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寻龙 > 第六十二章 穿越千年的执念(上)

第六十二章 穿越千年的执念(上)

第六十二章 穿越千年的执念(上) (第2/2页)

当他的目光看到谋臣中的刘基时,目光一亮,从刘基身上,看到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这位首席谋臣的眼中,没有纠结,更没有半点慌张与动摇,有的,是成竹在胸的智慧定计。
  
  朱元璋很熟悉刘基的这个眼神,就像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第一次强袭己方一样。当时手下众多大臣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逃跑,只有刘基表示坚决抵抗,并定下计策,此后果然凭此大败陈友谅。
  
  “伯温留下。”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
  
  寂静的暗室中,暗天干地支摆放着密密的灯火,在这灯火中间,一名文士跣足披发,手持宝剑以一种奇异的节奏在舞踩,或者说是祈襄。
  
  这个人是,刘伯温!
  
  杨乔此时代入到历史长河中,亲眼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他现在的视角很奇怪,并不像是无关的旁观者,而像是事件的参与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在他的目光里,只见刘伯温脚下踏罡布斗,以一种风水玄门的玄奥步法踏着某种阵势,手中宝剑在空中仿佛画出莫名的符咒。
  
  “风来!”
  
  刘伯温长剑一指,暗室中灯火璀璨闪耀如漫天星辰,随着长剑的指引拖出半尺毫光。
  
  就在这一瞬,舰上的大旗“呼啦”一下抖得笔直。
  
  起风了。
  
  有风,就有火!
  
  古有诸葛借东风,今有刘伯温借东风。
  
  同样的火攻,同样的以弱击强.
  
  历史,就是一场轮回。
  
  舰外传来隆隆战鼓声,吴军气势战意沸腾到极点。目力所见,无数的小舰如飞蝗般咬向汉军大船,火光漫天。
  
  大局已定。
  
  “咣啷!”
  
  刘伯温手一松,指间宝剑跌落在地上,他全身大汗淋漓,几乎虚脱。看着汉军大船陷入火海中,目光无喜无悲,忽地扭头向杨乔的方向道:“我做到了。”
  
  做……到了?
  
  他是在跟我说话?
  
  他看得见我?
  
  杨乔心中剧震,蓦地眼前光华闪烁,画面再变。
  
  至正二十三年十一月,武昌府。
  
  刘基面色有些苍白,但精神却出奇的好,就像是在透支生命一样。
  
  他此时正身处在一处古怪的洞穴内,双眼亮起非人的光芒,那样的耀眼,仿佛有无穷的火焰智慧自他的眼中迸发出来。
  
  在他身后拱卫着吴国的军士,一个个抽出兵刃在手,护着刘伯温,如临大敌。
  
  在刘伯温前方,洞穴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蠕动,杨乔本能的感觉那是很重要的物事,他努力瞪大眼睛,终于看见了,那里是……一条盘绕的,龙!
  
  龙脉!
  
  “臣刘基奉吴王命探寻天下龙脉,为求一统,特立此碑文以记之。”
  
  一座巨大的石碑被挥汗如雨的军士们立起,刘伯温手执狼毫,在上面龙飞凤舞留下墨迹。
  
  在他身前不远处,一座座风水大阵将龙脉困住。
  
  杨乔看着这一切,诡异的代入到另一个人的视角,他感觉看到刘基做的一切,自己的内心充满着忧虑与沉重。
  
  为何会这样?
  
  画面再一次破碎……
  
  还是在这处洞穴,主角依旧是刘伯温,但这一次的刘伯温容颜显苍老了许多,两鬓间都泛起了花白。
  
  他缓缓走到当年的碑文前,伸手抚摸,口里喃喃自语,然后吩咐身后的军士动手,将原先的碑文全部凿去,然后在旧石碑上,重新题字以记之。
  
  这,就是杨乔之前在洞内看到的石碑内文——大明,刘基敬立。
  
  大明,难道这个时候明朝已经建立?
  
  杨乔心中惊异莫名,只见刘伯温回头令军士们退出,只剩他独自提着宝剑,走向困着龙脉的风水大阵。
  
  杨乔看到这一幕,呼吸不禁都略微急促起来。
  
  生平第一次,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到龙脉情况,这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随着刘基的走近,杨乔渐渐看清了那条龙脉的样子,那是一条青色的幼龙,全身覆鳞,双眼如两盏黄色的灯笼,它介乎于真实和虚幻之间,身上每一片鳞,每一处肌理都仿佛包含着天地至理,包含着深不可测的王道法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