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言商天下 > 第230章 只会吟诗

第230章 只会吟诗

第230章 只会吟诗 (第1/2页)

果然不出苏言所料,酒过三巡后,文斗最先从大堂里开始。
  
  “值此除夕佳节之际,大周燕王世子,献诗一首。”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这首诗从正堂里传唱出来,然后又经过院子外,几个专门负责传唱的家丁之口,传到了宴会每位宾客的耳中。
  
  酒席宴会上,以诗词助兴,是一种喜闻乐见的风俗习惯。
  
  尤其是今晚的宴会,但凡肚子里有些墨水的,谁不想在突厥公主面前表现一番?
  
  就算得不到突厥公主的青睐,在摄政王和权贵们面前展示才华,博得一个博学多才的名声,对于将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果然,宾客们正在品味这一首,以除夕鞭炮声应景的诗词时,大堂里,又传唱出一首诗词。
  
  这里是楚国的地盘,楚国的才子们,自然是不会让一个大周世子专美于前。
  
  这是一首楚国新科状元的应景之作。
  
  只闻传唱人吟唱道: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同样是应景除夕守岁这一风俗习惯,表达祈愿明天会更好的一首诗。
  
  在座的宾客几乎都是楚国人,对于楚国新科状元的这首诗,自然是多有称赞,无不认为优于适才大周燕王世子那一首诗。
  
  “苏公子以为,这两首诗如何?”
  
  据盐帮收集的情报来看,肖梦瑶知道苏言除了对对联一绝,在诗词方面堪称拥有惊世之才。
  
  对对联,肖梦瑶自然亲眼所见,只是不知道在诗词方面,苏言是不是浪得虚名。
  
  毕竟有时候若非亲眼所见,有些沽名钓誉的传闻,当不得真。
  
  故肖梦瑶有此一问,就是想掂量掂量苏言是否具有真才实学。
  
  “一般般吧!”苏言大言不惭笑道。
  
  与他脑子里那些千古名作相比,可不就是一般般?
  
  肖梦瑶微微皱眉,如此评价,不是张狂之人,便是真有才华之人。
  
  通过与苏言的近距离接触,肖梦瑶不认为,苏言是一个无脑的狂妄之人。
  
  从他只不过是听了她的一些只字片语,就能猜到盐帮已经把他当成一个威胁,并旁击侧敲地表达与盐帮并无为敌之意。
  
  肖梦瑶认为苏言此人,深不可测,至少,不会像是表面这般肤浅张狂之人。
  
  “清儿,你觉得如何?”苏言询问林婉清。
  
  盐帮对于苏言的重视程度,已经不仅仅局限收集苏言的情报,甚至他身边人的情报,同样是收集了不少。
  
  苏言这一询问,肖梦瑶自然能猜到,眼前这个温润如玉,清新脱俗的女子。
  
  便是有些吴苏城第一才女之称的林婉清,同时也是在醉霄楼,连自己两幅对子的奇女子。
  
  当时林婉清蒙着面纱,如今一见,即使是同样身为女儿身的肖梦瑶,也颇为惊艳。
  
  听得苏言询问自己,林婉清若有所思片刻后说道:
  
  “同是除夕夜应景之作,中规中矩,虽少了些新意,却不乏出彩之处点睛之笔,相思那得梦魂来,略胜一筹。”
  
  林婉清同样是认为,楚国新科状元的诗,略胜于大周燕王世子。
  
  听得林婉清如此置评,肖梦瑶颔首赞同,就诗论诗而言,她同样如此认为。
  
  “摄政王有旨,新科状元张世林,文才卓绝,特擢升为礼部侍郎。”
  
  大堂里传唱出摄政王的封赏旨意,传唱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响彻了宴会的每一个角落。
  
  一般来说,作为新科状元,按照正常的晋升速度,需要三五年才能坐上侍郎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