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232章:汴京(4)

第232章:汴京(4)

第232章:汴京(4) (第1/2页)

僧人吃肉喝酒,替贪官窝藏赃物;甚至还密藏女人供yin乱活动。
  
  这位被佛教徒称为“当今如来”的太武帝,即便没有道教的背景也会下达禁佛的诏书。
  
  唐武宗禁佛的时候,佛教寺院的情况更糟;僧侣鱼龙混杂,长安的寺院几乎变成娱乐场所;藏污纳垢,与玄奘时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禁佛是儒佛之争;这种说法也没道理。
  
  北周武帝宇文邕尊崇儒家学说,曾经安排8次儒、释、道的辩论;参与辩论的佛教人士从来没把矛头对准儒家,而是拼命与道教争夺第二把交椅,甚至还辱骂、中伤道教。
  
  唐朝著名文人韩愈是一个坚决反对佛教的儒家重要人物。
  
  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
  
  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
  
  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屈、愤慨、悲伤。
  
  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千古绝唱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诗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之后的儒家学者杜牧也激烈地反对佛教,但是佛教还是在唐武宗之后有所恢复。
  
  儒家人物并不都像狄仁杰、韩愈、杜牧那样反对佛教。
  
  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就大力为佛教辩护,隋代大儒王通也对佛教非常推崇,与韩愈同时期的柳宗元也批评过韩愈对待佛教的态度。
  
  到了周世宗第四次禁佛后,宋明理学更是融合很多佛教思想。
  
  另外一种说法认为,禁佛是出于经济原因。
  
  这种观点基本正确,但不太全面。北魏太武帝禁佛之前,仅洛阳就有寺院1400所左右,僧尼数万人。史书记载“寺夺民居,三分且一”,“侵夺细民,广占田宅”。
  
  这些僧尼们自己不劳而获,靠着别人供养而养尊处优。北周武帝宇文邕禁佛时,境内佛寺3万多所,僧尼数量200万。
  
  宇文邕征服北齐后,坚持禁佛,因为北齐的佛寺超过4万所,僧尼数量超过300万,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唐武宗禁佛时,历史记载“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全国的寺院居然还有15万奴仆。周世宗禁佛时的经济形势也差不多。
  
  为什么佛教寺院过度膨胀不好?僧尼可以免除徭役、兵役,但却需要其他人供养。
  
  换句话说,自己没有产出,纯粹只有消耗社会财富。
  
  为了稳固地获得供养,寺院就要占有大量农田和房产,甚至还放高利贷,普通百姓就容易失去生活保障。出家人都是成年人,自己在寺院享福,孩子、父母谁来养?这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且,一个国家十分之一的人天经地义地不劳而获,势必大大影响国家经济。几百万人出家还会严重影响人口增长,在那个年代,人口是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之所以说出于经济原因禁佛的观点不太全面,是因为经济归根到底还是政治。
  
  但是,这里的政治并非宗教团体的权利斗争,而是世俗政治与宗教的角力。
  
  唐武宗禁佛前,杜牧曾经批评佛教,他指出,当时的佛教并没有实现教人向善的目的。
  
  很多信佛之人,在日常生活中作奸犯科;明知自己有罪便向寺院捐钱,希望“有罪罪灭,无福福至”。
  
  而寺院也积极配合此类人的心态,大肆敛财。
  
  结果造成“买福卖罪,如持左契,交手相付”。
  
  这种情况不禁令人想起欧洲中世纪教会发行的“赎罪券”,不管犯了多大的罪,哪怕是杀人罪,都可以用“赎罪券”来抵罪。
  
  欧洲是在16世纪出现了马丁-路德,才开始改变这种宗教恶行,华夏早早就强力杜绝此类现象,实在是一件大幸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