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启明1158 > 一千一百七十六 打了胜仗就能为所欲为吗?

一千一百七十六 打了胜仗就能为所欲为吗?

一千一百七十六 打了胜仗就能为所欲为吗? (第1/2页)

明国虽然在商业手段上尚且不如江南商人,但是国力强,背靠强大的国力,真要动手,江南商人是没有反抗的可能的。
  
  茶叶,丝绸,瓷器,铁锅等等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林景春要全部吃进来。
  
  他的计划就是在灭宋之前就让这些行业变成大明国营,如此,当灭宋进行时和灭宋之后,江南的经济也就不会出现什么难以忍受的波动了。
  
  而且就目前来看,这个事情的进度已经是很好看的了。
  
  因为居住在泉州和广州的赵宋宗室们就手握着相当一部分的南宋外贸资源。
  
  当他们被明国全部抓住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泉州、广州的赵宋宗室们掌握的外贸资源是全部归属了明国。
  
  福州的赵宋宗室是临安朝廷委托明军处置的,他们掌握的外贸资源则是大家对半开——本来明国打算三七开,明国自己拿三,客气一点,给临安朝廷留下七分利益。
  
  结果临安朝廷主动要求对半开。
  
  不对半开你就是看不起我,必须要对半开!
  
  这感情好。
  
  而临安城内的那些赵宋宗室们掌握的经济资源当然全部归属政变之后的临安朝廷所有。
  
  除却这些宗室之外,明国要求的战犯家族所掌握的优质商业资产也被明国一口吞下肚。
  
  所以目前来说,单单是外贸这一块,明国通过对赵宋宗室和战犯家族的清算,已经掌握了相当一部分资源。
  
  很多内地生产外贸出口货物的商家和生产作坊的主人都从赵宋宗室、战法家族转变为了明国财政部。
  
  而且因为这一次的割地行动,多占了江南国一大块土地的明国也通过军事手段拿走了相当一部分生产商家和作坊。
  
  这些生产商家和手工作坊都是直接向港口供货搞外贸的,是江南国赚取外汇的重要输出力量。
  
  而就目前的大致分析来判断,等到整个清算行动结束之后,明国财政部掌控的江南国经济资产的份额差不多就是整个江南国经济总额度的一半了。
  
  这是绝对的战争红利,是正常商业手段所难以获取的。
  
  放在寻常时候,临安朝廷一定不会轻易认栽,一定会拼死反抗。
  
  但是战争过后的临安朝廷已经没有了丝毫反抗的可能。
  
  这部分的利益被明国一口气吃了下去,财政部派出大量官吏跟随林景春南下就是要整理这部分经济资源,然后前往该去的地方将这些经济实体收入囊中,再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之后当然可以随即恢复海外贸易,而且明国资本控股的生产方完全可以不缴纳关税就前往港口做生意,比起江南国商人的商品来说,立刻就多出了关税的成本优势。
  
  林景春还打算之后在长江上设置水卡,在泉州和广州的重要道路上设路卡。
  
  明国或者是明国资本控股的江南生产商的商船、商队可以免费通过,江南国商人或是其他什么成分的商船、商队则需要缴纳过路费。
  
  这个方面也给它卡住,强行提高它们的经营成本。
  
  接着在进入港口缴纳关税的时候,还能让海关官员以各种理由卡住江南国商人的货物,各种阻碍他们,甚至可以使用各种理由把他们的货物没收掉。
  
  同时放明国商品快速入关。
  
  于是明国商品就又多出了一些成本上和时间上的优势。
  
  多重优势叠加之后,明国商品就可以和港口内的江南国商品打价格战了。
  
  除了那些暂时无法替代的商品之外,但凡是明国控股或者明国本身就能生产的一样的商品,全都能把江南国生产方挤出竞争,然后压价收购,实现产业垄断,把生产和销售渠道全部掌控在手。
  
  没了竞争者,外国商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该涨价涨价,该恢复原价恢复原价,该舍弃中间商就舍弃中间商。
  
  我的产品,卖方市场,我做主!
  
  该吃下去的就要吃下去,该挣的钱就要挣到手里,虽然说大明的商业规模不需要那么大,但是多一些贵金属的财政储蓄也是很有意义的。
  
  以铜钱作为主要货币的方式对中国这个缺铜国来说还是压力太大了,动不动就通货紧缩,不适合长期发展,所以苏咏霖也在筹划着未来搞货币改革的事情。
  
  货币改革需要足够多的贵重金属储备做底气,所以搞这些出口商业贸易、推动贵重金属尤其是金银的流入,是很有必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