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风入松 > 序子 第133章 遇鬼神

序子 第133章 遇鬼神

序子 第133章 遇鬼神 (第2/2页)

“他们是谁?”羽蒙看见邹正直直的望着那一对看起来像是夫妻的男女,知觉应该是有什么。
  
  “孩子的父母。”邹正淡淡回答。
  
  这时候,果然,一个四五岁模样的小孩子,脚步蹒跚的走向了他们俩,孩子是被一位僧人模样的男子领来的,那男子看起来很高大,比孩子的父亲还高出一个头来,孩子在他的手上,显得极其的弱小,但十分的可爱,他小碎脚跑向爸爸妈妈的时候,右手还塞在自己的嘴里,看起来真的好小。
  
  男女看见孩子过来了,难以掩饰的开心挂在脸上,忙伸出手去接孩子,但并没有接到,那僧人抢先一步用眼神阻碍了三人的交流。
  
  奇怪的是,父母见状,并没有恼怒,而是表现出一丝的不好意思,继而乖乖的等待僧人接下来的行动。
  
  游乐场来来去去的行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幕,别说是僧人,四处的玩偶到处都是,没有人关心这样一家子看起来极其正常的人,而是互相领着孩子徜徉在游戏的乐园里。
  
  在整个游乐场,他们虽然显得极其不正常,但看起来,又是那么的正常。
  
  按理说,游乐场本该是人间最欢乐的地方,却未申频频出现在鬼故事里面?可能是一种讽刺吧,纯真和邪恶巨大的反差下,可以将人性展露无遗。
  
  人都是这样的,只有巨大的刺激下,才能看见本来看不见的东西,才能注意到原来都不愿意注意的东西。
  
  你听说过鬼市吗?
  
  在北京,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市集,它只在凌晨12点到4点开放,售卖各种千奇百怪甚至来路不明的东西,一到天亮就消失不见,如同城市中的幽灵一般,昼出夜伏。
  
  老北京人说去鬼市,不能说去,亦不能说上,更不能说逛,得说“趟鬼市”。
  
  这“趟”字有学问,水深水浅,水急水缓自己趟着试,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
  
  铜钱、青花瓷、泥塑、玉器、各式各样的罐子、已经绝版的古籍......应有尽有。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这鬼市有些来历,早些时候,地下贸易受到官家管控,商人和小贩就形成了晚间交易的习俗。
  
  黑灯瞎火,也看不清货品,出价都在双方袖子里,别人不知道,瞎着买瞎着卖,碰到瞎子好买卖,走眼自负。
  
  好货趁早,去晚了,好货就没有了。
  
  我趟过各种各样的鬼市。
  
  有的在正街上,倚靠着红漆木门,一盏略显昏暗的古铜灯下,一位穿唐装的老人,端正严肃的坐着。他的面前,一块暗色杂花纹的大布铺开来,上面的物件依次摆开,等着有缘人来将他们带走。
  
  也有油尖嘴利的小伙子,客人还没走到跟前,就开始招呼起来,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更有身段优美的旗袍姑娘,一身墨绿色,叉开到大腿上方,手里拿着摇扇,头发用一根梅花发簪盘起来,一颦一笑,摇曳生姿,顾盼生花。
  
  这女孩子信缘,要是在鬼市上碰到一两个合胃口的男子,也是可以试着交往的。
  
  陈木这天回家晚了些,正碰上巷道里边鬼市开张。
  
  一条原本清清静静的巷子,突然间开始喧闹起来,吆喝声、笑声、谄媚......不断从墙壁这侧穿到那侧。
  
  一些人扛着很大的一箱子东西,几乎大到物理不可解释的地步,但扛着的人却没感到丝毫压力,习以为常。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只是突然就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了这条巷道里。
  
  陈木本不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生平的性格就是哪里凉快往哪里待,孤僻、敏感、自省、略有一些自卑。
  
  趟鬼市本也不是他的主意,但要往家里走,就必须得经过那一条巷道。
  
  就在他走到一半的时候,一个年轻小伙突然叫住了他,“先生,看看吧,不好不要钱,就看看。”
  
  陈木平生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拒绝,对方这么一叫,怎么说也得看一看,不然心里会膈应,觉得自己不友善啥的。
  
  陈木走到小摊贩的铺子跟前,相比于其他人的摊位,他这里,实在不算是很起眼。
  
  稍靠角落里,一个四四方方的位置,上面放着一些东西,和其他摊位不同的是,他这里,插着一只旗子,黑底黄字,绣着四方阁。
  
  陈木瞥了一眼,只以为是在说他的摊位四四方方,所以取了一个雅名。
  
  好一个四方阁,苦中作乐,陈木很佩服他的自娱自乐。
  
  他的东西,全是一些古器,像那种古时候大户人家的陪葬品,上面还隐约可见有泥土。这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鬼市售卖的东西,本来就是一些在明面上出不去的东西,有时候,这里,也是供贩子们洗钱的地方。所以,只要上面那一层暗网自己没参与,买一些黑件,也没什么好怕的。
  
  陈木倒还真看上一个物件,是一个古木的盒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