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我不想当巨星 > 第541章 天花板

第541章 天花板

第541章 天花板 (第2/2页)

赵大师:“英雄出少年呀!”
  
  网友评价。
  
  “小品,是让人笑的,好的小品是让观众笑过以后能自己去放映出作品所隐含的问题,从而去思考,而不是钢琴一起,语速语气都变慢了,强迫人们去接受这里面的问题。”
  
  “小品是好的小品,演员也是非常好的演员,有思想,现在的小品最后都不忘煽情一下,让人哭笑不得,至少我是很反感这个煽情的桥段。
  
  “这才是真正的好的小品。”
  
  ………………
  
  因为《你好,李焕英》,网络上也在讨论小品煽情的必要性。
  
  “大部分现在的喜剧小品就是网上去抄段子,然后把段子弄几个人去舞台上表演出来就完事儿,创作成本无限趋近于零。主要成本就是在网上请水军吹,蹭热点吹,趁热吹,再把热度炒起来。来自于网民又回归到网民,循环的过程中完成噶韭菜整套动作。”
  
  “就这么个逗乐子玩儿的东西,也能被抄去上元宵晚会,我都觉得丢人。人贵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的生命等同于一台复读机,这是谁都受不了的事情,于是就必须要拔高一下下,不拔高一下下就会难受。”
  
  于是就必须强行煽情一把,以告慰自己空虚寂寞冷的灵魂。”
  
  “中国人太累了,连单纯的娱乐活动都要找点所谓高深的意义出来,不然就不安心,总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而别人在这段时间里不懈努力赶超自己。”
  
  “这种焦虑从小学生就开始了,小学生去春游,回来写春游的作文,如果你不写在春游中学到了什么有意义的事,那得分肯定很难看。”
  
  “因为没本事让观众从头笑到尾,最后只能强行煽情,其实就是占据道德高点,让你笑不出来,但是又碍于道德高度,没办法骂他们。”
  
  “不煽情没有人动啊,编剧又不会编,演员又不会演,只有煽下情,才可以勉强维持气氛这样子。观众个个都是人才,又会捧场,超喜欢在台上的。”
  
  “靠煽情撑场子的喜剧,死套流行语,“接地气”,是庸才们能想到的最好办法。然而功力不够给什么素材都用不好。”
  
  “煽情行吗?当然可以,但是,你二十分钟喜剧,十五分钟煽情。或者笑点没几个,煽情太表面。有啥意思,感动自己,折磨观众。”
  
  “因为现在对小品的审核要求也高啊。。。敏感词要禁,敏感话题要禁,不能低俗,不能肤浅,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的。”
  
  著名作家北宫望则写了这样的评论。
  
  “菜是原罪,归根结底就是菜,就是没能耐,包袱不好节奏不行。
  
  一个喜剧作品,靠喜剧内容撑不住,只能靠往里放悲剧来绑架观众,真是讽刺。”
  
  “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好笑了。”
  
  “只能靠煽情道德绑架你,你不说好你就是没良心,这我多感人啊!我多升华主题啊!我这作品多牛逼啊你怎么能不说好呢?”
  
  “当然我不是反对煽情,煽情是可以的,如果真的一个喜剧作品又搞笑又煽情还能有点教育意义那是很棒的,不是非要纯搞笑。我所批判的也不是带煽情的,而是你因为笑料不够去煽情的。那些人煽情不是为了煽情或者有什么深层含义去歌颂去批判什么,丫就是想不出好段子了。”
  
  “你如果能把作品拍成《你好,李焕英》那样,那你煽情我一点意见都没有。”
  
  “我再说一遍,煽情本身没有错!!!!你没有控制好煽情和搞笑的比例,才是错,用喜剧作品煽情,本身就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做不好就会贻笑大方,做不到就是垃圾,就算是官方要求,人家徐乾怎么就行?现在很多演员怎么就不行?”
  
  “说白了还是那句,菜!”
  
  …………
  
  这样的讨论还是有用处的,那就是煽情不是罪过,讲不好故事才是罪过,小品和写一样,要讲究起承转合,你把故事讲好,那效果是层层叠加的。
  
  《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也被很多人赞赏,这应该是煽情小品的代表作。
  
  “前面的包袱很好,后面的情感到位,吃雪糕那段我真是无比怀念
  
  记得小时候一家人中午吃完饭心满意足的吃雪糕,记得小时候大晚上想吃肉,爸妈出去买了酱猪蹄,一家人啃着猪蹄,满嘴油还笑得那么开心,现在的生活不缺这东西不缺那东西,唯独缺一点温情。”
  
  “虽然小品都会前半部分勉强搞笑,最后会升华一下主题,讲一讲道理,这种小品我也烦,我也不喜欢看,但朱丽这个小品不一样,前半部分搞笑搞得行云流水,毫不生硬,后半部分升华也来的自然,最后哭都哭变形了,绝对的真情流露,不是那种做作的为了哭而哭,在乎形象的哭,挤不出眼泪的哭。而且我觉得她的穿越部分设计的非常好,尤其是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那部分。”
  
  “对于我们这种厂矿子弟来说,感触可能更深一些,镜头切换的一刹那,眼睛就有些湿润,这是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小品里种种过去的细节令人触景生情。”
  
  “每天下午五点都会想起的大喇叭,宿舍里走街串巷吆喝“豆腐脑,刚出锅地豆腐脑!”成群结伴的刚下班的女工等等,很怀念过去的那些日子,对于年少的我们来讲生活真的是无忧无虑,而那时热热闹闹、生机勃勃的场景对比着现在厂区的荒凉与落魄,也让人不胜唏嘘。”
  
  “我看了两遍,很感动。打动人心。子欲养而亲不在,是最让人痛苦,你的成功无法与父母分享,父亲已经离开我三年了。母亲还在辛苦的做家务。前一段,和媳妇一起给岳母买了个戒指。庆祝她的生日,看着评论,忽然会热泪盈眶,我想应该去给母亲买个戒指。”
  
  “不懂什么艺术形式,也不懂节奏什么的,就是感觉动真情,真感动,现在很少有演员那么用心去表达东西了,大多一个段子或者一个网络词就高度概括了,用心的东西很难得。不是什么高大上,都是最简单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
  
  “近几年来看过最好的小品,没有之一,独一档。”
  
  …………
  
  许多人称这部小品为春晚天花板,这是非常高的赞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魏读书人 诡诚杀 万界之从巨蟒开始 伊本毒物见你封喉 从傀儡皇子到黑夜君王 不科学御兽 晚唐浮生 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谍战之巅 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