯性的背后撺掇……
  
  估计富弼也为难吧!
  
  富弼确实有点头大。在议事结束后,官家已经告诉他内阁提名的情况。
  
  这意味着,他富弼将作为首相入阁。问题是,这样的内阁真的好吗?
  
  异论相搅嘛?难不成官家没有大气度容忍内阁成一统?
  
  仔细想想,好像朝廷现在并没有什么异论,国朝的大政方针基本上统一了方向。
  
  再考虑内阁属于分工制,或许只有异论相搅才是最正确的。
  
  富弼考虑这个问题是,出发点跟他对韩琦的解释一样……不仅要站在臣工的立场考虑,也需要站在官家的立场上考虑。
  
  三级决策制的推行,在事实上,官家是把朝政的处置权下放了。虽然还存在一个批注权、恩准权,在事实上,官家应该不会过多的改变内阁的处理意见。
  
  除非朝政有争议了…~那时候,君王才发挥他的最终裁决权。
  
  治权的下放,在某种意义上对于皇权是危险的。
  
  因此,官家在设计这种治政制度时,就把异论相搅作为常态一并融进了三级决策制中。
  
  不仅仅是内阁内部的异论相搅,甚至包括内阁和分管衙门也应该存在异论相搅。
  
  这种异论相搅,并不是这个词语本身的意义,而是从亲近和朋党的定义入手。就如内阁成员,是在国朝既定大方向的前提下,一种求同存异的异论相搅。
  
  作为首相,当富弼考虑到这点时,他已经决定,趁着这次官制改革,他需要提出调整议政职位的议题,以全官家的意图。
  
  事实上,赵曦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就目前国朝的现状,倘若内阁真的一统了,还真的可能没君王什么事了。
  
  结果就是……君王会成为一个人形图章。
  
  垂拱而治,恐怕是所有士大夫希望的。同样,垂拱而治在皇权至上的时代又是乱象的根源。只要有君王存在,君王就必须发挥他该有的作用,区别不过是怎样去发挥。
  
  赵曦不想把自己变成小吏,所以他需要朝堂有能力处理日常政务。他也不想去做一个人形图章,做一个皇权的象征。所以,他需要异论相搅。
  
  事必躬行,赵曦没想过,但他必须对整个国朝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和把握。
  
  君王需要臣工来治政,以三级决策制来说,治理这个王朝的人,就是内阁。可赵曦如何实现对于整个国朝的掌控?
  
  异论相搅就是方法之一。
  
  内阁成员实行分工制。可作为后世人的赵曦却明白,任何政务都不会单独存在,越到了顶层,相互的关联性就越紧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