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九七章 满朝堂烂泥

第五九七章 满朝堂烂泥

第五九七章 满朝堂烂泥 (第1/2页)

……国朝有刑恕刑叔和者,早从张载关学,后因张子厚醉心研学而不得官,刑叔和便转投二程之理学,为理学门徒。
  
  然,二程自成一学派,偏偏不得势,久未能成官学。
  
  荆公王介甫赏其才能,倾心教授新学,以为刑恕为膀臂股肱。但朝廷举办辩经之时,刑恕却反戈一击,被司马永叔视为门生。
  
  至此,刑恕出外,主政延陵,牧民一县。朝廷推行青苗法、市易法等新法,虽在朝堂被司马永叔极力反对,经朝廷研判后,最终在国朝推行。而刑恕主政延陵,奉朝廷新法为圭皋,大力在主政之地推行新法,历年考评上等,并以此考功,擢升著作佐郎,怀州通判。
  
  刑叔和之资历,入选朝会是当有之义,甚至钦点议政也无不可。这正是朝廷既往不咎的样板……
  
  赵曦都不得不为这篇文章拍案叫绝。
  
  通篇没有任何贬低刑恕的言辞,甚至赞颂刑恕执政能力……
  
  可在当今的国朝,当今的士林,把人的品性看的比天还重的环境下,这压根就是一篇辱骂刑恕反复无常的檄文。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这篇文章开始了以事例来论政,并且将朝堂的重臣都拉扯进来了…~这很明显就是要拉相公们入场的节奏。
  
  这应该算是点燃爆点了吧?
  
  果然,首先是司马光没憋住。
  
  司马光是署名文章,还是在《时论》刊登的。
  
  司马光说了,孔圣人都说有教无类,他司马光教授刑恕只是学问,而不是人品。
  
  朝廷取官,应先重德后用其才。刑恕升迁是吏部考功司考评的结果,跟师从那一门求学不相干……
  
  其实司马光没说清,立场也不鲜明,有跟刑恕划清界限的意思,又不太喜欢做这种落井下石的事。
  
  也就是他这篇莫名其妙的文章,掀起了民间讨论朝廷用人是该重德还是该重才,也开始了太多以事例证明自己观点的文章撰写方法。
  
  于是乎,大戏开场了……
  
  而作为这场大戏的最大舞台……《时论》却及时把舞台撤了,没有再刊登一篇关于议政的文章。开始连载刊登三级决策制和官制改革的释义,还是向当朝的相公约稿刊登的。
  
  因为官家说了,有些戏不是谁都可以参演的。皇后娘娘在第一时间便告知了娘家人。
  
  其实,这时候的议政,有点觉悟的都能看明白,已经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阶段,或者说暴风雨已经来了。
  
  这本身就是一个投机的行为,当朝廷有传言说整顿抵报行业时,有想法的人终于忍不住了,若想在官制改革中卡位争位上位,就只有不多的时间了…~
  
  本来就是冲着朝会、议政和内阁职位的…~说内阁位有点大。既然是争位,肯定要有对象,必须够资格能排上号的。
  
  估计,之所以一开始没有赤膊上阵,也是因为够资格这个问题……毕竟都是有名堂的臣工。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所谓争辩,这薪柴架好了,火也有人点着了,至于烧着谁……就看大家能耐了。
  
  一开始,那怕是攻讦,也还算是有一定的克制,就跟以前朝会上弹劾一样,数落一些往事,对比一下如今的职位,从而阐述明白朝廷既往不咎的先例…~朝廷是容许犯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