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三国的女人 > 221 虎父无犬女

221 虎父无犬女

221 虎父无犬女 (第1/2页)

辛毗(pí)。
  
  辛毗(生卒年不详),字佐治,颍川阳翟人。
  
  初平年间,袁绍起兵反董卓,辛毗与哥哥辛评,一起投靠袁绍。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从此一蹶不振。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辛毗跟随哥哥辛评,支持袁绍的长子袁谭。
  
  后来,袁谭被袁尚打败,困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走投无路之际,采纳谋士的建议,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就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
  
  辛毗归曹后,他首先向曹操分析了袁氏兄弟反目成仇的个中缘由,并建议曹操趁机出兵河北。
  
  曹操带兵攻河北,军队进逼冀州首府邺(yè)城。袁尚闻讯从平原撤兵,回师救援。
  
  建安九年(204年),曹军攻打袁氏在河北的老巢邺城。攻邺城时辛毗带兵冲锋陷阵,审配在城东南角楼上,望见曹军攻入,忿恨辛评、郭图坏败冀州,于是命人驰诣邺城的监狱,杀了辛评的一家。
  
  审配的侄子审荣,与辛毗交情深厚,对叔父的行为十分不满,于是飞箭传书,与辛毗沟通消息。辛毗接信后报告曹操,曹操十分高兴,内外夹击,曹军很快就攻下邺城,生擒审配。辛毗拿着马鞭鞭打审配的头,骂道,“奴才,你今日死定了!”
  
  随后,审配被曹操处死。
  
  曹操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率残部逃往乌桓,河北纳入了曹操的势力范围。他器重辛毗的才干,上表朝廷,拜辛毗为议郎,兼任侍中。
  
  曹操自进爵为魏王。辛毗以汉议郎、侍中身份兼任魏王侍中。当时在立谁为魏王太子这个问题上,曹操一度犹豫不决。曹丕以年长得立,曹植以才高得宠,文武大臣又各有所向。辛毗坚持以国立嫡长的礼法,坚决支持册立曹丕。
  
  次年,曹丕被立为魏王太子后,得意忘形,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
  
  辛毗不禁对曹丕的举动感到愕然。
  
  辛毗把这事当他女儿辛宪英学了,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如此喜悦,又怎会长久呢?魏国又怎能昌盛?”
  
  这是这个三国时期著名的智慧之女辛宪英第一个预言,即:曹魏不会长久。
  
  曹操病故,太子曹丕继位为魏王。魏王侍中、汉丞相长史辛毗联络群臣上书曹丕,劝他代汉称帝。曹丕早有此意,不久就威逼汉献帝退位。曹丕建立曹魏,辛毗也因此被赐爵关内侯,任侍中之职。
  
  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士家十万户到洛阳。当时连年干旱,蝗灾肆虐,中原大地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群臣都认为在饥荒之年不宜这样做,魏文帝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担任侍中的辛毗坚决反对,再次劝谏,想让魏文帝收回成命。
  
  魏文帝十分生气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论此事。”
  
  辛毗从容地说,“陛下既然不认为臣不肖,让臣随侍左右。密室之议,朝堂之论,为臣都应该切问应对,拾遗补阙,陛下怎么能不同臣下商议?何况臣所谈论的并非个人私事,事关社稷安危,臣不能不说!”
  
  魏文帝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拉住他的衣襟不放,魏文帝用力夺回衣服,悻悻回宫。过了一会儿,他火气稍消,又出来责问辛毗,“佐治,你为什么要苦苦地同我作对呢?”
  
  辛毗诚恳地说,“在这种饥荒年月,强行把他们迁徙到河南,没有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心怀怨恨,失去人心,因此我不得不力争陛下收回成命!”
  
  最后魏文帝下令,迁五万户,这不能不说是辛毗力争的结果,虽如此,仍是巨大的人民迁徙,给迁徙人民带来极大的困难。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引裾力争”。隋代的杨契丹就此画有《辛毗引裾图》。
  
  魏文帝喜欢围猎,有一次随从时,魏文帝说,“打猎真高兴啊!”
  
  辛毗说,“对于陛下您来说很高兴,对于臣等是跟着受苦。”
  
  之后,魏文帝便很少射猎。
  
  黄初五年(224年),魏文帝准备御驾亲征,出师伐吴,辛毗极力劝阻,他指出:天下初定,便大举兴兵,势必会使刚刚得以恢复发展的社会经济遭到破坏。当年曹操曾多次南征,都因江海湖泊阻挡不见成效。如今军力并不比当年强盛,不如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待民富国强之日,自可一举灭吴。
  
  但他的建议被魏文帝拒绝。结果兴兵十万,征战数年,仍然望江兴叹,无功而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