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隋主沉浮 > 第730章:杨集训嫂

第730章:杨集训嫂

第730章:杨集训嫂 (第1/2页)

却说杨集和萧皇后这边,两人离开安仁殿,便一边说话一边沿着抄手游廊一路向甘露殿膳堂走去。
  
  两人虽是叔嫂关系,可一来大隋礼教不像宋明那么森严,二是杨集从小就与杨广一家混,故而无须避讳什么。路过一座气势雄浑壮丽的宫殿之时,萧皇后忽然停下步子,杨集也只得停下步伐。
  
  「金刚奴,我有几句话想问问你。」萧皇后转过玉颜,美眸看向了杨集。
  
  此刻正值雨后黄昏,破云而出的瑰丽霞光照耀而来,萧皇后雍美大气的云髻一支凤头金钗因为逆着光,显得熠熠流光,而玉润的玉颜恍若笼了一层梦幻的霞光,眉眼之间因带着浅笑盈盈,美眸浩渺烟波,让人好想化作一叶扁舟,在柔波中随波荡漾。耳际一缕笼起的秀发,细碎光影斑驳,而那耳垂上的珠花耳饰轻轻晃动,也似摇曳在人心上的琴音。而秀颈之下,光影顺着锁骨落在雪纺裙裳中……
  
  这一刻,她整个人仿佛都融入了这夕阳、晚照的景致之中,显得十分美好。
  
  杨集抬眸之间,正好看到被金色晚霞映照得美艳难言的丽人,心志也不禁有了瞬间的失神;好在杨集也不是没有见过美人的寻常人,仅只一瞬,就已定下了心神,便说道:「请嫂嫂明示。」
  
  「金刚奴,你在对待皇族子弟、外戚子弟的时候,做得相当不错。」女性感知力本来就强,而萧皇后正盯着杨集看,所以杨集虽然反应得快,可她还是将小叔子惊艳失神的一瞬捕捉到了,心底不由闪过一抹羞恼之意:
  
  方才,金刚奴惊艳、失神不说了,目光似乎还在往下瞄,难道他是以男人看女人的目光看自己?
  
  不是、肯定不是,她早就「人老珠黄」了,金刚奴方才的目光肯定与那什么无关的。
  
  萧皇后连忙将心底的恼意驱散。
  
  事实上,她真有些冤枉杨集了。杨集在刹那间的一瞬,他是被突如其来的美好景致惊艳了,那是对美好的欣赏,而他的失神与色y、男人想要占之心毫无关系。
  
  他不了解萧皇后问这话是何意,只好说道:「我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当不得嫂嫂夸赞。」
  
  萧皇后凝着黛眉默然片刻,轻声说道:「金刚奴,萧怀静在你麾下任职的时间也不短了,其所行所为是否符合规矩?」
  
  萧氏是书香世家,素以文道为重,导致现在几乎没有出色的将才;萧琮当家主之时,有感于大隋重军功,甚至就连尚书、宰相都要有军功,于是便让一些有学武天赋的子弟弃文学武。
  
  萧琮倒也不是要求子弟们必须成为独当一面的将才、帅才;但起码,每个人都要顺应时势,学会一些带兵的本事、懂一些行军作战的常识。否则的话,萧家日后就算利用关系给他们安排要职,他们德不配位;这样不仅于国无利、于民无利,而且也会让萧家陷入十分被动的尴尬的窘境。
  
  ….
  
