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二一三章 炸开这道山梁

第二一三章 炸开这道山梁

第二一三章 炸开这道山梁 (第1/2页)

国朝从来没把陆路当作运输的方式。
  
  缺马是一方面,关键是航运快捷又省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国朝的疆域就这么点……
  
  黄河流域,应该是黄河中下游流域,基本能覆盖除了西北边州和河东路,国朝其他多数北方的州府。
  
  而南方更不用说了,江河湖泊到处,更是用不着陆路。
  
  赵曦这次出行,也真的看到了国朝所谓的官道。
  
  在国朝,往南的陆路是称为辅路的,虽然驿站设置不少,但很难与京西路往西的驿站相比的。
  
  南方的官员进京,那怕是荆楚路,也是借长江水运向东,然后转北,走漕运的线路。
  
  赵曦知道河南大多处于平原地带,特别是豫东、豫南,几乎没有什么山岭,倒是河流密布。
  
  从汴梁城到襄州方向,一直到了方城山,一马平川。
  
  先后经过了涡河、贺鲁河、沙颖河等四五条河流。
  
  由于国朝对于漕运的导向,促使了航运的发达。
  
  每一条河流都有往来的商船。但由于无法贯通南北,这些商船的规模和运量要比汴河小很多。
  
  倘若能有一条不亚于汴河运量的运输线,贯通襄州至汴梁,不用想,这条运输将会是怎样的繁忙。
  
  这样关乎国朝的运输线,本该是朝廷主导的。可是不成啊!那怕是国朝名义上是他家的,也不成啊。
  
  赵曦没鲁莽的直接递条陈,先不说不通过驳面子的事,就国朝现在困顿的现状,他也不想让老爹作难。
  
  多少次了,从他不能接管漕运,在日常奏对和闲聊时,赵曦就有的没的的总是说起轨道的事。
  
  一开始,相公们纯粹是新奇,还听了听,也只是当新奇玩意儿听听而已。
  
  当赵曦再往深里说,说到轨道对于国朝重要性时,再没人觉得新奇了。
  
  做事情应该有备胎计划,或者说应该在事情开始之前,就尽量把可能的意外想到了。
  
  就比如赵曦现在,尽管官道让他很看不上眼,可还是得把官道作为应急处理的备胎。
  
  所以,他想顺着官道铺设轨道。
  
  官道是可以随便拐弯的,只是这黄淮平原上,都知道直取,遇河搭桥,并没有不适合铺设轨道的弯度。
  
  也正是黄淮平原的这种直取,导致了在方城山一带,官道直到了山脚跟前才拐了弯。
  
  驻足在依山而建的驿站,一干人对山发愁。
  
  对于轨道,现在护卫营和新钱监工坊都已经有了样品,以直为上。这是大伙整体的认识。
  
  笔直的轨道,相比于弯道,速度快的不是一分两分,是不可同日而语。
  
  关键是,太子殿下设想的轨道,是由挽马拉车的,弯道的枕木铺设,势必会导致内圈和外圈横木的间距差别。这样下来,马奔跑的速度就会有差别,很容易造成侧翻……
  
  看着驿站一边笔直,一边那看不到道路前方的弯……
  
  “殿下,不如以方城山缺口处铺设吧。”
  
  缺口处?离驿站最少还有三五里路,关键是缺口处过去了还是无法取直,一样还是得绕。
  
  自缺口处铺设,就意味着跟官道分离一定距离后,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驿站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