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归

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归

第四九五章 殊途不同归 (第1/2页)

没人愿意做枪头,更何况是王安石这样的人物。
  
  那怕是王安石并不知道赵曦用他做枪头,仍然还是要占据主动。
  
  从官家跟他谈话的口气,他知道官家并不反对他的市易法,而是在意朝堂的稳定,在乎朝臣的反应。
  
  时过境迁,如今,朝廷因为免除了工坊城的税收,签订契约起生效,导致朝廷后两月一度出现财务紧张。
  
  甚至连过大年的贴钱也比往年少了些许。
  
  王安石觉得这是最好的时机,趁臣工们还没有忘记大年贴钱的怨言时,他提出市易法,必将会从者众!
  
  所以,在政和五年的最后一次大朝会时,王安石把这颗炸弹丢在了勤政殿。
  
  因为藻井的原因,主殿的嘈杂声,还真有炸弹的威力!
  
  我的老王呀,你诚心不让大伙过好年吗?
  
  王安石是纯粹的,就跟司马光一样纯粹,只不过两人纯粹的方向有差异。
  
  司马光是因为复古而纯粹,认为所有背离古训和祖制都是错的,官家和臣工都应该学古。虽不至于让官家垂拱而治吧,总则不希望官家折腾,臣工就更不应该折腾。
  
  国事蜩螗,在司马光看来更应该休养生息。
  
  官家不管是解决冗兵,还是创新产业让朝廷财务状况见好,这都是一时之风头。治理国朝,还是得靠王道,靠休养生息,将养百姓,固臣民之本……也就是德行和操守。
  
  所以,他见不得革新,见不得变化,任何变化出现,他都认为是偏离圣治之举,都会给予驳斥。
  
  但官家即位五年,训新军,谋大理,推青苗,压宗亲,再到如今的建宫殿…~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折腾。在司马光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舍本逐末。
  
  他也看出来了,如今的陛下就是个折腾的性子。
  
  政事堂有王介甫呼应,他根本无力阻止,所以,干脆想眼不见心不烦,才几次向官家请辞。
  
  而王安石纯粹的是一心想辅助君王让大宋中兴。
  
  多年转任地方与朝堂,他看明白了太多国朝的弊端,也针对性的有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刮骨疗毒。
  
  在王安石看来,朝廷已经到了不得不下狠手治理的程度上,还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从军、政、财各方面,都需要变,还是大变,甚至推倒重来。倘若朝廷不舍得推倒,势必会被另外的力量推倒。
  
  所以,励精图治,是他王安石立于朝堂的期望。
  
  他真正缺的是跟朝堂诸公的同流合污,或者说还对朝臣的无耻了解不深,认识不够。
  
  国朝不抑商,这也导致了国朝的物品交易被大商贾垄断了,造成了商贾剥削黎民,甚至会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地步。
  
  市易法便势在必行。当然,他王安石也不是蠢蛋,也知道选择时机,就比如现在,在岁末的这次大朝会时提出……
  
  有朝廷亏空的现实存在,有过年贴钱减少的事实,有前期因为勤政殿营造,导致朝臣、政事堂以及官家三方的龌龊,给他提出市易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王安石不是没想过私底下跟官家捏搓着把这事搞定了,这不可能,从青苗法的推出,王安石就知道不可能。
  
  官家有意革新,又想朝堂稳定,这本来就是相悖的。
  
  在王安石看来,官家仍然还是赵家人,始终脱不开优柔寡断的性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