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机

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机

第四百二十一章 HX—4—1型核心机 (第1/2页)

当腾飞航空动力制造厂的前身,腾飞喷气动力办公室将他们发现的结果以及附带的成本把控方案,以简报的形势汇报给庄建业时。
  
  还没往这方面布局的庄建业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当时的喷气动力办公室会做到这一步。
  
  按照庄建业原来的设想,等着当时的腾飞厂在航空专业设备和有人驾驶飞机这两块转型新业务立足跟脚,取得一些成果后,在反过头来促进核心机的转型。
  
  如此考虑,主要还是航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的投入太大,腾飞厂转型之际需要培养新的业务增长点,这样才能有充足的资金对航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进行扶持。
  
  其次还是觉得腾飞厂在航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方面的底子有点儿薄,满打满算才做出来D—20和D—30两个系列的燃气涡轮动力装置,至于功率更大的D—40,整体还未成熟,就算加上,也才三个,很多方面的积累还很不足。
  
  所以庄建业当时觉得还是利用这三个型号夯实下基础,这样在引导着往核心机方面转不但阻力小,而且资金与技术上的难度也不会太大。
  
  不管怎么说以核心机为基础,衍生不同航空燃气涡轮动力装置,不单单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生产理念、管理模式乃至整个企业后续战略的全方位大变革。
  
  正因为如此,庄建业对此还是很谨慎的,毕竟航空动力部门不同于其他领域,是一种连续性非常强的业务部门,往往一个型号一做就是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如果能保持人才队伍的持续性,一般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干预他们的具体生产和研究架构,否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换句话说整个航空动力部门就像一个活细胞,它有它内在的自洽架构保证它的生命力,同时也有看似强大却十分脆弱的细胞膜。
  
  你可以给它养分,让它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但想要改造它就需要高超的技巧,不然那薄薄的细胞壁一旦捅破,就会让细胞瞬间死亡。
  
  这样的事例在国内实在太多,各行各业数不胜数。
  
  所以庄建业要是强行搞核心机的话,不说别的,打破现有生产环节后的一系列不可控的变化,就会让庄建业脑袋爆炸。
  
  生产流程、设备匹配、管理模式还有最重要的干部职工会不会因此丢掉饭碗,然后就是后续的安置,重新建立生产流程、调整设备匹配等等,每一件都是让人足以抓狂的麻烦。
  
  然后就是产品性能上的不可控,更让人抓狂。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腾飞厂一步步壮大,庄建业却在航空动力这一块一直维持现状,除了大把撒钱外,基本不参与具体事务。
  
  没办法,那就是个自我架构生成且慢工出细活的地方,一个决策说的倒是痛快,可后续的影响却无法估量。
  
  所以该怎么调整才能既不影响航空动力部门的生产和积极性,又能达到业务核心的转移,是庄建业一直在考虑的事,这也是为什么,他要在两个支柱业务站稳脚跟后再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这样手里的资源更多,更能专注,同时回旋的余地也会更大,对航空动力部门的影响也能控制到最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