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章献明肃皇太后 > 第110章:五年功行(2)

第110章:五年功行(2)

第110章:五年功行(2) (第1/2页)

刘敏穿上小居室中的裙装箭衣,知道这是娘亲的馈赠;伤心一阵后穿在身上更就体味到“父母的心在儿女上”这句古话的哲理性。
  
  母亲刘谟为了自己竟然选择离开人世进入玄幻之境,用冥冥之力帮助自己的姑娘成才;这跟有些人“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信条背道而驰。
  
  刘敏不会忘记她和火爷爷一起上长波山打柴,被一阵旋风裹卷到邛崃山璇玑洞的情景。
  
  那时候,刘敏在璇玑洞得到龙凤金钗,经历了风、雨、雷、电、冰、雹、雨七大险窟的磨砺,又在琴、棋、书、画、武、舞、娴七进宫苑里经历过书香技艺气息的熏陶。
  
  现在刘敏越看越觉得七进四合院像七进宫苑,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七进四合院都不是民居而是皇家的大内和宫殿。
  
  这可能是刘谟当年在北宋皇宫内生活的缘故,为了把自己的女儿栽培成日后的章献明肃皇太后;刘谟才请来八路神仙仿照皇宫的样式打造了七进宫苑。
  
  刘谟和火爷爷一开始看见七进院还以为那是民间的四合院,可是后来经历了万景园和娴杂院、百工院那些巧夺天工的建筑,才慢慢纠正着自己的悟觉:这不是民间的四合院而是皇家的宫苑。
  
  刘敏明白了母亲的苦心后没有急于结束在璇玑洞的修炼,但也没有按照黑驿马说的十年时间而是坚持了五年。
  
  五年时间的修炼,刘敏熟练了琴、棋、书、画、舞以及百艺技能,武功方面更是修炼了《女娲内功》、《公孙剑舞》、《梅花飞针》。
  
  火爷爷则是熟练了《薛礼神臂》、《蚕豆袖石》。
  
  娘亲在小屋中悬挂的那把剑是刘敏修炼《公孙剑舞》的利器,那包针则是打磨《梅花飞针》的工具。
  
  五年时间里,刘敏在黑驿马师傅的指导下练习了《公孙剑舞》、《梅花飞针》,但大多时间是在修炼《女娲内功》。
  
  《女娲内功》的口诀是黑驿马显示在影壁电视墙上的,刘敏死背硬记下来了: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前任后督,行气滚滚;井池双穴,了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垠。龟尾升气,丹田练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既明脉络,次观格式;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平而正,足坚而稳,膝屈而伸,裆深而藏,肋平而张。
  
  既明格式,下言气窍:气调而匀,劲松而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坐或立,吸气于喉,发意送下,渐至底收。升的升路,肋骨齐举;降的降所,气吞俞口。
  
  既明气窍,再详劲诀:通、透、穿、贴、松、悍、合、坚。
  
  曰通,劲之顺也;曰透,劲之速也;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曰松,劲之涣也;曰悍,劲之萃也;曰合,劲之一也;曰坚,劲之转也。
  
  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坚胯,提胸以下腰,提颏以正项,贴背以转手,松肩以出劲。
  
  曰横劲,曰坚劲,变之分明,横以坚济,坚以横用
  
  五气朝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收纳甚妙。练神练气,返本还原,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接如神。静生光芒,动则飞腾,气胜形随,意劲神同。以神帅气,以气帅形,形随气腾。
  
  劲诀既详,下言调气: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皆从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默想真气自涌泉发出,升于两肋,自两肋升于前胸,自前胸升于耳后,渐升于泥丸百会穴;降气时,默想真气由泥丸降至印堂,至鼻,至喉,至脊背,透至前心,沉于丹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