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一境无敌 > 第九十九章 雪中北凉

第九十九章 雪中北凉

第九十九章 雪中北凉 (第2/2页)

唐朝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声称是李暠的第六代裔孙。所以,唐人在修《晋书》时,为了美化自己的祖宗,把十六国时期称王图霸的人,都称作伪,而独奉李暠为正宗。
  
  在玉凉修建了这尹夫人寺便也是纪念自己的祖宗。
  
  十六国时期可说是历史上值得开谈阔论的时代,而李氏一族被奉为正宗之说也影响后世。后人有出书的也不乏以姑臧的历史做参考,有北凉之说。
  
  而这北凉有史参考。
  
  便是河西王沮渠蒙逊所建。
  
  灭了西凉王的北凉王。
  
  而最终北魏灭了北凉,李蒿孙子李宝,在尹夫人的教导辅助下成功逆袭报仇并打回敦煌,最后降于北魏,领受镇西大将军一职,壮大了李家这一支血脉。
  
  这北凉城,
  
  就是姑臧城,
  
  就是玉凉城,
  
  就是凉州城,
  
  六朝古都,史称雍凉,
  
  盛唐丝绸之路的第一站。
  
  凉州!
  
  而后世人出的那本书,就是——《雪中悍刀行》
  
  ……
  
  ……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
  
  盛唐时期广修佛寺,故而寺庙文化也要繁荣昌盛很多。到了宋时,崇尚道家文化,观堂兴起。
  
  虽然这边地不比中原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繁荣,但是兴道之风也依旧没有改变,故而如今的尹台寺会多少有些冷清。
  
  寺院里香火远不如隔壁的云来观兴旺。
  
  世子殿下陪着美人来这云来观上香,可是却又好静,听说萧忆清还要听讲经,有些耐不住,便推辞说出去走走。
  
  知道他要走了,这是出来散散心,看看这玉凉最后一眼,萧忆清便也应了。毕竟能陪她出来走走,对于一个知道自己大部分时间会独守空闺的女人来说,还是很幸福的。
  
  出了云来观之后便只有很少人护卫,不想因为自己大驾光临就让玉凉百姓站在云来观外面等待,这也是一种亲民的体现。
  
  听说世子殿下出来之后就让大伙进去烧香,又听说昨日世子殿下遇了袭击,无不跪在道祖象前乞求世子殿下长命百岁,好人一生平安。
  
  随后便来看看这尹夫人寺。
  
  玉凉本就是个佛寺多建的地方,说是佛城都一点不为过。
  
  白塔寺,鸠摩罗什寺,海藏寺,金塔寺,大云寺,天堂寺,莲花山寺,尹夫人庙,文庙。
  
  这仅仅是有名的寺庙,除此之外还有当地人自发修建的更是多不胜数。
  
  说起来这尹夫人台寺要比云来观大三倍,只是如今崇尚道家,奚落了佛门,香火不旺。而尹夫人台寺也并非如一般的寺庙平日里会开着大门,这里的僧人其实都是官府供养潜心修行的师父。
  
  来到小门处敲门与迎接的僧人打了礼,僧人便引着柳廷玉进了寺庙。
  
  住持平日里也是参禅悟道的得道高僧,听闻世子殿下来了之后便不顾老迈的身体束缚,亲自出来迎接了。
  
  相谈几句之后,因为连续的咳嗽实在不胜体力,便谢辞回禅房休息了。
  
  代住持则引着世子殿下在寺里走了一圈,大致介绍了尹夫人台寺的情况,相谈甚欢。只是看到世子殿下见佛不拜,虽然看似客套,但是未免让他觉得虚伪。好在是个大师并不计较这些,权认为世子殿下这是无心观赏,再经旁人暗示,便知道他只是想找个休息的地方。
  
  大师呵呵一笑,便请着他去了一间安静的禅房休息,并叮嘱周围僧人,不许打扰!
  
  当然。也打扰不了。
  
  别看是佛寺,修行的僧人可是极为虔诚的,每日的功课不停,读经书参禅悟道,练武强身样样不拉,此刻正是做功课的时候,寺里几十名僧人全部都在大雄宝殿里坐下朗读经书。
  
  郎朗读书声,比之书院里似鸟鸣的朗读要整齐划一,更加有韵律感,让人不觉就有一种处在莲花境内的感觉。
  
  侍卫们很尽责,尤其是这所剩不多的几名护卫,皆是最忠诚的黑甲军子弟,久经生死磨砺,最忠诚的心腹。
  
  他们或站于屋顶,或守在院门前,或作为暗桩藏身在树上,花丛中,严密的监视着周围的动静。
  
  而柳廷玉坐在禅房手中释卷,看着一本《地藏莲花经》。
  
  轻轻翻页,看的认真。
  
  自门外走进一女子的身影,来到面前,翩然跪下:
  
  “参见殿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