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梦大航海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第1/2页)

朱棣接着问道:“朕想知道那个炮船叫什么名字,再就是这个流民收容所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建在那里?”
  
  王文乐告诉朱棣太祖他老人家说那个船后世称作盖伦船,但太祖认为这盖伦船与我大明的福船各有其优点,因此以一百年后的盖伦船为参照,结合我大明现有的福船、广船和鸟船研制我大明的三种新式小型双层甲板船只,炮船二十四门火炮,快船十六门火炮,商船十二门火炮,以此为原型再发展中型和大型船。至于船的新名字就由朱棣你来定吧。将军事基地建在交趾顺化府化州沱囊的理由是因为那里是良港,可停泊大型船只,而且盛产的铁犁木是造船的最佳木材,并且那里是鱼米之乡。
  
  朱棣吩咐王忠去取交趾的地图来,王文乐在地图上找到沱囊告诉朱棣太祖他老人家说此地港阔水深,东北部有半岛与陆地相连形成天然防浪屏障,因此任凭港外惊涛骇浪,港内却波澜不惊为天然的良港。再往南六十里便是会安,此地为贸易港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此沱囊为军港,会安为贸易港,再考虑此地其它的优势便为太祖首选之地。
  
  朱棣乃是战略大家,当然明白太祖之用意所在,当下点头应允道:“若如此朕便将这交趾一分为二,北部仍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然后朕将义安、演州、新平、顺化、升华五府为直隶承天府,由朕直接管辖,会安在升州,朕将升州再向北扩至沱囊,将升州改为直隶州,直接由经略司来接管,名义就以安置我大明的流民和难民把经略司的牌子挂起来实行军管,待把升州经略好朕便将升州以南的华州、思州和升州依次向南逐步交给经略司接管,升州与占城接壤,经略司接管升州之后,防御占城的卫所朕便全部调往北部的演州和义州,今后与占城接壤的南部边境线便由经略司来负责防御,朕来负责防御承天府的北部,这样朕不需要再给北部增派额外的一兵一卒,只要你经略司动作够快,朕便有可用之兵,不需增加我大明的任何负担。
  
  当然如果交趾平叛顺利,北部自然也就没有危险了,因此不管交趾战事如何,经略司只需安心发展生产和军事,直至将整个直隶承天府接管。若此时交趾战事仍不能平息,便由经略司出兵北上南北夹击平息战乱之后朕将撤回交趾所有的官员和军士,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与直隶承天府合并后改为交趾宣慰司,勘界后交由经略司直属管辖。放弃交趾之后,朕想知道朕如果这么做大臣们会不会欢欣雀跃地高呼朕为圣君。
  
  今后凡属南海诸国之贸易、外交、军事等诸事,经略司有权自行决断,朕相信太祖比朕做的好。还是那句话,朕不管只问。王忠,打开郑和出海绘制的外国诸番图。”
  
  王忠赶紧拉开墙上的帷幕,一副巨大的地图展现在他们眼前。
  
  朱棣抬着头慢慢走向地图,王文乐紧随其后,朱棣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说道:“这天下如此之大,不可想象,若不是郑和出海与朕绘制这海图,朕永不远不可能知道我大明之外尚有如此多的国家和广袤之地。太祖虽已告知朕在遥远的西方有泰西诸国,并在几百年后强大超越我华夏文化,但朕和太祖皆知若要我大明国运长久,长盛不衰依靠的不是武力,而是治国之道,我华夏治国在汉武帝之后已是独尊儒术,厉经了数朝之后已有一千五百余年,事实证明用儒术治国并不可以统治万年,所以朕也不相信我大明可以例外,朕也不可能活万岁,也不能逃脱死亡……嗯……太祖有没有说若没有太祖的长寿之法朕还能够活几年?”
  
  “太祖他老人家说是永乐二十二年。”王文乐郑重其事地回道。
  
  朱棣点点头道:“今年是永乐十六年至永乐二十二年只有六年,这六年能干什么?朕最多能征三次漠北,让郑和再出海二次,通过太祖现在一些做法完全是绕开朝堂上的大臣们在偷偷摸摸地进行,这说明什么?R学思想已经在阻碍新生事物的发展和前进,而且还是连皇帝也无能为力,不得不与之妥协,至少在治国之道上,朕认为它已经落后于当前这个时代。
  
  朕思之甚久如今已经想通了,这大明是老朱家的,也是臣子的,更是这天下百姓的。这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若要富民则必须要士农工商军皆重,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已经终结,但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改变了,朕修永乐大典其实就是想将诸子百家之书汇总出来留给子孙后代从中找到新的治国之道,朕已经尽力了,这上千年的思想又怎能靠朕一人之力得以扭转,朕为什么不喜欢高炽,虽然他已经把R家经典熟读了个遍,可这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个守成之君,就如前宋一般,代代传,代代守,最终还是丢了江山,这早丢和晚丢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不丢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