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说

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说

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说 (第1/2页)

鄞县、京东路以及陕西路关于青苗法试行区域的调查,应该快要结束了。
  
  这一次的调查,因为是关乎青苗法推行的,所以,在调查人员组成上相当复杂。
  
  从司农寺开始,各方就因调查人员的遴选有过激烈的争论。
  
  最后还是赵曦一口定下了:凡相公举荐之人,皆可为调查人员,各负其责。
  
  朝廷不差那点差旅费的损耗,就怕没事扯淡。
  
  最终连工坊城、皇城司也都参与了。
  
  如此庞大的调查组,又是各抒起见的,时间肯定不会短了。
  
  也绝对可以把整个实施青苗法的地方起底了。
  
  三四个月过去了,看皇城司渠道发来的奏报,调查应该快结束了。
  
  到时候又会是一阵混乱。赵曦希望在调查结束之前,也就是朝堂繁乱之前,先把宗亲的事议一议,能解决了最好。
  
  倒不是不能拖,现在正好有个由头,他也想知道,是谁在后面撺掇,或者说谁在后面等着自己犯错。
  
  “先圣曾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或许这话用在这地方不合适,我就是借个开头。从太祖开朝,到我这一代,赵氏已经是四世了。”
  
  “今日召集集议,是想让大家一起议议,国朝的皇室宗亲政策,是否需要做调整?如果要调整,怎样调整合适?”
  
  开门见山。赵曦现在是越来越不客气了,一句废话没有,直接说明了召集集议的议题。
  
  又要拿宗亲开刀吗?就因为东平郡王的弹劾,有阻碍农田水利法的推行吗?
  
  这是诸位相公一致的想法。
  
  “宗室之制,自有祖宗法度。官家,国朝对宗亲的管理,是避免内乱之良策。无需调整。”
  
  又是祖宗法度。赋以厚禄,别无职业;藩抵之设,止奉朝请;宗室犯罪,与常人同法。
  
  说白了,就是朝廷养一群闲人,有吃有喝有玩,有职有衔无权。
  
  这样的管理体制,确实可以有效防范宗亲谋反叛乱……毕竟这时代的认一个得位正统,出师有名。
  
  作为一个诚古的执宰,司马光这说法不算错。
  
  赵曦想改变,自然不会随口说说。说服相公们有改变的意图,就得有说服他们的理由。
  
  “这有一组数据,大家可以先看看。至于改不改,调整不调整,待诸位看完了再论可好?”
  
  “我大概说一下。我赵宋宗室,以宗正寺在册人数算,如今三代尚存者一百五十余人,郡王居多。”
  
  “第四代,也就是与我同辈者,一千百余人,为国公、郡公为主。而第五代,至今已有三千余人。以祖宗法度,应封为郡公、县公等。”
  
  “而第六代,目前也有近三百人。应封为县公、国候。”
  
  这时代文人对数字不敏感,喜欢用些许、诸多等等词语代替。
  
  就如宗亲数量,在场的相公,都没有个具体的概念。顶大了只是觉得每年朝廷拨付给宗亲的钱粮多了些。
  
  若是朝廷财政吃紧,或许早有人注意到了。这几年朝廷财政宽裕,虽然宗亲用度增加,像绵羊一般的宗亲,还不到被人注意的程度。
  
  “国朝陈例……也是祖宗法度,有封爵者必有食邑。从万户到二百户不等。”
  
  “自然,有封爵便有食实封。从千户到百户。国朝陈例为七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