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

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

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 (第1/2页)

文彦博丁忧一年多了,一直就闲居在老家汾州。
  
  没有饮宴,没有往来的士子官员……这是孝。
  
  但国朝的重大事件,都会以抵报的方式,通过驿递带过来……
  
  汾州不算是边境,但不管是大夏还是大辽,都距离不算远,所以,驻军是有禁军的,同样也有护卫营到汾州来练兵。
  
  文彦博一直都关注着,练兵连通朝堂的事,都关注。
  
  “齐贤,择日汝去趟汴梁吧。”
  
  长子守祖坟,这是惯例。如今丁忧,长子更不能跑窜。二子体弱,只好派三子出外办事了。
  
  说起来也寒碜,他文彦博自幼聪慧,如今更是官拜一品,偏偏七八子一个不如一个。
  
  除了老六老七,勉强进二甲,其他的都等着恩荫呢。这也是当初庆历新政推不下去的原因……国朝这种一代不如一代的家族太多了。
  
  如今……太子的有些做法,倒是真的能解决一些问题。
  
  智商不够,即便是恩荫得官,不是被同僚埋了,也是庸庸碌碌一生,更甚者还祸害一方,败了一家一姓之名声。
  
  现在,多了一条路。太子殿下的这些营生,可以不守着这点土地,不坑人害人,每一样都是可以传承的。
  
  儿孙无能,有了这些营生,几代人有个温饱应该没问题。
  
  至于太原府以及汾州的有些人,来找文家做什么轨道……文彦博直接就推出去了。
  
  开什么玩笑?你真当太子殿下是泥捏的,就由着你们这样玩?
  
  从万尹山开始,文彦博没有一次小瞧过太子殿下,可一次比一次给他的震惊大。
  
  “带为父书信与殿下……至于汝…还是接触一下内苑那个赵琴吧。”
  
  “此去汴梁,除了接触赵琴,办妥事后,立刻回程。莫要呼朋唤友的胡闹!正值丁忧……呼朋唤友也没一点好处!”
  
  除了老六家,国朝各州府郡县的那些元老,那些远离朝堂的使相,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全盘掺和太子殿下的营生。
  
  层次决定了。达不到相公的层级,有些事无法了解清楚,也就不知道太子殿下这些所做的事。
  
  赵曦一点都不缺钱,是真不缺,否则也不会改造工坊城,更不会用水泥路贯通汴梁和工坊城……这话有点假。
  
  不缺钱是真的,不说粮荒时赚的,就说轨道运输的利润,说朝廷定制军备的支付,说马车变样的卖给商贾……所有的产业都在源源不断的填充着工坊城的钱库。
  
  此时的工坊城钱库,真的比朝廷要富太多了。
  
  就这情况,投资新建几个水泥厂,还需要人入股吗?
  
  可就是得接受……一切源于需要,治政的需要。
  
  赵曦想起后世的一句话:当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钱财不再属于自己,而为整个社会代管,以便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财富。
  
  “陛下,如今禁军厢军热衷于改民籍,这股风气在军卒中成风。如此下去,势必会导致更多的信阳军事件!”
  
  富弼这一次是自请奏对。
  
  没办法,他没想到这一次的军转民籍,会有如此大的争端。虽然还没摆到朝堂争吵,但私底下各种各样的手段全用上了。
  
  煽风点火者有之,透门扒窗找关系者有之,甚至导致国朝各军主官营私舞弊,在军转民籍的问题上吃拿卡要,大发横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