  等到子弟们长大了、学有所成了,萧琮又让他们去凉州,跟着杨集和萧瑀历练,当萧瑀入朝任职以后,这些人都围拢在杨集身边,帮助杨集打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事儿。
  
  而今,萧皇后受兄长之托,便向杨集问一问他们的情况。而她问重点询问的萧怀静是萧家上下现阶段最为看好的一个,此人不但年纪最大,而且也有成为将才的潜力和天赋。
  
  「萧怀静嘛?」杨集回想了半晌,沉吟着说道:「他在收复西海行省的战役中,立下了一些功劳;到了战役结束,他主要负责押解和看守俘虏,论功行赏之时,因功升为一名中郎将。如今,他在西海行省官署任职,跟着张须陀学习带兵的本事。」
  
  担心萧皇后认为自己甩包袱,杨集停顿了一下,着重解释道:「嫂嫂大可放心,张须陀是一个集出色才华、良好品德于一身的无双国
  
  士,只要萧怀静用心学习,就一定可以在他身上学到真本事。之后再在战斗中淬炼两三年,萧怀静就能单独带兵打一些小规模的战役了。」
  
  「这些我都知道。」萧皇后美眸盈盈的看着杨集,抿嘴轻笑道:「此事还多亏了你,若非是你以实战来淬炼,只怕萧怀静还在京城之中当个愣头青。」
  
  杨集知道她是隐讳的说自己以前也是「愣头青」,心中也颇为尴尬,他故作不知,直接略过此事,说道:「我为朝廷举贤、不使沧海遗珠,一是出于公心;二是分内之责。」
  
  萧皇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桉之后,便转了一个话题,有些担忧的说道:「金刚奴,你阿兄现在每天都因为政务忙得废寝忘食,一点都不知爱惜自己,现在年轻还好,我担心他现在过度劳累,以后吃不消。我也时时劝说,可他总以‘国事为重,来推诿,而你一言能当百句用,道理又合情合理,令他心服。改天要日多劝劝一他,让他劳逸结合,免得现在劳累于公文桉牍,他日却积劳成疾。」
  
  其实杨集也劝了无数次,只是杨广当时是听了,过后却依然我行我素;当然了,杨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他是皇帝呢?
  
  用杨广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既然是皇帝,就活该这么累!」
  
  不过这时却不能这么说的,杨集只能顺着萧皇后的话意道:「我会的,不过我又不是时时刻刻留在京城,主要还是要靠嫂嫂劝说。」
  
  「若他听从,我也不会这么担心了!」萧皇后抬眸眺向西天的晚霞,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道:「他不仅是天下之主,也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为我们所有人撑起了一片瑰丽、美丽的天空,绝不能有什么事儿。」
  
  杨集感觉这话不太好接,默然之间,忽然想到一事,提醒道:「阿兄是天下共主,日里万机,他为了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的大家庭,尽心尽力,对杨家这个小家难免有所疏忽;而嫂嫂作为后/宫之主,也当尽好自己之责才是。」
  
  ….
  
  在杨集看来,萧皇后这个人,什么都好,也很聪明,让人无从挑剔。但是她由于十分信佛的缘故,导致性子也变得十分澹泊、澹然,现在除了必须出现的场合之外,她基本上就宅在宫中,连宫中事务都很少去过问,更别说其他了。
  
  往好听里说,她是温柔贤惠,没有功利心、没有野心;如果往难听里说,则是不负责任,根本就没有尽到皇后之职、没有尽到家族主母之职。但凡她展现出独孤皇后三成心志、手腕、责任感,也不会在「史上」,被宫令魏氏夺了皇宫大权了。
  
  关于这个魏氏,史称她在杨广身为晋王之时,便是晋王府的女官了。杨广当上皇帝以后,见她十分精明、极有能力、忠心可靠,便一步步将她提拔成宫令。
  
  宫令这个职务是皇宫里的正一品女官,担任此职的人主要是管后宫琐事,为皇后代掌凤印;在后/宫之中,说是两人之下、万人之上亦不为过。然而杨广虽然信重魏氏、魏氏开始也很忠诚,可是他没有意识到人心会随着时势、地位发生改变,当魏氏成为宫令以后,就再也不是晋王府那个忠心耿耿的女官了。
  
  魏氏一朝得势,便有了极大的野心,并且一步一步的把很佛系的萧皇后给架空了,导致后来很多事情,连萧皇后都得听她的;而杨广之所以在江都宫败得那么快、死得那么惨,这个魏氏堪称是「第一功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