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汉明 >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凉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凉

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人走茶凉 (第1/2页)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十几个文武在那争吵不休,这让坐在主位上,身着孝服的多尔博直发愁。
  
  虽然年少,但已经见识太多世故的多尔博,此时他的双眼只盯着刚林、祁充格二人。
  
  因为这二人,相当于阿玛为他指定的“顾命大臣”了。
  
  当然,“顾命大臣”还有一人,自然是远在盐城方向的沈致远了,那也是多尔博的亲姐夫。
  
  可如今沈致远远在近千里外,恐怕想依靠在难。
  
  多尔博只能寄希望于刚林、祁充格二人,因为这二人,还是他的“授业恩师”。
  
  说来也怪,满人是真瞧不起汉人,可偏偏上位者都崇尚给自己或者子孙找个汉文人当先生,可惜多尔衮“天不假年”,也因为多尔博实在年龄太小,否则,估计也会替多尔博找个汉人老师。
  
  然而,就因为这,多尔衮似乎是失算了。
  
  有道是忠诚不容亵渎。
  
  人心这东西,要么一如既往地保持忠诚,可一旦有了异心,就算被压制,一样会慢慢长草。
  
  多尔衮确实待下不薄,这也是刚林、祁充格始终忠诚于多尔衮的原因之一。
  
  可问题是多尔衮死了,接任者多尔博却不满十岁,朝堂之上已经有了个六岁登基的福临,实在没必要再搞个娃娃主子了。
  
  况且家人都是京城,思来想去,刚林、祁充格终究决定,与朝廷暗中保持沟通,为将来不时之需留下一条后路。
  
  清廷确确实实不想打了,政治永远是服务于利益,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没变过。
  
  先不说“三顺王”加上吴三桂带走了几乎是清廷一半的军力,就说多尔衮此次,又带走了剩下一半中的一半,海州被占、徐州失守、北伐军援军北上、义兴朝宣布国战并六、七万大军渡江威胁凤阳府等等,这些着实令清廷手忙脚乱。
  
  当然问题不在这,真正迫使清廷无意决战的,偏偏是北方那些商人,尤其是晋商。
  
  虽说这些商人都是“下等人”,可清廷此时财政一样局促,须得仰仗这些“下等人”,就象多尔衮下令封锁大运河,就引发了北方商人的闹事请愿。
  
  这些商人虽然地位“卑微”,可在朝堂中却有着他们无数的代言人,这世道中,人可以背叛大明,也可以背叛满清,可绝对不会背叛利益、背叛银子不是?
  
  其实清廷入主顺天府之后,基本继承了大明的那一套,特别是体制,甚至连官制都开始向大明的官制改变,譬如各部及以下衙门,再譬如军制,那些拗口的军职名称,也渐渐向大明军职过渡,象总兵、守备等等,从这一点上来看,清廷不象是大明的终结者,倒象是大明的继承者了。
  
  而大明朝最“肮脏”的贪腐、官商勾结,也被完美地继承下来。
  
  国库空虚之际,连布木布泰都不得不将自己的首饰、私房钱捐出来,可她心里很清楚,她的体己钱只要出宫,至少有一半是落入了那些“正义凛然”的大臣口袋里。
  
  能改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