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

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

第三四七章 战前最后一次会议 (第1/2页)

虽然好水川之战过去二十多年了,可秦州的百姓对于战争的理解相当深刻。手机端m.
  
  赵曦并没有下达坚壁清野的命令,主要是受后世人道主义的影响,忽略了这点。他还真不在乎西夏人是不是能掠夺到粮草。
  
  但秦州的百姓,把这点做的很到位。
  
  在战时开始,百姓已经拖家带口的进山了。
  
  西夏人收集粮草的游骑越跑越远了。人家有战马,精良的战马,百十里地的路程,还真不在乎。
  
  况且,攻击永兴军和会川军,牵制宋国两翼的西夏骑兵距离主力战线,也就两三日的路程。
  
  也就是说,整个秦州境内,从萧关一直到定川寨,西夏人已经全部占领了。
  
  不知道算不算真正的占领。
  
  西夏人不守营寨,但从萧关以南,每三五十里,就有千人或者两千游骑……这是后路。
  
  西夏人几乎是一路攻,边一路留下游骑,确保退路畅通。
  
  边寨破了,但他们撒出去的骑兵,居然没有追击到宋国的溃兵,这是与以往最大的不同。
  
  这一点不同,被长驱直入的态势压下去了……以往游骑派出去是可以斩杀溃兵的,也能收集到那些村寨的补给。
  
  “这宋国百姓看来很了解他们的太子殿下,知道无胜算,早早的逃了。就是守军也如此。”
  
  “把精锐全部留在身边,根本不管边寨守军的死活……他倒是真惜命。”
  
  这是西夏人最普遍的认识。
  
  这人吧,一旦脑子里形成某种观点,所有的因素,都会围绕着这个观点解释,并且所有的因素都能解释成支持观点的成立。
  
  就比如现在的西夏人。
  
  攻城过程中,西夏人确实是让战马适应了火药弹,同时,他们也感觉到了每个边寨没有增兵。
  
  所以,对于整个秦州像坚壁清野一样的情况很理解。
  
  宋国太子怕死,把所有的精锐都留在了秦州,根本不管边寨守军。
  
  这也就想通了为什么破了营寨后找不到军卒了,因为军卒都跑了,直接成了老百姓,躲山里避战去了。
  
  估计,就是秦州边境上的百姓,也多数这样想赵曦了。
  
  赵曦顾不了这些,别说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最终的结果就是最好的解释。
  
  这时候他正在召集所有将领做站前的最后一次部署。
  
  三川寨的守军昨晚撤退了,直接回归主力,后天得胜堡的守军就会撤退。最多再有三五日,西夏的主力,就会进入好水川一带,并且与中路军接触了。
  
  这是围剿前的最后一次全体将领会议,就包括郭逵和种谔也到场了。
  
  当然,折可行和曹霖也在场……围剿战是以新军为主。
  
  “大战就在这几天了,我估计在十日内……机动战,咱们面对西夏人没有任何优势,所以,以己之长攻其之短,我们要想赢下这战,就必须打阵地战。这也是我命令各部提前进入据点的原因。”
  
  “近二十万骑兵,不可能全线对攻,也不存在单独某个区域内几十万人混战的情况。战场,接下来的时间,应该是整个芊笼城以北,每一处都是战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