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寻龙 > 第六十一章 大明,刘基敬立(下)

第六十一章 大明,刘基敬立(下)

第六十一章 大明,刘基敬立(下) (第2/2页)

不过发生了这个意外,无论是汪洋还是董胜利都对鹿大师更加信服,谁都没发现地下有东西,但是鹿大师发现了,他就能一口断定这地下有问题,让人一挖就挖出岩洞,这说明什么,说明鹿大师神机妙算,在风水一道确实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能找到鹿大师替自己调整风水实在是运气和机缘。
  
  所以虽然眼前的情况有些出乎预料,汪洋和董胜利也忍住内心的激荡,把目光投向鹿大师,等待他近一步的指示。
  
  杨乔走近了石碑,他注意到,碑文是竖列的,从右往左,所以刚才看到的红色大字“大明,刘基敬立”,是刘伯温的落款,石碑的真正内容还是要在落款旁的那些略小的字迹上。
  
  杨乔凝神仔细辩认。
  
  也幸亏他这段时间研究风水古书,上面也有很多繁体字和古字,经过一番查阅在对古文的掌握上大大提高了,这要让普通人来认,还真未必能看得懂这上面的字。
  
  按碑文上写的,这是大明正式建国前发生的事,当时朱元璋还称“吴王”,没有称帝。他吸取刘伯温和李善长等人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积蓄实力。
  
  公元1363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来自湖北的汉王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乘坐巨船战舰向朱元璋的领地发起定鼎国运之战。这一场战事关系重大,如果失败,朱元璋的势力将土崩瓦解,胜利,则赢得反击蒙元,一统天下的门票。
  
  陈友谅是当世袅雄,手下兵多将广,战舰遮天蔽日,还有江浙的另一个政治首领张士诚遥相呼应。
  
  这一战,是朱元璋有史以来最艰苦的一战,最终在鄱阳湖双方展开鏖战,以朱元璋得到天时,棋高一招,赢得胜利而告终。
  
  而刘伯温,正是奉朱元璋之命,追击陈友谅后,意外来到这里,发现此地龙脉,大喜之下的刘伯温于是施展风水绝学,定住龙脉并留碑文以纪念……
  
  得龙脉者,得天下!
  
  轰!
  
  杨乔心中巨震,仿佛有一道黄钟大吕在耳边敲响,但是,这声音并不是来自他自己,而是来自他身边的——鹿未玖。
  
  此时的鹿未玖,与平时大不相同。
  
  这位来自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风水大宗师,自杨乔认识他以来,这位老师尽显魏晋风度,清淡自如,飘逸出尘,天塌不惊。无论再大的困难,再大的危机在面前,都云淡风清,都能翻手为云覆手雨,但是此刻,在这里,在这刘伯温当年留下的石碑前,鹿未玖失态了。
  
  第一次见他露出这个神情,眉宇凝结,包含无穷智慧的双眸内,似忧伤,似遗憾,似有不可泯灭的愁绪和心痛,难以用笔墨形容。
  
  老师他……
  
  杨乔尽中震惊,隐隐感觉到,老师鹿未玖与这大明第一智者之间,有着说不清的恩怨因果。
  
  但是此时实在不是能和老师交流的场所,杨乔按下心中的强烈疑惑,再次将目光投向石碑,仔细看上面的字迹,看刘伯温的落款,他感觉,这字应该就是刘伯温的字迹。
  
  以字观人,或许能品出几分当时刘伯温的心境。
  
  刘伯温这字……在杨乔看起来,飘逸飞洒,显得意气风发。
  
  杨乔的家学,从妈妈到祖父和曾祖父这几辈都是书香门弟,对这字还是能品出点味道的,以他的眼力看来,刘伯温题这石碑的时候,显然处在人生巅峰状态,所以他的字才能这样任意飞扬。
  
  不过,杨乔也从这些字里看出一些异样的地方,首先是落款,刘伯温的提字——大明,刘基敬立,刘基是他的名,伯温是字,这个暂不去说他。只说“大明”,当时朱元璋还是吴王,尚未建制称帝,何来大明?
  
  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的违和处。
  
  想不通,如果换一个“砖家”在场,只怕会把这处石碑当做后人假冒的赝品了,不过杨乔相信这是真迹,这纯粹是一名风水师对古物的直觉。
  
  另外还有反常的一点,据杨乔掌握的历史知识,陈友谅当时在鄱阳湖突围时身中流矢而亡,那刘伯温追击陈友谅怎么会绕这么大一圈来到了武汉?
  
  这个路绕得有点远。
  
  想不通……
  
  当年的事都湮灭在历史长河里,做为一个后人,杨乔猜不透那些笼罩在历史迷雾下的真相,他只是隐隐觉得,这刘伯温和自己的老师鹿未玖,有自己不知道的故事。而这眼前的石碑,与自己又有看不清的因果牵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