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儒之剑 > 第一卷 初试锋芒 第二章 开启福地

第一卷 初试锋芒 第二章 开启福地

第一卷 初试锋芒 第二章 开启福地 (第2/2页)

又一名少年,看到第一个少年的行为没有引起别人注意,也来到第二辆马车前,扯下上方纬幔,又顺手揪下门帘,揣在怀里,也撒腿跑了,钻入集市不见。
  
  第三名少年,如法炮制,消失在小镇里。
  
  不到半个时辰,未时,三个少年聚集在小镇北面,各自用青布包袱裹着三个鼓鼓囊囊的物件,相互会意一笑,没敢上驿道,沿着田间河道往北跑去,估摸着距离,潜回驿道,先四处瞧瞧,看看山势,又折下驿道,沿着驿道杨树外面跑,边直到看到‘羊戚镇、十里’的那个牌子,窜上驿道,折下驿道西侧,消失在杨树后。
  
  ——————
  
  陈文伯一行人走出客栈,看着光秃秃的车厢顶,面带深意的笑了笑,心里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次机缘?回头对扈从交代:“走,我们该去了。”
  
  “大师,我这香插在哪里?”一个老妇人,家里儿媳妇快要临产,越到最后家里人越是忐忑,于是带着儿子来这座香火不是太旺盛,只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的庙里烧香保母子平安。
  
  小和尚其实也不小了,须面刮得清爽,中午做得了斋饭,伺候老和尚吃了安睡下,老和尚说是开始修行了。小和尚那个气,你这修行还打着呼噜。
  
  自己也有些乏了,正缩在东侧角落里,庙外午后的太阳斜照进来,迷迷糊糊,听到说话声,惊醒起身,双手合十微微一躬身,这个派头还要做足,一幅宠乱不惊的样子:“施主哪里话来,自然插在香炉里?”
  
  “那请问大师,香炉在哪里?”
  
  小和尚这才彻底惊醒,睁开眼,但见供桌上只剩一捧香灰,香炉不见了。
  
  小和尚蒙了,不管上香的老妇人和青年男子,扯腿就往后面跑,边跑边喊:“师父,师父,不好了,香炉被偷了!”
  
  老妇人和青年男子面面相觑,一种不安涌上心头,“娘,咱还是去清虚观吧,那里的道长签子可灵验了。”
  
  “好吧,好吧,阿弥陀佛,不是我们没诚意,罪过罪过!”
  
  “娘,咱们还是快些走吧。”
  
  清虚观,有千年历史了,当时小镇还没有现在这个规模,在镇东面距小镇还有些距离,随着小镇的日趋繁荣,小镇的规模已经触及到镇东面那座小山,驻阶而上八十一道台阶,就到了清虚观,没有门墙,一座大殿后面四五间精舍,苍松翠柏,风景倒也清幽。
  
  不多时,同样一幕发生了,“道长,我这香插在哪里?”
  
  ......
  
  “喂喂,二位,签子也不抽了?”
  
  “不抽了,续香火情,鼎炉不见了怎么续,我们还是去城隍庙得了。”
  
  一位老道人,掐着手指不停翻飞,手都快掐破了,又把签筒摇得叮当响,洒落一地,老道人冷汗直流,一边划拉着签子,一边带着哭声:“不能啊,不能啊!我的香炉呢?我的宝贝呢?”
  
  已不见了往日的仙风道骨。
  
  城隍庙,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庙堂,位于小镇的正中,庙前竖着幡,无人看管,镇上巡夜的更夫长在这里落脚,顺便清理供果,倾倒香灰,清扫一些杂物。再就是有两名乞丐,晚上会躲在这里睡觉。
  
  母子二人,搀扶着穿过不大的广场,走进庙门,早有些惴惴的心,彻底凉透,就像正月里的天气,拔凉拔凉。
  
  城隍庙里的供桌上,只有一捧香灰......
  
  ——————
  
  三个少年回到村里,在河里香炉冲刷干净,将香炉带青布藏在村口的一个草垛窠里,然后去到村里的木匠铺。
  
  木匠铺的赵木匠,外乡人,十年前来到村里,光棍一条。属于最后一个来李家村外乡人,因为为人诚恳,不占小便宜,比较大度,脾气又好,很招村里人喜欢,其实这也是外乡人初来乍到的觉悟。
  
  当时赵木匠是个光棍没少受村里老娘们的欺负,后来赵木匠娶了当地一名寡妇,孩子未满周岁,也是一个外姓人。
  
  别说,赵木匠还真拿着娘俩不错,识这孩子为己出,数年后赵木匠家又添了一个丫头,依旧对那孩子不错。村里人才真正的接纳了赵木匠,村里的木匠活计也总算有了个正经八百的木匠操拾。木匠活做得不错,价钱也公道,小里小去的帮忙也不收钱,村里的每家都有赵木匠做得活计。因此,一家子在村里的口碑很好。
  
  这也是三个少年第一个想起了的是赵木匠原因,来到木匠铺,老远看到赵木匠拎着把斧子正在踅摸一堆木料。李祖德就喊:“赵叔。”
  
  赵木匠回过头来,见三个不务正业的少年,便打趣道:“小德,决定给我做徒弟了。”
  
  “我娘不让,我是偷偷过来的。”
  
  赵木匠又瞥了另外两个少年,正是学手艺出力气的好年纪,“你们俩呢,谁想跟我学手艺,我可是公输班的亲传弟子。”
  
  “又吹,又吹,赵叔,你不有个好儿子,咋不教他?”
  
  “那是自然,我的公输班三十六路斧法,能劈山断河,天下无双。要不管那些自不量力的人叫班门弄斧。”
  
  “赵叔,你人是很好,改了这吹牛的德行,你就更好了。”
  
  “好吧,那天你们谁想做我的徒弟,可要趁早,我一辈子只潜心教一名入室弟子,可不要错过机会。”
  
  一阵打趣,赵木匠就是这样,满村人老少都爱跟赵木匠说笑。
  
  三人表明来意,赵木匠拿出一桶黑漆,一把刷子交给他们。
  
  见三人走后,赵木匠不禁叹息,李家村这三个福缘深厚的少年,不知在修行路上能走多远啊?
  
  当天三个崭新的,不同风格的黑色香炉摆放在土地庙的供桌上,三条青色纬幔搭在房梁上,有模有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