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华娱之黄金年代 > 第九百七十二章 亚运会开幕

第九百七十二章 亚运会开幕

第九百七十二章 亚运会开幕 (第1/2页)

1990年,是个有点特别的年份,这一年,是鸦.片战争发动150周年,是圆明园被火烧130周年,是八国联军侵华90周年,在备受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东亚病夫”一度成为令中国人难以摆脱的帽子。
  
  但1990年,并不只是这些纪念日,就在这一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综合性的国际大型运动会——亚运会。
  
  9月22日下午,工体。
  
  顶住了重重压力,克服了无数困难的京城亚运会终于迎来了开幕式。
  
  在最初申办亚运会的时候,国内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毕竟要举办这样一场国际性质的大型赛事,所需要话费的资金,对此时此刻的中国而言,那几乎就是一天文数字。
  
  但是这届亚运会所带来的深远意义,显然不是金钱所能够衡量的。
  
  中国是在1983年向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提出了申办1990年亚运会的申请,并在1984年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中,以的票数压过日本广岛获得了承办权。
  
  不过,当时有一种流行的反对的意见,主要就源自经济层面,人们普遍认为,谁办亚运会谁贴钱。
  
  那时候还流行一个说法叫做“蒙特利尔陷阱”,指的就是197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奥运会,结果为期15天的运动会,却造成了蒙特利尔长达20年的负债,10亿多美元的亏空,直到20世纪末才还清。
  
  也正因为经费的问题,在此之前亚运会的申办城市常常只有一个,直到1990年的亚运会,才第一次出现了两个国家同时申办亚运会的局面。
  
  谁都知道,要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综合体育赛事的支出很多,从1986年开始,京城就开始兴建了20个新的体育馆,改建和修缮了13座原有场馆。
  
  还在北四环外兴建了奥林匹克中心和亚运村,但是根据以往举办类似比赛的经验,和庞大的支出相比,经济上得到的反馈却并不高。
  
  一直到去年,京城亚组委还存在着多大6个亿的资金缺口,只能面对社会募捐,当时开始募捐的时候,人们是非常悲观的,但是,却忽略了中国人对于举办这种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热情。
  
  企业家纷纷慷慨解囊,民众也踊跃捐款,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把数亿资金的缺口给堵上了。
  
  易青自然也不会冷眼旁观,特别特,味对味,还有香江那边的橙天娱乐都捐助了大笔款项,拿今天的开幕式来说,叶雅娴等人作为易青的代表也受邀到工体出席了开幕式。
  
  当然,除了资金上的困难,由于种种原因,在亚运会举办只剩下一年时,还有一些重要的基建工程处于停工状态。
  
  为此,亚奥理事会甚至询问过中国.政府,亚运会是否能够如期举办。
  
  这直接引起了上面高层的重视,举办亚运会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必须如期举办。
  
  面对领导的询问,亚组委副主席因此立下誓言:“如果不能如期完成亚运工程,我将从目前北京最高点——208米的京广大厦跳下去。”
  
  亚运工程新建的第一个场馆是京城大学生体育馆,这座场馆耗时一年就建成了。
  
  为了迎接亚运会,北京一共新建31座体育馆,维修48个体育设施,这些体育设施在技术层面有可圈可点之处,场馆完全是自行设计施工的,绝大部分建筑材料也是国内生产的。
  
  之所以能够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首先是得益于上层把亚运工程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和统统要为亚运开绿灯的决定,也得益于各个单位的合作。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所有亚运会的比赛场馆全部落成,大概中国工业狂魔的属性,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被激活了。
  
  一切为亚运会开绿灯,这代表了国家的决心,因为这个时候的国际环境,使得中国迫切的需要这届亚运会。
  
  没出过国的人,或者对国外不了解的人,还体会不到,易青自然是一清二楚,如今的中国在那些外国人的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贫穷、落后、愚昧!
  
  人们常说体育赛场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亚运赛场之外,还存在另一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角力的双方正是中国和并不友善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运动员在赛场可以友谊至上,不那么计较比赛结果,后一场角力则没有退路。
  
  在当下这个年代,欧美主流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多数都是负面的,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也遭到空前挑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十分需要发挥体育作为民间外交主要平台的作用,以举办亚运会为契机打开局面,改善周边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