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九三章 起风了

第五九三章 起风了

第五九三章 起风了 (第1/2页)

|||->->“官家,《士林苑》前日有一篇文章……”
  
  士林苑?在赵曦的疑惑中,王中正呈上来一份抵报。
  
  “《士林苑》是在《时论》之后开始印刊发行的抵报,基本上以诗词鉴赏为主,苏轼苏子瞻曾为特约撰稿人。”
  
  “每一月有一次时文品赏,重点是针对考举的解惑。因为《士林苑》有一定的针对性,尤其受士林文坛推崇。甚至欧阳相公、司马相公都也有撰稿。”
  
  “因为侧重于学术,小的并未派人详细查访过。今日下面无意中看到这篇文章,方奏报上来。是小的疏忽了。”
  
  赵曦听着王中正的,已经把这篇文章浏览完了。
  
  文章并没有什么,倒是有点忧国忧民的觉悟。针对朝廷准备推动的官制改革提出了忧虑。
  
  文章中提到,切断州府郡县直达上听的路,会造成州府郡县的官员只识一路总督,而不尊朝廷。同时,一路总督的权柄之大,必将令其滋生不臣之心,有前朝藩镇之乱的可能。
  
  撰文者应该对官制改革只是一知半解,并不全然了解官制改革的核心。
  
  别说是赵曦,就是朝臣也不会犯这种明显的错误。
  
  首先,一路总督的权柄,是仅限于政事,甚至连财权都是受制约的。在官制改革中,各级衙门的度支,是由朝廷三司使厘定的。
  
  而皇家银行将根据三司使厘定的度支情况,在建立衙门账户时,享有监管衙门各项支出的职能。
  
  其次,一路总督不主兵事。经过官制改革后,国朝各路的驻防军伍,将与路一级行政区不相一致。而兵事将由纯武将担任,受枢密院、监察衙门以及地方官的三方监督。
  
  就以西军为例,秦州路驻防军伍,很可能是由延路或者熙河路的新军驻防,并不受秦州路总督节制,但受驻地地方官府的监督。
  
  最为关键的一条,总督虽节制辖区内州府郡县的主官,甚至在任免上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吏部考功司并没有丢掉自己的职能,况且,所有州府郡县的主官任命,依然必须经由官家的圣旨。
  
  “文章是何人所撰知道吗?”
  
  赵曦觉得这篇文章的立场有问题,有点偏向于朝廷,或者是皇权。
  
  三级决策制能在朝臣中通过,权利分配合理和平衡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同时,总督、议政、内阁的权利大幅度提高,也是朝廷重臣对官制改革没有异议的原因。
  
  而这一篇文章,出于文人之手,若不是哗众取宠,那就是屁股坐偏了。
  
  “回官家,从《蹴鞠快报》开始,所有撰稿人都是匿名,随便用个名字就可以。皇城司暂时尚未查到撰稿人。”
  
  赵曦想了想也对,这还是早先从自己开始的。
  
  “那个…~你宣一下高太尉来勤政殿一趟……”
  
  曹家人知进退,《蹴鞠快报》是以曹家为主,在官家让创刊发行《时论》时,曹家主动把主导权让给了高家。
  
  现在高家的高滔滔是皇后。
  
  赵曦当初创立抵报行业,目的是掌控舆论的,这些年的朝政并没有多大波折,倒是用处不太大。
  
  他现在需要知道,《时论》还是不是士子们的首选,是不是被那个什么《士林苑》给压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