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寻龙 > 第两百八十七章 刘伯温与明孝陵(上)

第两百八十七章 刘伯温与明孝陵(上)

第两百八十七章 刘伯温与明孝陵(上) (第2/2页)

顿了一顿,刘朝阳接着道:“先祖曾在祖宗祠堂里留言给后人,说有一个秘密留下来,我想,答案也会在这明孝陵里,很有可能还能寻回我们刘家许多失传的风水典籍,所以此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的荣耀,大家务必发努力。”
  
  在刘朝阳面前,所有的刘家人,从刘晓峰到刘晓雨,到刘家三位长老,全都沉默着,一言不发的向刘朝阳微微鞠躬,代表他们“领命”。
  
  这次的事不是开玩笑的,而是有可能关系到刘家今后的荣辱兴衰,丝毫不容大意失误。
  
  所有人里面,只有杨乔好像是个局外人,站在一旁有些尴尬的看着这一切,他这副样子倒是有些令三位长老和刘晓雨不满,不过其他人,包括刘晓峰在内,则是没有任何想法。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以杨乔现在的名头、实力,在风水界已经越来越显出“呼风唤雨”的能耐,当然,还有个前提,就是杨乔能过眼前这一关。
  
  听说他最近被一些风水界隐世的老怪物们盯上,日子也并不好过。
  
  刘朝阳目光看向杨乔,开口道:“放心,在我这里,有我给你撑腰,现在做我们该做的事,开始吧。”
  
  他这话的潜台词就是有他在身边的一天,就会给杨乔撑一天腰,至少在探查明孝陵的这段时间里,杨乔不用担心自然的安全问题。
  
  一行人按着原先的计划,迅速向明孝陵的方向赶去。
  
  ……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翌年马皇后去世,9月葬入孝陵,定名为‘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
  
  “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至明永乐十一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而有所增益。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
  
  当时从朝阳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有5千多人。
  
  那时候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中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鹿鸣其间,气势非凡。”
  
  看着前方的男人不厌其烦的说着这些事情,站在山道中一块突起的大石,远望着山峦环境的金发的男人显得有些不耐烦。
  
  他用小指掏了掏耳朵,不满的道:“王,你说的这些咱们没兴趣,说点有意思的吧,这次成功了有什么好处?”
  
  “好处吗?”前面的年青男子,猛地回头,脸上带着邪魅的笑容,眼睛深处,好似有两团火焰在燃烧。
  
  正是邪道风水师王庭。
  
  自从上次在辛追遗迹中意外失手,让他明白与杨乔的强弱形势已经逆转,现在绝非是单独出手的时机,因此,他将自己在国外的队友找来。
  
  “天启”,是一个纵横欧美的异能人士组织,他们人数不明,身份国籍不明,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数次国际上的大案和恐怖事件都与他们有关,并且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异能人士”!
  
  ……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孝陵,当时建成并不容易。”
  
  三叔皱着一张苦巴巴的脸,深深吸了口烟枪,喷出一股呛人的烟气,咳嗽着道:“明洪武十六年孝陵享殿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先后调用军工10万,至永乐三年建成,历时25年。其总体布局分两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
  
  明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去世,礼葬孝陵。朱元璋及其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
  
  明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终。诸王群臣纷纷上表劝进,朱棣在象征性的推辞两次后,于己巳日,‘谒孝陵’,虽然‘唏嘘感慕,悲不能止’。
  
  有明一代,南京明孝陵一直是祖宗根本之地,备受尊崇。每岁有固定三大祭、五小祭。凡遇国之大事,均需遣勋戚大臣祭告。”
  
  在一旁的麦正义翻了翻白眼,夸张的竖起一根拇指冲三叔道:“三叔,高明啊,居然把明朝的历史摸得这么清楚。”
  
  “滚犊子!”三叔冲他呲出一口大黄牙:“我说这么一段,是让你们都听听这孝陵的构造,虽然具体细节只有下去才知道,但是大的形制、轮廓,都在这些历史上了,不可以忽视。”
  
  “呵呵,三叔,你说这是青田刘家还有那些个隐世的老家伙要争的东西,咱们凑这个热闹做什么?”
  
  “正因为是热闹……”三叔眼神眯起,浑浊的眼睛里仿佛有一种坚定的意志:“我们更不能落在人家后面啊。长生是虚无飘缈,可万一要是真的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