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明 >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战局的转折点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战局的转折点

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战局的转折点 (第1/2页)

这世上,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原因,一定很复杂。
  
  决定一次战役胜负的,就会简单一些。
  
  而决定一场战斗,那相对就简单了。
  
  无论是精锐,还是乌合之众,打赢一场战斗,并不奇怪,哪怕是以弱胜强。
  
  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占上一个,就能改写战斗的结果。
  
  何况,沈致远手中,有蒋全义的锐士营。
  
  锐士营,最早出现在老秦人,把蒋全义此时的连发枪新军称之为锐士营,其实是不合适的。
  
  相较于之前北伐军士兵,这些士兵的勇武甚至逊色多了。
  
  也是,短短半年间拉起的队伍,兵员还不是从军校遴选出的,训练难度可想而知。
  
  但,有一点很明确,这些士兵,皆是良家子弟。
  
  古往今来,有一点是具共识的,一支真正精锐的军队,士兵的出身很重要。
  
  这么说吧,有道是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士兵的出身,同样决定着一支军队最后能走到何种程度。
  
  良家子的出身,未必能使这支军队最具战斗力,但,它的忠诚,是绝对可靠的。
  
  用贤,不如用忠,乃此帝王之道!
  
  蒋全义追随吴争久了,自觉深谱吴争的心思。
  
  所以,这支锐士营的士兵,皆来自于通州周边的子弟。
  
  半年的训练,让他们初具行伍战技,但战场搏杀却非他们的强项。
  
  沈致远之所以力求吴争调拨蒋全义部,看中的就是这点。
  
  久历沙场的都清楚,一场胜利并不代表着结局,但,一场胜利决定着这位主将的未来。
  
  沈致远想要一场胜利,来向北伐军将士和陈胜证明自己并非秀外朽内,但他更知道,他的胜利需要有一支根正功红的军队来衬托。
  
  这是一场几乎是赢定了的战斗,就算吴争不同意将蒋全义部调拨给沈致远,沈致远也能凭着他旧部新军中的精锐,打博洛一个措手不及。
  
  可如果是率一支根正功红的军队打胜这一仗,那……便是锦上添花。
  
  这是一种互相“利用”,也是相互衬托。
  
  ……。
  
  怀远之战,规模不大。
  
  却堪称战术典范。
  
  沈致远为陈胜主力断后,率蒋全义所部二千火枪兵,还有他旧部三千枪骑,且战且退,于怀远水域设伏。
  
  博洛并非无能,亦或者骄狂。
  
  就算他骄狂,在被吴争囚禁三年之后,他也该谨慎了。
  
  但博洛的想法,绝对无法去影响这支由数支清军精锐拼凑起来的大军。
  
  虽然主体是清廷新编健锐、火器两营,但满旗人太少,组成不了如此规模的军队,清廷在部署东、西两路大军之际,往里掺入了不少降清明军,譬如……汉军正黄旗。
  
  听起来,汉军正黄旗是真金白银,应该除了血统之外,便是货真价实的汉八旗了。
  
  可事实上,不是。
  
  在这六年多的拉锯战中,清廷的实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仅以军队质量而言,甚至已经远远落后于不断更换新血的北伐军。
  
  为何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
  
  北伐军士兵的更换和补充方式有二,一是战损失补充,二是整编。
  
  但不管是补充,还是整编,新征兵员也好,旧军队整编也好,士兵皆须入军校三个月和半年不等,是为回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