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乱唐诡医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开平店招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开平店招

第四百八十九章 开平店招 (第1/2页)

佛渡众生,众生皆不由我。妄念具象,万年皆空。眼前之景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流民扑在那升腾着奇特肉香的尸体上不断啃食,发出令人作呕的咀嚼声。
  
  童姓孩子藏在顾醒身后,不敢探头只能通过眼角余光瞄着远处。她不知道,为何这些曾经的叔伯姨婶,爷爷婆婆,甚至是哥哥姐姐都像疯了一样,将人性抛诸脑后。
  
  彼时在逃亡途中,婆婆就曾告诫她,人不可以人为食,这是自古以来不可打破的戒律。若是易人而食,跟野兽又有什么区别。眼前的一众流民此时已变成了泉下恶鬼,只是披着流民的外皮,坐着人神共愤的勾当。
  
  众人头顶的黑烟渐渐散去,但天空依旧昏沉,甚至比之刚才还要昏暗了许多。不知是老天也不忍再看,还是上苍已经震怒,一种狂风暴雨即将到来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心中升起。
  
  城门依旧紧闭着,竟是无一人出城查看。了尘和尚好几次想要上前,试着往回众人的良知,却一次次的将抬起的手放下,只因他也不知该如何去做了。这一幕阿鼻地狱,曾在《地藏经》中读到,经书曾言,逝者长逝,入黄泉百里,得见奈何。黄泉之上漫天黄沙,弱水径流,两岸长满曼珠沙华,妖艳欲滴。
  
  逝者行至其上,皆满目茫然。口不能言,眼不能视,被牛头马面驱使,艰难强行。行奈何桥,又一老妪居于桥头,面容狰狞,舌灿莲花,名曰孟婆。身旁矮桌上排九碗汤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孟婆者,引魂也,将碗中汤药灌入逝者口中,再将其推过奈何桥。
  
  奈何桥尽头一一方土台,名曰望乡。逝者饮下孟婆汤,皆能在行过奈何桥有恢复短暂的记忆,仅有一瞬,登台望乡。这便是看向人间世的最后一眼,世间的一切都在这一刻与己再无瓜葛。
  
  但也有逝者行至奈何桥,在桥头自行惊醒。皆因心愿未了,不肯饮下孟婆汤。而既已来到此处,绝没有反抗之理,便会被牛头马面推下奈何桥,坠入弱水,浮浮沉沉,永世不灭,不得投胎转世。
  
  而那批了却心愿的逝者,则会分批入阎罗十殿,论功行赏,按罪当罚。而这阿鼻地狱,便是其中一处。逝者居于内,被恶鬼吞食,复日新肉起,再受之。如此往复,万年得终。
  
  彼时读到此处,了尘和尚已是大汗淋漓,周身袈裟湿透,竟是双手颤抖。后来行事,皆有思量,不敢妄言误人,亦不敢再有恶行。但当他再次入世,所见之景已不复当年,战火硝烟,百姓苦不堪言。
  
  但了尘自知,一己之力不可抗,便与传道之心行走天下,希望能够寻觅道救世之良方,亦寻归珈蓝之法。两相心愿得解其一,但万万没想到,竟会在此处见着恶行。这一众流民与他朝夕相处,绝非穷凶极恶之辈,了尘心痛难安之余,也哀叹着天下,已成了这般模样。
  
  看似眼前只是一座空城,却处处透着诡异的气息。这种诡异是透过衣衫和血肉,浸透到骨子里的。空城和眼前的场景,倒是“相得益彰”,只是这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依旧无人打开城门,顾醒思来想去,抬手挡住扑面而来的恶臭,冲向那被污血染透的城门。见顾醒冲了过去,童姓孩子也想跟上。眼前只有顾醒和了尘和尚相熟,姑娘家跟大和尚实在凑不到一块,便想时刻黏住顾醒。
  
  可这才抬脚,就被陈浮生抬手拦下,推给了尘叮嘱道:“大师,先拜托你照顾了。”了尘甚至都没来得及拒绝,就见陈浮生冲了上去。
  
  眼见两人来到城门外,门内依旧鸦雀无声。甚至连人的呼吸声都听不见,更别说脚步声和话语。但这大小算是一座城镇,少说也能容下千人,此刻城中无一人,于情于理也说不通。
  
  顾醒朝着陈浮生比了个手势,扭头厌恶地望了身后一眼,然后往后退了几步。双臂于前,猛地冲向城门。让两人倍感意外的是,城门竟没有任何防护的被撞开,城头传来更加浓郁的血腥味,便随着阵阵冰冷刺骨的寒风,让人闻之欲呕。
  
  原本以为城中会有留守驻军的两人,面面相觑。城中显得异常安静,只是在城门推开瞬间溢出的鲜血,昭示着尚刚才血腥的一幕。
  
  “看来城中遇袭,甚至连百姓都没有放过。这群畜生豪取抢夺后,就弃城而逃了。”顾醒双目充血,紧握拳头,已是怒发冲冠。
  
  城门尽头,一片昏暗,但那已有些冰寒的冷风似乎在嘲笑着两人的姗姗来迟和无助。两人艰难向城中前进,身后的“饕殄盛宴”依旧在继续。没人能够阻止,只有他们自己停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