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晚唐浮生 > 第六章 后备

第六章 后备

第六章 后备 (第2/2页)

最忠心的武学生,都做不到毫无私心,惟命是从,遑论旧军官了。
  
  夏军目前的风气,与宣武军一样,算是相对听话,相对纯洁的。这种风气是军队组建的历史、社会大环境、主帅的个人意志、军官团队的私心、底层武夫自身的利益以及制度约束各种条件下达到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往哪个方向走,全看各方博弈的结果。
  
  你迁就军士,那就朝五代十国那种跋扈到极点的武夫方向走,你拉住点缰绳,他们或许就会朝恭顺一点的方向走。这就是博弈,没那么简单,也不是短期内能见到功效的。
  
  “这五千人,还得练一年。”朱叔宗毫不犹豫地说道:“不合格的军士,我没脸送给大帅。若有大战,便从州兵里补充吧。”
  
  “都头,当初组建镇国军,各州州兵被抽调得厉害,这几年补充也比较缓慢,再抽州兵,会不会不太合适?”有人问道。
  
  “也是。”朱叔宗想了想,便说道:“或许可以让河西、青唐诸部酋豪献背嵬若干。这些人技艺都不错,只要军中粗粗整训,便可上阵厮杀。就这么着吧,反正兵不练好了,便是大帅亲自来催,我也不放人。各军军使若来打听,你们也这般说,不要客气。”
  
  众人听了暗自腹诽。
  
  你家女儿是夏王亲自选中的长媳,将来开国,便是太子妃乃至皇后,你敢这么说,我们怎么敢?混到都教练使衙门的人,都是没啥门路的,如何能得罪那些大将?
  
  “都去校场忙活吧,给我狠狠操练。如今肉奶管够,不要怕他们练不动,去吧!”
  
  “谨遵都头之命。”诸教练使纷纷散去。
  
  给手下们下完命令后,朱叔宗下了高台,骑着一匹马,沿着宽阔的校场慢行,仔细看着军士们操练。
  
  “出枪这么慢,若是战阵搏杀,你已经死了知道吗?”
  
  “声音怎么这么小?没吃饱饭?”
  
  “你怎地每次都刺人胸口?若他着甲,你刺得穿吗?”
  
  “你这枪术有几分火候了,但还不够。保义军王将军,临阵搏杀,吼声如雷,每每刺中贼人喉咙,从无失手,你还得多练。”
  
  “呦呵,看来投军前练过啊,但不可自矜。大王有言,‘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宝剑随身藏’,列阵搏杀之时,贼兵着甲,浑身只有几处无遮护,你要保证回回刺进去,稳、准、狠、快,武艺便到家了。”
  
  “你这用刀之法不对,给我出来,单练劈砍百下。”
  
  “今日教你们如何在临战前快速上弓弦,兼校准步弓,一个个都听仔细了。”
  
  ……
  
  训练场上,教练使、教谕、助教、驱使官们走来走去,嘶吼不断。
  
  这是一个藩镇军队真正的根基,也是长期维持战斗力的基础。
  
  培养一个合格的士兵不容易,代价巨大,周期漫长。但征战之时,也许一天之内就能损失几万精锐主力,往往让他们所做的这一切成为笑话。
  
  但这事还得做,还得扩大规模。
  
  如今镇内粮肉奶产量大增,可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新兵训练了。
  
  续备军,或许可以扩编至五万人,每年输送一万技艺合格的新兵,补充战损。
  
  如此,长期拉锯之下,敌人一定撑不住,只能龟缩守城。利用地形、城池的优势,来抵消他的军士个人素质方面的差距。
  
  “都头,有牒文传来。”一名文吏匆匆赶到朱叔宗身侧,禀报道。
  
  朱叔宗接过公函,拆开后看了一下。
  
  原来是飞龙军久经征战,损失较大。而且邵树德发现原本组建时,夹杂了太多阴山诸部蕃人,素质太差,这次补了不少新兵,勉强将编制完善,但他又想扩编至万人,让朱叔宗挑两千会骑马、技艺合格的新兵送过去。冬日大河上冻之后,飞龙军以战代练,南下袭扰洛、郑、滑诸州。
  
  “简直——”朱叔宗刚想骂娘,又看到最后一行,邵树德打算在腊月置酒招待诸将佐,让朱叔宗把女儿也带过去,王妃有诸般赏赐云云,便生生忍住了。
  
  “你一会去找胡教练使,让他挑两千会骑马的好手,送往安邑。”说这话时,朱叔宗微微有些脸红。
  
  于是他又补充了一句:“大帅要遣飞龙军出战,军令如山,我等敢不从命!”
  
  “遵命!”文吏面无表情,告退离去。
  
  朱叔宗看了看热火朝天的训练场,琢磨着一会该行文安邑了,扩编续备军,已经迫在眉睫。
  
  方才牒文中还提到一事,河洛经略使李唐宾亲自督战,猛攻硖石堡,已经克复。
  
  战事之惨烈,让人震惊。光被李唐宾亲手斩杀的诸军将校、蕃部酋豪就不下二十人。攻占此地后,诸军一鼓作气,连下缺门、白超垒,进抵新安县城下,但兵锋已钝,只能暂时回撤,筑寨固守。
  
  又得补充战损了,但应该不是从续备军这里想办法,而是附庸藩镇兵马,比如华州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