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豪贾 > 第四十九章:拜服

第四十九章:拜服

第四十九章:拜服 (第1/2页)

“矛盾转移”
  
  李出源听着刘建这四个字,心中的疑惑,更大了。
  
  这矛盾转移又是个啥。
  
  “是的,如此下去,我华夏依然逃不了三百年一轮回的命运,而这世上又不仅仅只有我华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文明,我们落后,其他的文明,民族就会崛起,此消彼长,百年,甚至数百年后,厄运便会降临了,所以我们必须现在入手,彻底解开这个死结,扭转这个命运,而唯一的方法便是矛盾转移”
  
  刘建向李出源说道。
  
  “百年,数百年,刘兄已经开始想到数百年之后的事了吗,可是这是否太久了点,而且刘兄所言,我也不是很懂啊”
  
  李出源想了想,说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为子孙谋划,又如何能求发展,如何能安天下,李兄也是读史之人,试问自史记,汉书之后,哪朝哪代超过了三百年,历朝历代灭亡原因又有何异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最终遭难的不正是那些底层百姓,不正是那些被士绅,士族,显贵看不上的贱民,贱户吗,这难道不足以警示吗”
  
  刘建起身,挥手说道。
  
  看着刘建款款而谈,李出源虽然不是很明白。
  
  但是细思之下,也有些认同了刘建所言。
  
  “此我虽不懂,然刘兄所言非虚,汉立国四百,然确分前后两汉,宋立国三百,然确分南北两宋,唐立国二百七,元立国不到百年,其余王朝尽皆短命,确实如刘兄所言也,如今明庭虽强盛,然内部问题已显,如真如刘兄所言之轮回,死结,那少则数十年,多则百年,大明必亡,天下又将大乱,最终百姓依然受苦,然不知刘兄觉得,应如何才能真正安天下,真正救民水火呢,就是矛盾转移吗,这又是何物,还请刘兄细言”
  
  李出源向刘建拜道。
  
  刘建看了看李出源,又看了看窗外。
  
  “不瞒李兄,我以为要想真正帮助我华夏逃脱三百年之厄运,逃脱这个死结,我觉得最好的方式不是入仕,而是出仕,著书立说,教化警示后人,在去华夏神州之外,探索未知,寻找真理,李兄或许不知,这天下之大,远非我等之想象,当年蒙古西征,兵峰直指泰西诸国,泰西,天方,天竺,大食等等地域,皆有独立文明,自成一派,世界之大,还不够我华夏万民辗转藤萝吗,所以我刘家如今已经开启海外贸易,未来我也打算出海去探索未知,这便是我之志也,我要以一己之力,改我华夏三百年之宿命,改我华夏万民之生机,为我华夏,寻找新的天地”
  
  刘建又是一阵款款而谈。
  
  李出源听后,心中大惊。
  
  这刘兄所求,还真是匪夷所思啊。
  
  “不过我华夏自古以来皆遵循尊王攘夷,我神州乃天朝上国,自是领先天下诸邦国,真理除去我华夏之内,他地哪里还有,而且刘兄若真有经国济世之言,为何不直接通过科考,入仕为官,并上奏天子,让陛下认同,这不是更好吗”
  
  李出源想了想后,问道。
  
  “我之前就说过,如今陛下只是一十岁孩童,大权被内阁三杨,太皇太后,太后和太监王振把持,就算我说,也无人能信服,反而被人陷害,如此,到不如先走出一条坦途,若是成功,则是造福万世,惠及子孙,若是失败,也不过损失我刘建一人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刘建又坐下后,笑道。
  
  “难怪刘兄不愿进国子监,但是刘兄有此志向,也有此眼光,更有此经国济世之才,为何不告诉两位师长,或者告诉知府大人,布政使大人,要是有他们支持,岂不更好”
  
  李出源又想了想后,问道。
  
  “李兄啊,我之前不就说过吗,朝中党争已经抬头,朋党初现,而知府大人来自江西,布政使大人镇江人,他们本就不属于一个派系,如今只是面合心不合,而且要是我们以后入仕,肯定会被划入浙党,那便是知府大人和布政使大人的死敌,他们又岂能容我,再说我之言,太过匪夷所思,所谋之事,已经远超他人认知,我想哪怕是李兄,如今一时也很难理解吧,既如此,我为何还要按部就班而行呢,独立自主,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再想办法惠及天下,不是更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