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新书 > 第164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

第164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

第164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 (第2/2页)

但也有坏消息,那个上月时侵犯元城,想掘了王莽祖坟的女子迟昭平,率众投了赤眉,也将眉毛染成了土红色,成了其麾下”从事“。
  
  还有一个让第五伦会心一笑的新闻。
  
  与魏成以黄河故道相隔的寿良郡,一个名叫董宪的人,在郡东南部大野水泊畔,名叫梁山的地方举事,亦自称赤眉军别部。
  
  “什么山?”
  
  第五伦再三确实,还真就是“梁山”无误,乃是当年汉武帝的叔叔,梁孝王游猎于此而名。
  
  “哈哈哈哈。”
  
  属吏们搞不懂主公为何忽然忽然发笑,第五伦心里却只想着,要不要将他和马援在新秦中时那面“替天行道”的杏黄锦旗,给梁山贼送去?
  
  ……
  
  第五伦在那因为梁山的巧合笑得像个孩子,但二月底时,接踵而至的消息送入常安时,皇帝王莽却是一点都笑不出来。
  
  王莽心情原本是不错的,春正月时,他拆了许多前汉宫室修筑的王家九庙终于建设完成,安放了神主。王莽难得出宫去谒见祖宗,希望能保佑天下太平。
  
  那一天,他的大驾乘六马,每匹马都披着用五彩羽毛织成龙形图案的文衣甲,头上装着独角,有三尺长,第五伦若是见了,只怕要惊呼:“似李,独角兽!”
  
  又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载以王莽令人专门设计的“四轮车”,前方的仪仗在行进时都大呼:“登仙!”
  
  倒是在国师失势后,沦为边缘人物的隗嚣看到这一幕,只对友人邛成侯王元低声道:“这象灵柩车,不像神仙的用物。”
  
  隗嚣身为陇右大姓,眼看朝廷一天不如一天,也多了点异心。
  
  但皇帝高兴就好,仿佛真是祖灵庇佑,南方传来好消息:严尤击败了南郡盗贼秦丰,杀上千人,将他逼回荆山,打开了汉水通往南郡、江夏的道路,又挥师南下,开始奉命围剿绿林,将绿林贼困在了山里。
  
  这本是好消息,可谁曾想,刚按下南方的葫芦,东方的瓢却又腾地冒了起来,还是飞出水面数丈,溅了王莽一脸水的那种。
  
  “赤眉贼杀我太师羲仲景尚,两万王师溃散,兖州兵、青州兵皆受重创!”
  
  此事让朝臣们大为惊愕,景尚是开始对内剿贼,以来,阵亡的最大级别朝官,这意味着东方局面失控了。
  
  一时间,常安人心惶惶,隗嚣与人暗道:“难怪前几天灞桥失火,出动了数千人去救,竟依然难灭,足足烧了一天一夜,原来是预兆着东方的大败啊。”
  
  再加上王莽收到来自魏成郡大尹第五伦的奏报,说赤眉别部迟昭平曾进犯祖坟所在的元城,幸而他及时救援,将其击退,但魏成寥寥四千郡兵,已经难以应付如麻盗贼……
  
  绿林再狠,也就在绿林山周围打转,但赤眉已经从东海琅琊转战到了泰山,还打起了自家祖坟的主意!
  
  是可忍孰不可忍,种种迹象都在表明,东方的赤眉军,是比南方绿林军更加严重的威胁,如此大盗,不派遣朝廷大军去重拳出击,是不行了!
  
  眼看皇帝决心大兵进剿,闲置十多年的大司空王邑又在跃跃欲试了,他心中暗想,自己的老对头严尤被派到南方对付绿林,那打赤眉的任务岂不是……
  
  岂料,王莽却再度越过了王邑,点了曾经被第五伦讥讽为“卧龙凤雏两大奇才”的二位。
  
  “王匡!”
  
  “廉丹!”
  
  曾经以一己之力将吞胡将军韩威骗出塞坑死,使得王莽对匈奴战争不了了之的两位大臣暗道倒霉,但也只能出列应诺。
  
  却听王莽诏书如是说:“惟阳九之厄,与害气会,究于去年。枯旱霜蝗,饥馑无常,百姓困乏,流离道路,于春尤甚,流落为盗贼,予甚悼之。”
  
  “今予将诏令各郡,开东方诸仓,赈贷穷乏,以消除贼人之源。”
  
  “东岳太师特进褒新侯王匡,更始将军平均侯廉丹,汝二人,东讨赤眉贼,填抚所掌。”
  
  廉丹、王匡二人面面相觑:“臣遵诏,但陛下,兵卒当从何处征募?”
  
  是和严尤一样,只带几百人出关,去豫州临时征召呢?还是怎么说?
  
  王莽现在是明白内忧远甚于外患,也不管匈奴的威胁在侧了,只下令道:
  
  “如此巨寇大盗,能杀景尚将军,非精兵锐士不能平也。准汝等调遣并州缘边猪突豨勇,再加上关中兵,锐士十余万人,之兖州,必灭赤眉!至于青、徐不轨盗贼未尽解散者,也尽数清洁剿灭。”
  
  “非予好杀,期于早安天下兆黎矣!”
  
  ……
  
  (白银萌加更5/11,周末有事,下一次加更在周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