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只想自力更生 > 976、我们都是两面人

976、我们都是两面人

976、我们都是两面人 (第1/2页)

不是毫无预兆。
  
  收购永盛银行的时候,就引起过相关机构的征询,未来有什么计划,对这个原本的家族银行要如何运转?
  
  这就是上市公司的麻烦,做什么都要受到监管。
  
  而且这已经是庞勇操刀第二次收购港股了。
  
  上一次是新闻媒体,这次是银行企业,都是充满了敏感关键的行业。
  
  想想吧,一手掌握了新闻舆论的银行家。
  
  这在市场上会是什么存在?
  
  随便煽动点风吹草动,都能影响金融市场。
  
  这还是普遍没意识到互联网媒体威力的08年。
  
  几乎所有国家、政府都还仅仅以为,互联网媒体也就是从纸媒转到屏幕上,能有什么大不同呢?
  
  无纸化传媒,就是互联网传播媒介了吧?
  
  可以说互联网的爆发,直到移动互联网诞生,也就是赵德柱的催生,才算是真正展现出轮廓。
  
  但就像原子弹的威力一样,非得在小日子过得很好的鬼子头上炸响,才能让全世界知晓,让小鬼子投降。
  
  移动互联网的威力上一世都是在10年左右的阿拉伯之春中才体现出来。
  
  任何人都能成为消息发布者,然后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甚至谣言都能瞬间传遍所有地方。
  
  这是过去几千年都不曾有过的巨大变局。
  
  这时候的HK各界哪里能意识到。
  
  但已经够警惕了。
  
  毕竟哪怕是小银行,那也是银行,拥有完整的各种金融牌照。
  
  连国内的大银行到HK来搞金融业务,都得通过收购HK的银行来获取经营资格。
  
  最近几单关于HK银行的收购案,都在一百亿到两百亿港币,上一世后来内地银行甚至动用好几百亿港币来收购。
  
  却被庞勇他们结结实实的抄了底。
  
  九十亿左右港币,然后宣称跟水果传媒没有任何关联,那是文化产业,这是金融机构。
  
  庞勇担任董事局主席,成为货真价实的银行大佬,段天平拿了自己的资金跟随入股,做了董事。
  
  表面上看起来直接获得了二十多个HK本地的营业所网点,外加一栋陈旧的十来层银行大楼。
  
  光是之前风雨飘摇的各种涉及花旗投资都足够麻烦吧。
  
  HK本地银行、金融、地产界在初期的警惕后,发现这边也只是注入在花旗的金融业务替代完结之前那些纯投机性的证券业务。
  
  整个十月十一月都是在装修整备各处营业网点。
  
  看不出来有什么根本变化。
  
  慢慢就放松了警惕。
  
  电商互联网公司的注册,在日新月异的HK天天都有一大堆。
  
  根本不稀奇,在段天平的极力推荐下,黄征担任这个HK电商平台的CEO。
  
  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子,也丝毫没引起HK工商界的注意。
  
  甚至到十二月多普塔手机广告狂潮的时候,HK商人们还松了口气。
  
  “不就是卖手机吗,原来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HK电讯的老板,不就是小超人么,甚至也派人去买了一部999港币的多普塔手机来分析。
  
  没有开通HK站点的TM购物APP打开,尽是国内网店,绝对没有港澳包邮一说,也不支持港币支付,就是个摆设。
  
  TiTa、导航、浏览器这些预装没有什么出奇啊。
  
  最后只能对999港币都可以分期的做法哑然失笑。
  
  在HK这就是一顿饭的价钱,如果这还要分期,那得是多穷的穷人。
  
  这种做法不就是在鸡脚杆上刮油么。
  
  应该就是顺势想增加办理信用卡、银行卡之类吧。
  
  这又如何呢?
  
  整个局面都是掌控在各家大佬手中。
  
  无论是商业中心百货商场,还是社区商超便利店,更别提几家大银行碾压式的悬殊实力对比。
  
  根本跳不出手掌心啊!
  
  怎么破?
  
  没得破……
  
  在整个欧美国家传统的圣诞节前夕是年度购物高峰,也没见有什么动静啊。
  
  还是狂推卖手机。
  
  合着就是个手机销售商,还是用这种低价促销的方式,想通过能够上网的智能手机占据市场?
  
  然后就为了送外卖点单?
  
  十五块的撒尿牛丸你能赚多少外卖费用?
  
  还要给外卖员收入,这种几分几毛的生意有什么搞头?
  
  上网费还不是得给电讯公司上缴。
  
  赔了几十亿就是给HK电讯做嫁衣,啥都不做就能美滋滋的收上网流量费,太爽了。
  
  这个圣诞平安夜美妙之极!
  
  然后就元旦零点……无缝切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