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四二章 诡异的军情

第五四二章 诡异的军情

第五四二章 诡异的军情 (第1/2页)

当辽夏联军攻破了雁门关,虽然让朝廷的谋划更容易实现,同样也可能导致北辽和西夏一些不甘心的势力,会促成全面开战。
  
  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看谁要更快一些。
  
  若北辽和西夏达成统一发兵扰边快,那国朝的整个边境线将同时会陷入困境,防御压力很大。
  
  若国朝的大军能在辽夏内部达成统一前,就完成了对联军的部署,就是另一方景象。
  
  这时候,作为主力的狄青,应该已经做出应对了,他必须确保在东西两路军汇合之前,将辽夏联军堵在定襄、忻县一带。
  
  “陛下,事已至此,唯有尽人事听天命了。我等居朝堂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满足前线的一切用度,确保后勤无忧。”
  
  雁门关失守,居然没人追究?赵曦还准备着浪费口舌跟诸位相公争论呢。
  
  没想到富弼一句话就把这事给定了调,很好。
  
  其实,在政事堂诸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辽夏联军裹挟边民攻边墙的念头,大家心里已经确定,这是官家为狄青背了锅,提前将辽夏联军放进了包围圈。
  
  这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上次西征,不就是下令让边寨的守将弃关吗?然后埋伏在指定地点,为了最后的围剿。
  
  这次又是何等的相似?
  
  富弼等人甚至敢肯定,放弃了雁门关的那部分军卒,绝对会在将辽夏联军堵定襄和忻县之地发挥很大的作用。
  
  否则,这辽夏联军为何不在狄青出征之前就攻破雁门关?偏偏在狄青抵达太原府,开始布置这次决战时,就这么恰逢其时的攻破了雁门?
  
  关键是,雁门关的守将是老护卫营军卒,满朝堂都知道,那绝对是官家的亲信、亲军,唯有他主动弃关,才不会有丧师辱国的罪行。
  
  这下彻底好了,大方略终于走出了最为关键的一环。
  
  官家真心没必要如此这般,还搞一份皇城司的奏报,有那必要吗?难不成我等臣工在此等大事上还能不知轻重?
  
  赵曦若知道政事堂的诸位是这样想,肯定会抱头喊冤的……这真不是他授意,是战局真正的进展!
  
  “诸公,我其实是担心雁门关失守后的战局变化。朝廷,特别是是工坊城,务必确保河北、环庆等地的军备供应,那怕待战后收回报废也在所不惜。”
  
  边军的常备火器是定数,一旦战争结束,供应到边军的火器不可以让边军留下……这是规定,必须严格执行的规定。
  
  这一点比什么以文驭武更有利于控制军伍。这也是朝臣们最终同意让武将领军的原因,只要控制住工坊城,国朝就不存在有没乱的可能。
  
  打战就是打钱,幸亏现在的朝廷很富足,不在意火器回炉。
  
  “陛下,实在不行就再调兵吧,江南道、成都府,这些年也训练了一些新军,无多有少,总是能增加防卫力量。”
  
  文彦博是真的感受了什么是捉襟见肘,这些日子调兵,他才发现能战之兵的匮乏。
  
  不是没人,人是有,也只能称做人,不管是河北道还是环庆路,所有将领宁愿不增兵,也绝不要那些吃闲饭的禁军。
  
  别说其他地方,就是京畿道、京东京西路,汴梁,现在还有近三十万的禁厢军闲置着。
  
  “没必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当初是固守,这几处应该具备坚守两三月的能力,只是警示他们一定要做到坚壁清野,避免雁门关失守之事再次发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