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新书 > 第536章 好人

第536章 好人

第536章 好人 (第2/2页)

不愧是被魏皇欣赏看中的男人啊!
  
  岑彭记得,当初新朝还没灭亡时,第五伦远在魏郡,却曾几度来信,希望岑彭设法将刘秀弄到北方却,只可惜岑彭不及行动,刘秀就跑了。
  
  他又想道:“陛下的对手是刘秀、公孙述,我的对手,则是贾复、邓奉。”
  
  “我须得上奏皇帝,说明此事,贾复、邓奉,非得许以二千石、杂号将军方能招揽,若能成功,不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还可让魏再获大将!”
  
  魏国将军们派系斗争已有端倪,唯独岑彭,全无嫉贤妒能之心,入南阳后,一口气向第五伦举荐了大量人才,在为人处世上,他确实是个好人。
  
  第五伦自也不会亏待这位重点栽培的爱将,让老实人吃亏,君臣都念兹在兹,岑彭的奏疏才送走没多久,来自长安的诏令却先到了!
  
  “先时,奉陛下诏,除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将军之外,加四征、四镇将军,亦为重号,四平则为杂号。”
  
  “诏曰:平林将军岑彭,自武德元年以来,受任方隅,西御蜀寇于子午,南平赤眉入宛叶,抚宁疆场,有绥御之绩,献俘授馘,勋效显著。其以彭为镇南将军,都督南阳、汝南诸军事。南方之事,全付将军!”
  
  诏令下达,岑彭的亲信属下皆大喜过望,岑彭投效第五伦算晚的,而且往往作为留守之将,没赶上什么大仗,最突出的胜利,还是子午道大捷。
  
  而被第五伦当尖刀使的吴汉,已经是后将军,跑岑彭前面去了。
  
  如今,岑彭终于熬够了资历、军功,随着改制,一举从杂号进入重号将军,虽然仍是末位,但这也意味着,他有资格开幕,手下人的未来也光明了不少。
  
  唯独阴识,在欢喜之余,听出了点不一样的东西。
  
  “为何将军号是镇南,而非征南?”
  
  “恐怕不止是激励岑将军日后再立大功,还有深意吧……”
  
  一字之差,其意甚明,阴识猜测出了第五伦的用意:
  
  南方,不是未来魏军主攻方向,南阳汝南一线,暂时没有大仗可打!
  
  ……
  
  “桃子要一个个吃,先东后西,明年要集中力量,解决青州,至于荆州?岑彭守好宛城,慢慢恢复生产,南边且留着给公孙述和刘秀去争罢!也省得他们早早联手,来个连吴抗魏,以两弱敌一强。”
  
  长安未央宫中,第五伦在对几位九卿、将军做未来的战略说明,又道:
  
  “若冯敬通真能说服公孙述杀方望,非但能去敌一谋主,还能让隗嚣心怀忐忑,今日公孙述能翻脸杀方望,明日,会不会杀他呢?虽然夺了凉州,但隗嚣本就不欲争天下,我与他甚至还有点旧交情,何必非要你死我活呢?”
  
  第五伦也是不要脸,占尽了便宜,当然这么说了。
  
  而等今日训政结束,老太师张湛也会同奉常王隆,以及监察机构丞相司直黄长、御史中丞宣秉,四人神情严肃地入内,向第五伦禀报了来自各地汇总后的奏呈。
  
  “陛下,公投结果,出来了!”
  
  这次的假民主,第五伦只选了有条件组织老百姓投瓦的几处地方,除了魏军和赤眉俘虏外,还有长安、洛阳、右扶风武功县、魏郡元城县几处,其中武功、元城分别是王莽封地、祖地,相当于第五伦放水,以堵天下之口——若连这两处的民众都希望王莽死,那真是老天都救不活。
  
  从三月到五月,一共近百万人参与了投瓦——纸面上的数字,真实的“选票”,恐怕一半都不到,有个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当然,报上来时,却是足人足数。
  
  结果是,也只有赤眉军中一部分念着他是“田翁”时的好处,其余人都希望王莽去死,于是投瓦时扔向左边的数量,高达九成五!
  
  作为监察机构,丞相司直黄长信誓旦旦地保证,投瓦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绝无一点官吏、军队逼迫百姓投王莽死的情况。
  
  倒是正人君子的御史中丞宣秉表示,一些地方存在民众随大流,亦或是人数不足,凑不齐半数,里正、宗族便代投,事后随便多报几百上千姓名的情况……
  
  但这些瑕疵,却被奉常王隆认为是“无伤大雅”。
  
  第五伦倒是无所谓,假民主嘛,意思一下,做个样子就行了。
  
  他看完这些数目后,只仰天而叹。
  
  “民心如此。”
  
  “天意如此!”
  
  王隆、黄长皆下拜颂扬:“陛下当代天行罚,诛一夫莽!”
  
  二人心中是高兴的,如此一来,第五伦绑架了舆论,就彻底解决了处死旧主的麻烦尴尬,完完全全代表天意民心,不必落世人口实。
  
  宣秉默然不言,但也觉得王莽该死。
  
  倒是太师张湛心存不忍,他是前朝旧臣,王莽改制的积极参与者,知道王莽的“初衷”不坏,虽然如今是魏朝元老,但张湛仍对老皇帝,存有一点怜悯。
  
  加上他与第五伦关系不同一般,曾经是举主,如今又贵为太师,便咬咬牙,提议道:
  
  “陛下。”
  
  “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诟天侮鬼,淫乱极暴,当时民不聊生,皆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然而纵桀有大恶如此,成汤革命后,却只是放逐夏桀于南巢,留下了千古美名。”
  
  话到这里,其意甚明,一时间王隆瞥眼,黄长侧目,宣秉也凝神细听。
  
  而第五伦,已经收敛了神情,看不出喜怒。
  
  做了一辈子老好人的张湛看向第五伦,满怀期盼地说道:“如今,王莽之恶虽与桀纣等同,但陛下之仁慈,却远甚于汤武。”
  
  “公审已罢,王莽祸乱天下确凿无误,杀之合乎公理人心。但若陛下效仿前世,特赦王莽,只罢为庶民,流放远方,如此既应了天意民心,又彰显仁德,更让王莽留其垂垂性命,在余生数年悔过前罪,在臣看来,这才是对王莽的最重惩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